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01 CCSB61 DB5206 铜仁市地方标准 DB5206/T186-2024 林下赤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strophariarugosoannulataunderthe forest 2024-08-16发布 2024-11-16实施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06/T186-2024 、I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林地选择...........................................................................1 5菌种选择...........................................................................2 6栽培技术...........................................................................2 7辅助设施...........................................................................3 8管理技术...........................................................................3 9档案管理...........................................................................4 附录A(资料性)发酵基料配方.........................................................5DB5206/T186-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局、石阡县林业局、铜仁市农业农村局、铜仁市林业科学院、思 南县林业局、贵州和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安启明、张金华、张楠、石军、褚福堂、李青青、陆红霞、李华磊、李思 颖、张雪飞、陆琦、安树海、何茂雪、周小松、贺彬、代忠迪、杨祎、吴兴海。DB5206/T186-2024 1 林下赤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赤松茸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菌种选择、栽培技术、辅助设施、管 理技术、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林下赤松茸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42478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05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松茸strophariarugosoannulata 赤松茸是商品名,中文名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斐氏球盖菇,隶属担子菌门、 伞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的一类珍稀食用菌。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颜色酒红色至 棕色,表面光滑,或有纤维状鳞片,菌柄长5cm~20cm。 4林地选择 4.1适宜林地 坡度≤25度,忌低洼和积水的场地。林地选择应符合铜仁市《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 规程》的一般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区。林分郁闭度0.5~0.8,土壤pH值5.5~6.5,土壤疏松、肥沃, 排灌方便,以松树林等常绿树种为主。DB5206/T186-2024 24.2林地选择 应符合NY/T1054的规定。 5菌种选择 选择菌丝白色、浓密,长满或接近长满的粗壮菌棒,品质优、出菇转潮快、在当地栽培试验后 的品种。菌种应来自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要求,菌 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 6栽培技术 6.1栽培材料准备 6.1.1发酵基料配方 谷壳、玉米芯、杂木屑等农林副产品均可作为主料,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结块、无虫 蛀。发酵基料配方详见附录A,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6.1.2发酵基料制作 培养基质拌匀后,加入1%的石灰水至含水量达到70%~75%;在背风向阳处堆料,宽1.5m~2 m,长度视场地决定,进行自然发酵。雨天,可在料堆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当料温≥65℃,把料堆内 外上下翻匀;2d重复翻堆一次,补水至含水量达到70%~75%,完成发酵。 6.2林地整理 清理林下小灌木、杂草、石头和枯枝落叶;翻耕林下10cm~20cm厚土层,不伤林木根系,平整林 地;种植前7d用无公害的杀虫剂、杀菌剂采用浇淋的方式进行土壤消毒。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 的规定。 6.3建畦播种 6.3.1时间 9月~10月或翌年1月,海拔在1400m以上林地可提前至8月。 6.3.2方法 顺坡度堆积栽培基质建栽培畦,宽80cm~100cm、厚10cm~20cm、长度随地形而定;把栽 培种掰成2cm~3cm大小的菌种块,每隔10cm播于栽培畦中,深为5cm~8cm。菌种播入后, 恢复栽培畦呈龟背形状(呈“∩”形状)。栽培畦之间留50cm~60cm作业通道。 6.4覆土覆草 菌种播入栽培畦,把预留作业通道的林下土壤覆盖在栽培畦上,土壤呈湿润松散状态,以手捏 土粒扁而不破、不粘手为宜,覆土厚度3cm~5cm,然后覆草(杂草、松针、枯叶),以见不到土 粒为宜。 7辅助设施 7.1浇灌设施DB5206/T186-2024 3 按用水量,建高位水池,配套灌溉设施。在作业通道两侧铺设喷灌带或间隔6m~8m铺设喷灌, 也可在栽培畦上铺设喷淋设施。 7.2其他配套基础设施 在不采伐林木、不影响树木生长、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建设生产管护设施、临 时储藏加工、作业便道、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和建设用地手续。 8管理技术 8.1发菌管理 利用喷灌设施,保证栽培畦基料含水量70%~75%,畦面湿润。 8.2催蕾管理 覆土覆草后,利用喷灌设施浇透栽培畦,2次/d,每次浇注时间约60min,栽培畦面空气相对 湿度85%~95%。加强通风透气,直至菌丝扭结成白子实体原基。 8.3出菇管理 8.3.1水分 喷水根据天气和空气湿度情况,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不能大水喷浇,以免幼菇死亡, 菇体保质期变短。早晚可喷雾化水,保持表土湿润及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 8.3.2温度 出菇期适宜温度在10℃~25℃。