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04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2024-03-01发布 2024-06-01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T1232—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 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 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琼玲、瞿文林、雷虓、廖承飞、金杰、李晚谊、沙毓沧、宋子波、于丽娟、 侯朝祥、章鲁闽、肖丹、李智敏、马开华、钱坤建、普天磊。DB53/T1232—2024 1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类别与内容,以及基本信息、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 状及抗性性状等描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1245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NY/T2742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描述的类别与内容 描述的类别与内容表1。 表1描述的类别与内容 描述类别 描述内容 基本信息全国统一编号、引种号、采集号、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科名、属名、学名、原产国、原产省、 来源地、海拔、经纬度、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年份、选育单位、种质类型、图像、观测地点 植物学性状植株与枝条 树龄、树势、新抽生枝条颜色 叶复叶主轴长度、小叶对数、小叶叶尖形状、小叶叶片长度、小叶叶片宽度、小叶叶 形指数、 花与花序 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小花数、小花花梗长、萼管长、小花苞片颜色、 果实与种子单果重、果实形状、果实曲线长度、果实直线长度、果实周长、果肉颜色、外果皮 颜色、平均单果种子数、种子百粒重、 农艺性状萌动期、展叶期、抽梢期、落叶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初荚期、 嫩荚期、果实成熟期、自然座果率、单株产量、结果枝条平均数、 品质性状 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外果皮与果肉粘离度、石细胞絮状物与果肉粘离度 抗性性状 煤污病、抗豆象虫等抗性DB53/T1232—2024 25描述方法 5.1基本信息 5.1.1全国统一编号 5.1.1.1按照全国种质资源目录编写规范要求,给予一个“全国统一编号”。 5.1.1.2由8位字符构成,第一位表示国别,C代表国内种质,A代表国外种质。 5.1.1.3第二位表示种质类型,O代表栽培原种和地方品种,W代表野生资源,H代表品系。 5.1.1.4第三位至第八位表示序号,由6位数字组成。 5.1.2引种号 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引种年份+2位顺序号组成的6位字符串,如“202305”,每份引进种质 具有唯一的引种号。 5.1.3采集号 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加2位省份代码加4位顺序号组成,省份代码按GB/T2260规定 执行。 5.1.4种质名称 5.1.4.1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括号内,用逗号分隔。 5.1.4.2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填写种质的外文名。 5.1.4.3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之间空一格,每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如“SuanJiao”。 5.1.4.4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应注意大小写和空格。 5.1.5科、属名 由中文名(拉丁名)组成。 5.1.6学名 植物学分类名称。 5.1.7原产国 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如该国已经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前加“原”。 5.1.8原产省 国内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省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5.1.9来源地 来源国家、省、县或机构名称。 5.1.10海拔 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 5.1.11经纬度DB53/T1232—2024 35.1.11.1采集地的经、纬度,单位为(º)和(`)。 5.1.11.2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 5.1.11.3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 5.1.11.4南纬以正数表示,北纬以负数表示。 5.1.12系谱 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5.1.13选育方法 品种(系)的育种方法。例如“系选”、“杂交”、“辐射”等。 5.1.14育成年份 例如:罗望子品种(系)培育成功于2002年,宜表示为“2002”。 5.1.15选育单位 选育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 5.1.16种质类型 分为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与其他。 5.1.17图像 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宜为.jpg等格式。 5.1.18观测地点 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 5.2植物学性状 5.2.1树龄 实生苗从定植当年起计算,嫁接苗以砧木的树龄来计算,单位y。注明种苗类型。 5.2.2树势 在5月~7月叶片转绿,树体进入盛花期,以结果年龄树3株~5株为观测对象,目测整株树冠,根据 抽梢数量、长度、粗度和叶色的总体表现分为“弱”“中等”“强”判断树势。 5.2.3新抽生枝条颜色 在末次叶未展开之前,观察树冠体中部树体的颜色,目测并与RHS比色卡比对,确定新抽生枝条颜 色,参照图1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新抽生枝条颜色。DB53/T1232—2024 4 黄绿 红绿 红色 图1新抽生枝条颜色 5.2.4复叶主轴长度 一片成熟复叶轴基部到最后一对(片)小叶着生处之间的距离,见图2。单位为㎝。 图2复叶主轴长度 5.2.5小叶对数 成熟复叶的小叶数量。单位为对。 5.2.6小叶叶尖形状 在叶片完全展开转绿时,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5个末次枝,从上端往下端计,取第三复叶的第2对~ 3对小叶,参照图3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小叶叶尖类型,分为“圆钝”“微凹”“凹”。

.pdf文档 DB53-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7:16: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