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40 CCS B 47 DB53 云南省地 标准 DB53/T 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2025-01- 08 发布 2025-04-08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333—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O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南捷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释婕、王成业、赵敏、高景林、赵珊、汪正威、李建军、张凤龙。 I DB53/T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纹无刺蜂的形态特征与蜂群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黄纹无刺蜂的饲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黄纹无刺蜂 Lepidotrigona flavibasis 黄纹无刺蜂为真社会性昆虫,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亚科、麦蜂族。因其螯刺退化、个体小、 蜂蜜口感偏酸等特点,常被称之为蚊子蜂、酸蜂、蚂蚁蜂等。 3. 2 黄纹无刺蜂蜂群 Lepidotrigona flavibasis colony 黄纹无刺蜂自然生存和人工饲养的基本单位,由1只蜂王、数千至上万只工蜂和数十至上百只季节 性出现的雄蜂组成的黄纹无刺蜂群体,常在树洞或者石缝中营巢。 3. 3 黄纹无刺蜂蜂巢 Lepidotrigona flavibasis nest 黄纹无刺蜂蜂巢由子脾区、贮粉区和贮蜜区三部分组成,巢口形状呈喇叭管状。 4形态特征 4.1体型小,头宽大于头长,螯针退化。 4.2额平且额唇基沟靠近触角窝,唇基平不隆起 4.3小盾片三角形,超过后胸或并胸腹节中区。 4.4前翅翅脉退化,没有亚缘室。 4.5后足基节膨大,较宽,内侧表面有刚毛。。 4. 6 工蜂后足胫节宽扁,外表面有略微的凹陷,大致光滑,仅有少量毛,但边缘有毛并形成花粉篮。。 4.7工蜂体长约4.5 mm左右,雄蜂体长约5.8mm左右,蜂王体长约7.0 mm左右。 5蜂群管理 5.1环境条件 DB53/T 1333—2025 适宜海拔范围100m~1700m,适宜温度20℃~35℃,,适宜湿度70%~90%,日平均气温大于15℃ 的天数应在300天以上。 5.2蜂场位置 5.2.1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位置作为蜂场。 5.2.2距蜂场1.0km范围内,具有主要蜜粉源植物和多种花期相互交错的铺助蜜粉源植物,且蜂场尽 量设置在蜜粉源地的中心地带。 5.2.3距蜂场3km范围内无污染较重的矿区、高压线、化工厂、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喷施农药的 果园和菜地。 5.2.4对外进行授粉服务时,保持与周围蜂场的一定距离(1.0km以上),且在开展授粉服务之前, 应确保授粉植物未使用农药,或已停止使用农药七天以上。 盛部 5.3蜂群要求 5.3.1用于饲养的黄纹无刺蜂蜂群应满足蜂巢丙有1只产卵蜂王 数千至上万只工蜂。 5.3.2子脾区包含10层以上子脾, 包括老子脾和新子脾。 5.3.3贮粉罐和贮蜜罐完整。 5.4蜂箱要求 两层或多层箱体的木质蜂箱,蜂箱厚度约为2.5cm, 每个箱体容积约为5L,底部箱体需设有直径 10 mm孔作为蜂巢口。各群的巢门方向尽量错开, 蜂箱之间距离2m以上。 5.5蜂群移动 5.5.1 蜂群安置好后不宜随意移动。 5.5.2如需要短距离移动蜂箱, 应以每日不大于 且保持巢门方向不变,直至 移动到预定位置。 5.5.3如需要远距离搬运,应在夜晚将蜂箱封好, 巢口用通风塞或纱布堵住,再移动至目的地,次日 清晨取下巢口处的通风塞或纱布 标 5.6蜂群检查 5.6.1 应适时进行箱外观察和箱内局部检查,但不应过于频繁。 5.6.2检查巢口,健康蜂群的巢口应呈喇叭管状且卫蜂,) 应可见携带花粉回巢的采集蜂以及衔老 蛹壳出巢的工蜂。 5.6.3检查蜂巢,健康蜂群的蜂箱内壁璧上应有蜜罐和粉罐,且子脾区应占蜂箱空间的一半以上。 5.7蜂群合并 5.7.1应将失王群或弱群合并成强群,保障其能正常发展和采集, 5.7.2在选择合并蜂群时,应避免合并有天敌为害的蜂群 5.7.3合并前确保目标蜂群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5.7.4合并后的几天内,应密切观察蜂群的状况,如果发现蜂群无王,应及时从其他健康蜂群中引入 只新蜂王。 5.8盗蜂的识别和处理 2 DB53/T 1333—2025 在正常蜂群的蜂箱周围出现杂乱飞翔的它群工蜂、巢门发生工蜂互相咬杀,即发生盗蜂,应采取以 下措施稳定蜂群: a)将受攻击的蜂群移至 1.0 km 以外的其他区域; b) 使用喷雾器向在空中杂乱飞行或聚集抱团撕咬的工蜂喷水,直至蜂群恢复正常为止。 5.9饲喂 5.9.1饲喂条件 当外界蜜粉源不足、中断,或者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或者为了加速蜂群的繁殖,宜进行人工饲喂。 5.9.2糖饲料饲喂 5.9.2.1将 50%的糖水或蜂蜜按 3:1 的体积比与水混合做成糖饲料,约 20mL 的糖饲料装在密封的塑料 DA 饲喂器中。 5.9.2.2饲喂器上缘留有一圈直 1径为3. 人的小子 5.9.2.3饲喂器内有一个塑料薄片,漂浮于糖饲料表面, 共无刺蜂从薄片边缘取食。 5.9.2.4饲喂器安置在巢口附近。 5.9.3 蛋白质饲料饲喂 装入饲喂器中。饲喂器放置在 巢口附近。 5.10分蜂 根据子脾发展情况按以下要求进行人工分蜂 a) 当子脾填满蜂箱底层与上层箱体时, 将蜂箱底层与 b) 原上层箱体与空蜂箱底层合并为 同时原蜂箱底层与空上层箱体合并为另一群: c) (P 新分蜂群与原群位置间隔距离1.0km以上。 5. 11 天敌防控 5.11.1 主要防控蜂巢小甲虫、 蚂蚁、 黑水蛇、 中世师 5. 11. 2 定期检查蜂箱,确保蜂箱的结构完整, 没有漏洞或裂缝 5.11.3分蜂或取蜜后,清除蜂箱表面的蜂蜜,并刮掉可能阻碍箱体紧密结合的蜂胶或其他物质。 5.12扩繁管理 应适时检查蜂群中蜂王的情况,观察巢外雄蜂的状态,及时采用5.10的方法分蜂。

.pdf文档 DB53-T 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333-2025 黄纹无刺蜂饲养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8:31: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