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3.080 CCSA12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893—2025 代替DB50/T893-2018 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2025-03-24发布 2025-06-24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893—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0/T893-2018《救助保护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服务规范》,与DB50/T893-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名称更改为“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b)更改了“范围”; 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 d)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e)“服务原则”“服务保障”“服务要求”更改为“基本要求”(见第4章,2018版第2章、第 3章、第5章)。增加了人身安全的内容(见4.1.3);增加了专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及“其他要求” (见4.2.1.1、4.2.1.2); f)“服务提供规范”更改为“服务内容与要求”(见第5章,2018版第4章)。“心理评估方法” “心理评估内容”更改为“心理评估方法与内容”(见5.2.1,2018版4.2.1、4.2.2);增加“观察 评估”、“访谈评估”和“量表评估”(见5.2.1.1、5.2.1.2、5.2.1.3);更改了“技术与方法”的 具体内容(见5.3.1,2018版4.3.2);增加了“游戏疗法”,“箱庭疗法”纳入游戏治疗(见5.3.1.1, 2018版4.3.2.2);增加了“绘画疗法”“OH卡”技术“隐喻疗法”“心理剧疗法”(见5.3.1.2、5.3.1.3、 5.3.1.4、5.3.1.7);“行为矫正”“认知疗法”更改为“认知行为疗法”(见5.3.1.5,2018版4.3.2.4、 4.3.2.5);“行为矫正”“生活技能训练”更改为“行为疗法”(见5.3.1.6,2018版4.3.2.4、4.3.2.6); 增加了“服务方案”(见5.3.2);增加了“服务形式”“方案制定”(见5.3.2.3、5.3.2.4);增加 了“心理咨询实施”“危机干预实施”(见5.3.3.1、5.3.3.2);增加了“服务转介”的内容(见5.4); g)“服务管理”更改为“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见第6章,2018版第6章);增加了“服务 记录”(见6.1);更改了“督导制度”(见6.3,2018版6.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民政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救助管理站、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祥松、邱克斌、陈泓熹、陈波、文小丽、熊韦锐、冉江峰、钱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50/T893-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50/T893—2025 1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救助管理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个体心理辅导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 质量管理与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救助管理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个体心理辅导服务,其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也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个体心理辅导individualpsychologicalcounselling 为帮助服务对象应对各种认知、情绪、行为等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专业人员经评估为其开展 的一对一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帮扶活动。 3.2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 专业人员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测量等方法,对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行为等作深入描述与评定 的过程。 3.3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counselling 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给予服务对象帮助、启发和教育,使其 改变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活动。 3.4 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 专业人员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帮助处于危机之中的服务对象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 态的活动。DB50/T893—2025 24基本要求 4.1服务要求 4.1.1应与未成年人保护相结合,保障其合法权益,保护其隐私,促进其回归社会。 4.1.2应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其人格尊严,促进其内在成长。 4.1.3应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心理辅导期间专业人员及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4.2人员要求 4.2.1专业人员要求 4.2.1.1资质要求 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或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技术人 员资格,掌握心理辅导相关知识与技能,有一年以上相关从业经验; ——经心理评估、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培训并取得相应合格证书。 4.2.1.2其他要求 专业人员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或专业培训。 4.2.2督导师要求 为专业人员提供专家督导的督导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取得心理学、社会工作或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获得心理学、社会工作或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相关工作经历超过5年; ——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4.3设施要求 4.3.1心理评估室 心理评估室满足以下要求: ——应相对私密,环境安静,具备应急响应条件; ——宜大于10㎡; ——室内光线柔和,灯光明暗可调节; ——有空调,温度适宜; ——有电脑、打印机、固定电话、高清摄像头,有稳定网络; ——有档案柜、办公桌,配套椅子两把,椅子宜带靠背、脚固定、坐垫软; ——有心理测评量表或软件。 4.3.2心理辅导室 心理辅导室满足以下要求: ——应相对私密,环境安静,具备应急响应条件; ——宜10㎡~15㎡; ——室内光线柔和,灯光明暗可调节;DB50/T893—2025 3——有空调,温度适宜; ——有适合未成年人身体特征的舒适沙发,有茶几及桌椅; ——有挂钟、小盆栽、纸巾盒; ——有纸、笔、绘画材料等。 5服务内容与要求 5.1接案 5.1.1建立专业关系 5.1.1.1向未成年人介绍心理辅导的伦理守则,告知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情况。 5.1.1.2在未成年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应营造安全、信任的氛围,积极倾听未成年人的讲述。 5.1.2收集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入站次数、求助动机、当前困扰等; ——家庭信息:家庭类型、监护情况、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重大变故等; ——其他信息:教育情况、同辈交往、离家原因、入站原因、务工求职经历、流浪经历等。 5.2心理评估 5.2.1心理评估方法与内容 5.2.1.1观察评估 观察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的衣着打扮、体貌特征、可见伤痕、纹身、眼神接触、面部表情、 手势、肌肉紧张程度、重复或刻板动作等非语言信息。 5.2.1.2访谈评估 通过访谈了解未成年人的个人成长史及当前身心情况,评估其心理发展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主要 评估内容包括: ——认知状况,包括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水平、言语能力、自我认知、智力水平等。是 否存在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消极退缩、自我防御突出、认同反社会行为、注意力难集中、言 语表达能力弱、思维混乱等; ——情绪状况,包括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当前心境等。是否存在情绪稳定性差、低落、 绝望、冷漠、兴趣减退等; ——行为状况,包括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和异常行为等。是否存在自控能力差、暴力冲动、说谎、盗 窃、不守规矩、网络成瘾、自伤自杀等。 5.2.1.3量表评估 针对部分有特殊症状的未成年人,可根据需要选用信效度较高、实践广泛的量表进行评估,常用量 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量表: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适用于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 ——“90项症状清单(SCL-90)”适用于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DB50/T893—2025 45.2.2心理评估结果与处理 5.2.2.1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但存在较强的发展性需求; ——心理不健康,不健康状态由现实因素激发、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 内、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5.2.2.2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对未成年人开展危机干预: ——突然失去亲人、财产、尊严等; ——突然父母重病、家庭破裂、父母犯罪被监禁、受到同伴排斥(校园霸凌)等; ——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性侵、被拐卖、被组织乞讨等不法侵害; ——突发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 ——突发重大灾难性事件; ——出现自杀、自伤、自残或伤害他人行为。 5.2.2.3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对未成年人进行服务转介: ——心理不健康,不健康状态难以发现现实激发因素,或不健康状态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内容充分泛化; ——疑似精神障碍患者; ——其他超出专业人员能力范围的心理问题。 5.3心理辅导实施 5.3.1技术与方法 5.3.1.1游戏疗法 广泛适用于未成年人,尤其适合存在情绪困扰、自我概念消极、自我控制较差、自我防御较强、言 语能力较弱等问题的未成年人以及低龄未成年人。采用非指导式游戏疗法,以儿童为中心,构建真诚、 无条件的接纳和共情的游戏氛围,促进未成年

.pdf文档 DB50-T 893-2025 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重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0-T 893-2025 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重庆市 第 1 页 DB50-T 893-2025 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重庆市 第 2 页 DB50-T 893-2025 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个体心理辅导服务规范 重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54: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