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16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673—2024 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10—08发布 2024—11—08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DB50/T1673—2024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姗蓉、况觅、彭翎凌、王保军、罗雪峰、丁伟、李玉芳、雷世梅。 DB50/T1673-2024 1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对象、防控原则、绿色防控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根茎病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根茎病害rootandstemdiseases 由植株根部或茎部遭受病原侵染而引起的病害。 4防控对象 辣椒疫病、枯萎病、立枯病、青枯病、根腐病等根茎病害,病症详见附录A。 5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使用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 防治,对病害进行有效控制。 6绿色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控 6.1.1培育壮苗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性较强的辣椒品种。采用穴盘育苗、漂浮盘育苗应作好穴盘和基质消毒; 采用床土育苗,应选择3y及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作为苗床,做好苗床消毒。培育6~8片真 叶,节间较短,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 6.1.2合理轮作 辣椒种植2y~3y后,应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6.1.3深沟高厢栽培 深沟高厢栽培,保持厢沟通畅,排水良好,厢宽60cm~80cm,沟宽40cm~50cm、沟深20cm~ 25cm,地块周围可开围沟40cm~60cm深。 DB50/T1673-2024 26.1.4田园清洁 及时清除发病植株,采收结束后清园。 6.1.5科学水肥管理 重视底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 术进行水肥管理。 6.2物理防控 6.2.1种子消毒 播种前晒种1d~2d,种子在20℃~25℃水中预浸30min,50℃~55℃温水中浸泡15min。 6.2.2地膜覆盖 采用银灰膜或黑色地膜覆盖。 6.3生物菌剂防控 6.3.1菌剂选择 可选用3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粉剂,或0.1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细粒剂,或10亿芽孢 /g枯草芽孢杆菌,或者100亿个/g的多种微生物的组合菌剂。 6.3.2育苗基质拌菌 每666.7m2用苗量的育苗基质中,添加100g的3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粉剂,或10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或0.1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细粒剂,或100亿个/g组合菌剂可湿性粉剂并混匀, 其他菌剂根据每666.7m2推荐剂量使用。 6.3.2有机肥拌菌 土壤pH值保持在5.5以上,以每100kg有机肥混入1kg6.3.2所述微生物菌剂做为底肥使用。 6.4生物药剂防控 可选用生物药剂预防主要根茎病害,辣椒主要根茎病害的生物药剂防控方法具体见附录B。 6.5化学防治 若发现田间根茎病害发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按照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选择高效低 毒低残留农药,不同药剂交替使用,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辣椒主要根茎病害的化学防治方法详见附录 C。 DB50/T1673—2024 3附录A (资料性) 辣椒主要根茎病害及病症 辣椒主要根茎病害及病症见表A.1。 A.1辣椒主要根茎病害及病症 病害名称 病症 辣椒疫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发病为主,病菌可侵染根、茎、叶、果。 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 上倒伏,即苗期猝倒病。 成株发病,根部染病,主根初现淡褐色湿腐状斑块,后转为黑褐色,致根及跟颈 部韧皮部腐烂,木质部变淡褐色,直至整株萎焉死亡,可称为“根腐型”,易和 辣椒根腐病混淆。 茎部染病,茎基部和茎节分杈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出现环绕表皮暗褐色 病斑,易缢缩折倒,病部以上茎杆也易凋萎死亡。 叶片染病,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出现边缘不明显不规则暗绿色病斑,潮湿时叶片腐 烂,干燥条件病斑干枯易破损。 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 迅速扩展,全果腐烂。 辣椒枯萎病为害根部或根颈处。 开花结果期,病部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逐 渐向上发展,叶片出现半边枯黄,半边绿色,中午叶片萎蔫,夜间恢复,可持续 数日,随病情加重,根颈处及主根、侧根基部皮层干腐纵裂,易剥落,病害植株 下部叶片大量脱落,茎秆和叶片迅速凋萎。病害扩展后,根部腐烂,髓部变为暗 褐色或略带紫红,茎基部近地面部分整段干腐,或半边出现纵向枯死长条斑,湿 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可见维管束和根部变黄褐色、腐烂,极易从土中拔 起,折断病株茎秆,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辣椒立枯病多发生于育苗中后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开始病株白天萎蔫, 夜晚恢复,病斑逐渐扩大至绕茎一周,根茎部收缩干枯,随着病情加重,萎蔫后 不再恢复,整株枯死。 辣椒青枯病多在坐果初期发病。 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发病初期中午 萎蔫,早晚能恢复,拔出植株可见多数须根坏死,茎基部产生不定芽或不定根, 部分病茎可见1cm~2cm大小褐色病斑。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遭破坏变褐色, 严重时可见白色黏液,病株死后仍保持稍淡的绿色。 辣椒根腐病主要为害辣椒根部和维管束,多发生于定植后。 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数日后,全株萎蔫,但叶片仍呈 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落露出木质部, 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pdf文档 DB50-T 1673-2024 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重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0-T 1673-2024 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1 页 DB50-T 1673-2024 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2 页 DB50-T 1673-2024 辣椒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49: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