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1 DB51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3220—2024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 监测规范 2024 - 12 - 03发布 2024 - 12 - 29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20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总则 ................................ ................................ ............... 2 4.1 原则 ................................ ................................ ........... 2 4.2 目标和要求 ................................ ................................ ..... 2 5 监测指标 ................................ ................................ ........... 2 6 生态效益监测 ................................ ................................ ....... 2 6.1 监测时间 ................................ ................................ ....... 3 6.2 监测范围 ................................ ................................ ....... 3 6.3 监测方法 ................................ ................................ ....... 3 附录A(资料性) 沙化土地生态效益监测样地观测记录表 ................................ ... 8 DB51/T 3220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 局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 所、阿坝州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市土地整 治和生态修复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东周、贺丽、陈德朝、鄢武先、涂卫国、骆宗诗、陈槐、简毅、张利、吴世 磊、黄雪梅、吴科君 、王嘉智、 于慧、陈祖荧 。 DB51/T 3220 —2024 1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孜、阿坝等川西北地区沙化土 地治理工程区的生态效益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9834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 615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 -分光光度法 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 HJ 1168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HJ 1173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HJ 1340 生物多样性(陆域生态系统)遥感调查技术指南 LY/T 1698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 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DB51/T 939 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地面布点与样方测定技术规程 DB51/T 2233 四川省草原毒害草地面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沙化土地 sandified land 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表面呈现以沙 (砾)状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 地。 3.2 盖度 coverage 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3.3 草原毒草 poisonous plants on the grassland 指含有有毒化学物质,被牲畜采食后引起牲畜生理特征变化,甚至造成死亡的植物。 3.4 草原害草 unwanted plants on the grassland 指植物群落中存在的一类有害于植被稳定或家畜健康、 可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异化和功能紊乱的 草原植物。 DB51/T 3220 —2024 2 3.5 多度 abundance 指某一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直接计数法或目测 估计法进行测定。 3.6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net primary production 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是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物总量扣除自 身呼吸后的剩余部分。 4 总则 4.1 原则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应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4.2 目标和要求 监测指标测量精度能够保证生态效益评价的数据质量要求 。根据监测数据, 定量评价川西北沙化土 地治理后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 。 5 监测指标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具体指标见表 1。 表1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划分表 效益类型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采集数据时间 植被状况 植物群落特征 盖度 % 每年 1次, 7月 灌木生物量 草本生物量 kg/hm2 每年 1次, 9月 物种多样性 Shannon -wiener指数 - 每年 1次, 7月 毒害草特征 种类 盖度 高度 生物量 - % cm g/m2 每年 1次, 7月 固土保肥 固土 土壤风蚀量 t/hm2·a 每年 1次, 7月 保肥 土壤氮元素流失量 土壤磷元素流失 量 土壤钾元素流失 量 土壤有机质流失量 t/hm2·a 水源涵养 土壤蓄水 土壤蓄水量 m3/a 每年 1次, 7月 植被持水 植被持水量 固碳释氧 固碳 固碳量 t/hm2·a 每年 1次, 7月 释氧 释氧量 DB51/T 3220 —2024 3 6 生态效益监测 6.1 监测时间 工程实施前一年作为与监测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的初始时间,为开展工程成效监测之基准。沙化 治理 工程实施后即主体工程完成后且植物经过一个生长季后即可开展监测工作, 实施长期生态效益监测可每 隔5年监测1次,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工作需要适时开展。 6.2 监测范围 沙化土地治理工程实施的总体 区域。 6.3 监测方法 6.3.1 样地、样方 布设 每 1 hm2 设置5个样地,样地大小为 10 m ×10 m。用测绳、卷尺确定 10 m ×10 m 样地的方向,并 将样地划分为 5 m×5 m 小样方,作为灌木植物调查的基本单元。在 5 m×5 m 样方中心分别设置一个 1 m×1 m 样方,用于草本植物调查。 草地监测样地设置不低于 5个 1 m×1 m 样方,样方之间的间隔不小于 250 m,若监测区域草地群 落分布呈斑块状、 较为稀疏或草本植物高大, 应将样方扩大至 2 m×2 m。 用测绳或定制的模具设置 1 m×1 m 样方。 6.3.2 样地调查 植物生长季 7月,调查记录样方内植物种类、多度、高度、盖度等指标,多度采用目测估计法, 高 度采用钢尺或者钢卷尺, 具体方法执行 HJ 710.1 规定,毒害草的种类、高度、盖度等指标调查按 DB 51/ T2233 执行。 6.3.3 植物群落特征监测 6.3.3.1 盖度监测 6.3.3.1.1 植物群落总盖度测定 沿样地对

.pdf文档 DB51-T 3220-2024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3220-2024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规范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3220-2024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规范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3220-2024 沙化土地治理生态效益监测规范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56: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