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15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228—2024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2024-03-01发布 2024-06-01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T1228—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地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桂富荣、陈亚平、李亚红、刘万学、吕志创、孙仲享、冼晓青、黄聪、陈斌、 万方浩、秦小萍、陆明红、成志荣、樊锐、赵文源、周昕雨。DB53/T1228—2024 1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潜叶蛾的防控原则、防控技术以及防治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番茄潜叶蛾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T1227番茄潜叶蛾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番茄潜叶蛾tomatoleafminer 番茄潜叶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又名番茄麦蛾、番茄潜麦蛾。原 产于南美洲秘鲁,寄主范围广,可取食为害11科50种植物,喜食茄科植物,尤其嗜食番茄,是世界番茄 的毁灭性害虫。 4形态与危害特征 4.1形态 番茄潜叶蛾形态见附录A。 4.2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番茄,也可为害马铃薯、茄子、甜椒、烟草等作物。番茄潜叶蛾以幼虫为害为主,可在作 物的任何生长期发生危害,幼虫孵化后潜入叶片、顶梢、腋芽、嫩茎以及果实内取食为害,严重影响叶 片的光合作用,致使植株停止生长、幼茎坏死、果实变小、畸形甚至脱落和腐烂。见附录A。 5防控技术 5.1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和物理防治方法,合理使用高效、安全化学农药并改进施药技术。 5.2农业防治DB53/T1228—2024 25.2.1种植时与非茄科植物倒茬轮作、或水旱轮作。 5.2.2定植前及时清除田间茄科作物残体,选用健康无虫清洁苗。 5.2.3采用50目防虫网。 5.2.4实时清除带有虫体或卵的枝条、叶片、整枝打叉、疏花疏果等残体,并集中喷药或填埋处理销 毁。 5.2.5秋翻冬灌,冬季低温冻棚,夏季高温闷棚。 5.3理化诱控 5.3.1蓝色性息素素诱捕器诱杀 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直接放于地面,每667m2设置3套~5套。 5.3.2灯光诱杀 5.3.2.1采用波长380nm~405nm的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5.3.2.2杀虫灯距地面20cm与地面垂直放置。 5.3.2.3每天19:00开灯,7:00关灯。 5.3.2.4坡地2hm2亩设置一个,平地2hm2~3hm2设置一个。 5.4生物防控 5.4.1天敌昆虫防控 5.4.1.1可在田间使用暖突赤眼蜂(Trichogrammaachaeae)防控。 5.4.1.2在轻发生期即发生程度1级时即开始进行防控,发生程度分级按DB53/T1227执行。 5.4.1.3分3次释放,7天释放一次,每次释放2万头/667m2。 5.4.2微生物防控 5.4.2.1利用昆虫病原真菌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进行防控。 5.4.2.2药液现配现用,配制采用2步稀释法。 5.4.2.3悬浮剂和分散油悬浮剂先摇匀至瓶壁无附着物,然后加少量清水将药剂稀释,再加水搅拌均 匀后施用。 5.4.2.4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称量后,先用少量清水稀释并搅拌至无明显颗粒,再加水搅拌均匀 后施用。 5.4.2.5喷雾应全面,喷药时先将番茄植株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使药液喷在虫体上或易与害虫接触的 部位。 5.5化学防控 5.5.1防控方法 5.5.1.1施药时期为番茄潜叶蛾卵块孵化盛期。 5.5.1.2施药间隔10d~15d,连续喷施3次~4次,使叶片正面、背面均匀着药。 5.5.1.3每生长季连续防治不少于两次,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严 格按照安全间隔期要求使用。 5.5.1.4药剂的选用应具体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信息。DB53/T1228—2024 35.5.2防效评价 5.5.2.1化学防治效果于施药前和施药后1d、3d、5d各取样调查一次。 5.5.2.2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每个样点选择10株植株。 5.5.2.3调查样点内所有植株上的番茄潜叶蛾幼虫活虫的数量并记录,判定其危害级别。 5.5.2.4危害等级维持在同一级别,判定为有效,若危害级别提高,判定为无效,应采取补救措施, 补充用药或更换药剂。 6记录及档案 防控时应记录防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料,记录作物长势及生育期、采取的防控措施、防控时间 及防治效果,并存档保存。DB53/T1228—2024 4 AA 附录A (资料性) 番茄潜叶蛾形态与危害特征 A.1番危害特征 A.1.1田间叶片为害状 田间叶片为害状见图A.5。 图A.1田间叶片为害状 A.1.2田间果实为害状 田间果实为害状见A.6。 图A.2田间果实为害状

.pdf文档 DB53-T 1228-2024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228-2024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228-2024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228-2024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7:16: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