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40.40 CCS Z 60 46 海南省 地方标准 DB 46/ 694—2025 危险废物 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ion for hazardous waste incineration 2025 - 05 - 22发布 2025 - 12 - 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 DB 46/ 694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强制性地方标准。 本文件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 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益斌、杨瑞、靳晓勤、于加林、吴国文、邢巧、陈曦、王国栋、严佩、胡雨 晴、霍慧敏、王海燕、杨帅、孙宇、岑梦洁。 本文件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于 2025年5月22日批准。 本文件自 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文件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DB 46/ 694 —2025 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南省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选址、运行、监测与危险废物贮存、配伍,焚烧处置过程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现有危险废物焚烧设施(不包含专用多氯联苯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设施)污染物控制 和环境管理,以及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核发、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文件不适用于利用锅炉和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84 -2020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4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 5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63.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2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3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 -正丁醇萃取分光光度法 HJ/T 64.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2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3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 HJ/T 65 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B 46/ 694 —2025 2 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 术要求及监测方法 HJ 77.2 环境空气和废气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法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212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300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溶液缓冲法 HJ/T 365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 54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HJ 54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 HJ 54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561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57 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685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916 环境二噁英类监测技术规范 HJ 973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1012 环境空气和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1024 固体废物 热灼减率的测定 重量法 HJ 1205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固体废物焚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9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2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危险废物 hazardous waste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 固体废物。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GB 18484 -2020,3.1] 焚烧 incineration 危险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燃烧等反应,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的过程。 [来源: GB 18484 -2020,3.2] DB 46/ 694 —2025 3 焚烧设施 incinerarion facility 以焚烧方式处置危险废物, 达到减少数量、 缩小体积、 消除其危险特性目的的装置, 包括进料装置、 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和控制系统等。 [来源: GB 18484 -2020,3.3] 焚烧残余物 incineration residues 焚烧危险废物后排出的焚烧残渣、飞灰及废水处理污泥。 [来源: GB 18484 -2020,3.5] 热灼减率 loss on ignition 焚烧残渣经灼烧减少的质量与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比。根据公式( 1)计算: 𝑃=(𝐴−𝐵) 𝐴×100% ································ ································ ····· (1) 式中: P-热灼减率, %; A-(105±25)℃干燥 1h后的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 g; B-焚烧残渣经( 600±25)℃灼烧 3h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 g。 [来源: GB 18484 -2020,3.6] 焚烧炉高温段 high temperature section of incinerator 焚烧炉燃烧室出口及出口上游,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温度处于≥ 1100℃的区间段。 [来源: GB 18484 -2020,3.7] 烟气停留时间 flue gas residene time 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处于高温段(≥ 1100℃)的持续时间,可通过焚烧炉高温段有效容积和烟气流量 的比值计算。 [来源: GB 18484 -2020,3.8] 焚烧炉高温段温度 temperature of high temperature section of incinerator 焚烧炉燃烧室出口及出口上游保证烟气停留时间满足规定要求的区域内的平均温度。以焚烧炉炉 膛内热电偶测量温度的 5分钟平均值计,即出口断面及出口上游断面各自热电偶测量温度中位数算术平 均值的5分钟平均值。 [来源: GB 18484 -2020,3.9] 燃烧效率 combustion efficiency (CE) 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之和的百分比。根据公式( 2)计算: CE=𝐶co2 𝐶co2+𝐶co ································ ····

.pdf文档 DB46-694-202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694-202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694-202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694-202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43: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