气温低于10℃时采取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气温超 过25℃时要采取喷水等降温措施。 8.3.3光照 出菇期菇体需要三分阴、七分阳,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50%~80%的遮荫度,要适时增减覆盖 物。 8.4采收 8.4.1采收时间 赤松茸达到采收期后进行采摘。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 伞时为最佳采收期,子实体长度为3㎝~5㎝时采摘。 8.4.2采收方法 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菇体下部,轻轻拔出菇体,尽量不要破坏栽培畦表面菌丝体。采摘完 成后,去除菇脚泥土。 8.5转潮期管理 采菇后,清理畦面菇残体,抚平栽培畦面。如连续晴天,可以在养菌后浇水,栽培畦面保持相 对湿润。 8.6病虫害防控 8.6.1防治原则DB5206/T186-2024 4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定期检查赤松茸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害或虫害,及时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8.6.2防治方法 使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如:适时通风、减少湿度、强化管理,利用防虫网、杀虫灯、粘虫 板,糖醋液诱杀等。每隔15d~20d,用生石灰粉10kg/667㎡~15kg/667㎡撒在作业道和栽 培场地四周。 9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档案。生产档案记载应符合GB/T42478的规定。DB5206/T186-2024 5 附录A (资料性) 发酵基料配方 配方配方比例 主料 辅料 谷壳% 玉米芯%杂木屑%中药材药 渣%甘蔗渣% 麦麸% 配方一 30 30 0 0 25 15 配方二 30 30 0 0 30 10 配方三 20 30 30 0 0 20 配方四 30 0 0 40 30 0
DB5206-T 186-2024 林下赤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铜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7:14:5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71.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TR 11422 1996 Iron ores — Recommended procedures for iron ore dissolution using either acid digestion or alkali fusion.pdf
ISO 19161-1 2020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Geodetic references — Part 1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pdf
ISO 6686 1995 Equipment for crop protection — Antidrip devices — Determination of performance.pdf
ISO 18806 2019 Solid mineral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pdf
ISO IEC 30137-4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se of biometrics i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 Part 4 Ground truth and video annotation procedure.pdf
ISO 17294-2 2023 Water quality — Application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pdf
ISO 384 2015 Laboratory glass and plastics ware —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volumetric instruments.pdf
ISO TS 10986 2021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 Glass-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s (GRP) pipes — System design of above ground pipe and joint installations without end thrust.pdf
ISO IEC 27033-7 202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Network security — Part 7 Guideline.pdf
ISO TS 8611-4 2013 Pallets for materials handling — Flat pallets — Part 4 Procedure for predicting creep responses in stiffness tests for plastic pallets using regression analyses.pdf
GB-T 24952-2010 船舶和海上技术 高速船艏向控制装置.pdf
GB-T 34828-2017 声学 自由场环境评定测试方法.pdf
GB-T 41937-2022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 挠度仪法测定耐曲挠性.pdf
GB-T 15273.1-1994 信息处理 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 第一部分 拉丁字母一.pdf
GB-T 21545-2008 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导则.pdf
GB-T 37421-2019 热喷涂 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pdf
GB-T 18852-2020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pdf
GB-T 42761-2023 口腔清洁护理液对牙齿硬组织潜在腐蚀性的评估方法.pdf
GB-T 6581-2007 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pdf
GB-T 35804-201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龟裂 测定试验箱中臭氧浓度的试验方法.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71.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