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1 DB51 四川 省地方标准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025 - 03 - 19发布 2025 - 04 - 19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47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评价原则 ................................ ................................ ............ 1 5 评价指标体系 ................................ ................................ ........ 2 6 评价指标调查方法 ................................ ................................ .... 2 7 评价指标测度 ................................ ................................ ........ 3 8 评价标准 ................................ ................................ ............ 6 9 评价结果 ................................ ................................ ............ 8 附录A (资料性) 参数调查观测表 ................................ ....................... 9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人工林树种标准胸径断面积 ................................ ........ 10 附录C (资料性) 主要乔木树种平均实验形数 ................................ ............ 12 参考文献 ................................ ................................ ............. 13 DB51/T 3247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阿坝州林业和草原科 学技术研究所,理县林业和草原局,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保护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秋红、刘世荣、刘兴良、陈俊华、贾晨、李旭华、陈淼、徐峥静茹、蔡蕾、 衡理、李慧超、缪宁、史作民、魏仕军、董生刚、张利 ,李道德 。 DB51/T 3247 —2025 1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四川省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的评价原则、评级指标体系,描述了评价指标调查方法、 评价指标测度、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等方面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 备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 LY/T 2908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公益林 artificial non -commercial forest 起源为人工的生态公益林,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 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 3.2 公益林质量 non-commercial forest quality 公益林的状况以及能满足人类对于森林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的需求程度。 4 评价原则 科学性 4.1 数据来源、评价指标应符合评价的目的要求,反映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评价方法及结果应准确地 反映客观规律,体现科学性。 客观性 4.2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应以目标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评价方法定量化、充分体现客观性原 则。 可持续性 4.3 DB51/T 3247 —2025 2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必须遵循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关注森林质量的代际问题, 充分发挥森林自 然恢复能力与持续生产能力。 5 评价指标体系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单元为森林资源小班,评价指标体系由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 固碳能力)、 林分稳定性以及林分对环境的影响 4个要素, 19个指标构成 ,详见表 1。 表1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要素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 A) 林分结构 (B1) 0.40 乔木物种丰富度 (C1) 0.07 灌木物种丰富度 (C2) 0.03 林分层次结构 (C3) 0.15 林分树种结构 (C4) 0.10 林分年龄 (C5) 0.02 林分疏密度 (C6) 0.03 林分稳定性 (B2) 0.30 乔木物种多样性 (C7) 0.10 灌木物种多样性 (C8) 0.05 树种组成 (C9) 0.10 更新能力 (C10) 0.03 活地被物盖度 (C11) 0.02 林分生产力 /固碳能力 (B3) 0.10 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 (C12) 0.02 单位面积林分年生长量 (C13) 0.08 林分对环境 的影响(B4) 0.20 林分平均胸径 (C14) 0.04 林分平均高 (C15) 0.04 林分植物多样性 (C16) 0.04 土壤容重 (C17) 0.03 土壤有机质含量 (C18) 0.03 土壤侵蚀模数( C19) 0.02 6 评价指标调查方法 样地设置 6.1 通过典型抽样法,选取能够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样地进行调查;样地应在生境条件、植物 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 样地大小和数量根据评价区域林分特征确定,当小班面积小于 0.33 hm2(5亩)时,采用全林实测 法;当小班面积大于 0.33 hm2(5亩)且小于 100亩时,设置 1个样地;当小班面积大于 100亩时,设置 2 个以上样地,且设置标准地总面积不少于小班面积的 1%;一般样地规格为投影水 平距20 m ×30 m。 样地观测与取样 6.2 选择生长季末期对样地进行调查,评价指标每五年监测一次。 DB51/T 3247 —2025 3 乔木层观测 6.3 对样地内的乔木树种进行每木检尺, 测量树高、 胸径、 冠幅等, 具体方法 按照GB/T 30363 、GB/T 26424 执行。 灌木层与苗木观测 6.4 在样地四周和中心分别设置 5个5 m×5 m的小样方,调查样方内所有灌木树种,记录种类、多度、 高度、地径、盖度、冠幅等信息;测定乔木幼苗和幼树,记录种类、高度、地径、冠幅等信息。 活地被物观测 6.5 在乔木样方的四周和中心分别设置 5个1 m×1 m的小样方,调查样方内所有草 本植物种类,测定草 本、苔藓和地衣的盖度等信息。 林分层次结构观测 6.6 按照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含草本、苔藓、地衣) 3个层次记录调查样地的群落层次结构。 林分年龄调查 6.7 在样地中,利用生长锥钻取木芯确定树种年龄,对于复层异龄混交林,测定各林层优势树种的年龄 为该林分年龄,龄级和龄组划分见 LY/T 2908 。 样地指标观测详细内容见附录 A。 土壤调查取样与监测 6.8 在样地四周和中心分别设置 5个样点,去除地表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后,利用土盒获取 0~20 cm 的表层土壤,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利用环刀

.pdf文档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57: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