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05 DB51 四川省 地方 标准 DB51/T 3246—2025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2025 - 03 - 19发布 2025 - 04 - 19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46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 ................................ ................................ .. 2 5 低质低效林改造程序 ................................ ................................ .. 3 6 改造技术 ................................ ................................ ............ 3 7 作业设计 ................................ ................................ ............ 5 8 施工管理 ................................ ................................ ............ 5 9 质量评价 ................................ ................................ ............ 5 10 档案管理 ................................ ................................ ........... 5 附录A (资料性)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调查与改造意向 ................................ ....... 6 附录B (资料性)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适宜伴生树种 ................................ ..... 7 DB51/T 3246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会东县林业和草原局 、四川省林 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胡定林、潘红丽、李慧超、徐峥静茹、蔡蕾、文智猷、王丽华、晏奎、金丹、 马文宝、 郭成林、张帆、谢志文、胡刚发、赖有才 、陈雨。 DB51/T 3246 —2025 1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低质低效林 的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及改造程序,规定 了改造技术、作业设计等内容和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松低质低效林的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2326 云南松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2837 云南松抚育技术规程 LY/T 3179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DB51/T 2918 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 l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forest of Pinus yunnanensis 受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的,林分结构失调、生长发育滞缓、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森林生态功能和 林分生产能力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云南松林分。 3.2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次生林 l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secondary forest of Pinus yunnanensis 因长期遭受人为破坏、自然或生物灾害,致使天然更新不良、生长显著衰退而形成的云南松原始林 或天然次生林。 3.3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人工林 l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artificial forest of Pinus yunnanensis 因造林或经营技术措施不当、自然及生物灾害影响,导致林分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降 低的云南松人工林。 3.4 经营不当人工林 improper management of artificial forest DB51/T 3246 —2025 2 因云南松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或因经营措施不当、管理不善, 导致林分密度及 结构不合理,林木生长不良,林分功能与效益显著低于相同立地条件经营 水平的人工林。 3.5 自然受害人工林 natural victim forest 因受自然灾害或有害生物严重危害,而又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使林相极差,且难以恢复到正常 生长状况的人工林。 3.6 低质低效林改造 restoration of l 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forest 为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对低质低效林采取的结构调整、 树种更替、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 4 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 龄组和发育阶段 4.1 处于中龄林和近、成熟林阶段,或处于竞争生长和质量选择阶段的云南松林。防护林可包括过熟林 阶段。 低质低效次生林 4.2 4.2.1 轻度低质低效次生林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定为轻度低质低效次生林: a) 云南松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 林木生长量或生物量与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相比, 低 30%~50%; b) 缺乏优良云南松树种资源,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 30株/hm2~50株/hm2; c) 云南松树种组成比例 <40%,林分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d) 林分郁闭度 <0.4,或云南松株数不足正常林分 50%。 4.2.2 重度低质低效次生林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定为重度低质低效次生林: a) 云南松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 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 50%以上; b) 缺乏优良云南松树种资源,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 <30株/hm2; c) 林龄在中龄以上,植被覆盖度 <40%的林分; d) 林地土壤肥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明显下降。 低质低效人工林 4.3 4.3.1 经营不当人工林 4.3.1.1 以生产木材或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可判定为经营不当人工林: a) 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林分蓄积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 30%以上; b) 郁闭度过高( >0.8)或过低( <0.4),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无培育前途; c) 林相残败,云南松树种组成比例 <40%。 4.3.1.2 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定为经营不当人工林: a) 林分郁闭度 <0.4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 ; b) 林下植被覆盖度 <30%的林分; DB51/T 3246 —2025 3 c) 郁闭度>0.8,林层单一 ,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或处于过熟林阶段,林木生长衰退,防护功 能显著下降。 4.3.2 自然受害人工林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定为自然受害人工林: a) 遭受病虫、干旱、风、雪、火等自然灾害,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占单位面积株数 40%以上 的林分; b) 发生松材线虫等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林分。 5 低质低效林改造程序 开展外业调查,调查内容见附录 A,完成作业设计,再开展林分改造,改造 措施见表1。 表1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类型判别及改造措施

.pdf文档 DB51-T 3246-2025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3246-2025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3246-2025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3246-2025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57: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