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05 4453 云浮市 地方标准 DB4453/T 30—2025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ogostemon cablin production wi th tissue culture 2025-1-15发布 2025-4-15实施 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53/T 30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云浮市中医药局 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广东至纯南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罗定 市百草源种养专业合作社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文豪、史艳财、邓丽丽、韦霄、邹蓉、肖庆强、蒋运生、熊忠臣、伍达威、 梁崇钊、唐凤鸾。 DB4453/T 30 —2025 1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 Blanco) Benth. )组培育苗的定义和术语,确立了组 培苗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瓶苗培育、瓶苗移植、包装与运输 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藿香组培苗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 为唇形科 ( Lamiaceae )刺蕊草属 ( Pogostemon )植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 的植株。 3.2 外植体 explant 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嫩茎。 4 广藿香组培苗 生产流程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流程见图 1。 DB4453/T 30 —2025 2 图1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流程图 5 瓶苗培育 5.1 外植体 5.1.1 外植体选择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优良单株顶部的嫩茎作为外植体材料 。 5.1.2 外植体灭菌 用自来水冲洗表面 20 min~30 min,无菌条件下 用75 %乙醇浸泡30 s后浸入0.1 %升汞溶液浸泡 5 min~7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 5次~6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5.2 培养基配方 组培苗各阶段培养基配方见附录 A。培养基的配置、灭菌、保存等应符合 LY/T 1882 的要求。 5.3 培养条件 DB4453/T 30 —2025 3 培养温度 25 ℃~28 ℃, 相对湿度 65 %~70 %, 光照强度 2 000 lx~2 500 lx, 光照周期 10 h/d~12 h/d。 5.4 培养过程 5.4.1 初代培养 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切成 1 cm~2 cm长、顶部有侧芽的小段, 直插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见附录 A)。 培养20 d~25 d可诱导出芽。 5.4.2 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诱导的丛芽分割成含 2个~3个单芽的小丛,接种在继代增殖培养基(见附录 A)中培养 25 d~30 d。继代培养应控制在 8代以内。 5.4.3 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后叶片展开、生长健壮、高 2.5 cm~3.0 cm的丛芽切成单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见附 录A)中,培养 15 d~30 d。 6 瓶苗移植 6.1 育苗棚搭建 育苗棚可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搭建。 6.2 苗床准备 育苗棚内 宜做宽约1.2 m、高约20 cm的苗床,畦间 宜留30 cm~50 cm宽的工作通道。 6.3 容器与基质 采用4 cm×10 cm的塑料或无纺布营养杯作为容器,用谷壳、泥炭土等物质制成疏松透气的单一基质 或混合基质,定植前 2 d基质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消毒,混匀后装入容器,摆放整齐。 6.4 炼苗 当瓶苗不定根长 1.5 cm~2.0 cm时,将生根瓶苗移至遮光度为 60 %~80 %,温度28 ℃以下的炼苗棚 内放置7 d~15 d。移栽前打开瓶盖 1 d~2 d。 6.5 移栽 移栽步骤如下: a) 打开瓶盖,取出小苗,洗净根部培养基; b) 在基质上打孔,将幼苗植入,并取基质覆盖固定根系; c) 浇透水。 DB4453/T 30 —2025 4 6.6 苗期管理 6.6.1 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在 20 ℃~28 ℃,空气湿度保持在 80 %~90 %,宜用75 %的遮阳网遮盖,缓苗 15 d~20 d后 撤去遮阳网。 6.6.2 肥水调节 组培苗恢复生长后 ,每7 d喷一次复合肥( N:P2O5:K2O=15-15-15)500~1000倍液。适时浇水, 保持 基质湿润 。浇灌用水 应符合GB 5084规定。 6.6.3 病虫害防治 广藿香组培苗育苗期常见的 病虫害为蚜虫、叶蝉、根腐病等。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施用农药 可 参照GB/T 6001 执行。 6.7 出圃 苗高15 cm~40 cm,地径2 mm~3 mm,根系发育完整,无病虫害的种苗可出圃 。出圃前5 d~7 d进行 控水炼苗。种苗宜在室外温度为 15 ℃~28 ℃时出圃。 7 包装与运输 7.1 包装 容器苗立或卧装于筐内,筐宜选用结实牢固、透气性好的塑料筐、竹筐或木筐。 7.2 标识 外包装贴上标识,注明品种、规格、数量、生产者、发货日期等信息。 7.3 运输 运输过程应避免日晒、雨淋 、高(低)温。 8 生产档案 应按照LY/T 2280 的规定执行。 DB4453/T 30 —2025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组培苗培育各阶段培养基配方 组培苗各阶段培养基配方见表 A.1。 表A.1 组培苗培育各阶段培养基配方 类别 配方 诱导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MS)+0.3 mg/L 6-BA+0.1 mg/L NAA 增殖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MS)+0.1 mg/L 6-BA+0.1 mg/L NAA+0.02 mg/L IBA 生根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MS)+0.25 mg/L IBA 注: 不同阶段培养基蔗糖含量均为 30 g/L,琼脂含量 5.5 g/L,pH 5.8~6.0。 DB4453/T 30 —2025 6 参考文 献 [1]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pdf文档 DB4453-T 30-2025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浮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53-T 30-2025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浮市 第 1 页 DB4453-T 30-2025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浮市 第 2 页 DB4453-T 30-2025 广藿香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浮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36: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