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4416/TXXXXX—2024ICS67.140.10 CCSX55 4416 河源市地方标准 团 体 标 准DB4416/T32—2025 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PlantingtechnicalregulationsforXianhutea 2025-02-18发布 2025-03-18实施 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416/T32—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源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东源县茶叶产业协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东源县仙湖山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纯信仙湖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曾氏仙湖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仙湖 茗露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雄觅春山茶业有限公司、河源市丹仙湖茶叶有限公司、东源县五指山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绿色仙湖茶叶有限公司、河源市天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客家红 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源县康业茶果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曲龙屯种植专业合作社、河源市石坪 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柳上美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河源市伟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碧湖 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中力农业生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波、唐劲驰、凌彩金、张曼、崔莹莹、黎健龙、陈义勇、周巧仪、吴淑华、 梁冬霞、刘嘉裕、唐颢、邹映池、朱远惠、邹波、曾景纯、曾云科、曾立坤、陈家乐、邱丽芳、曾惠 玲、陈相青、叶志坚、邝志勇、潘坚、童广清、吴粤卿、陈芬、陈小兰、钟嘉彬、徐汉聪DB4416/T32—2025 1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源市仙湖茶种植的基本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茶园选址、规划与建园、茶树种 植与管理、鲜叶采摘、自然灾害防护、生产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河源市仙湖茶产区茶树种植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080绿肥种子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3915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 NY/T525有机肥料 NY/T853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442209广东茶园生态管理技术良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仙湖茶产区Xianhuteaproductionarea 在河源市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之间,东源县域内种植的茶园区域。 4茶园选址 4.1区位选择 在河源市仙湖茶产区内选择生态适宜区域建园,茶园周边生态条件优良,植被覆盖保护较好,与 城镇、工矿区、高速公路等距离在500m以上。 4.2产地环境条件 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且符合GB156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要求;灌溉用水、空 气质量应符合NY/T853标准的要求。 5规划与建园DB4416/T32—2025 25.1基础规划 5.1.1功能区划分 根据茶园所处地形地貌、土壤和水文等条件,兼顾适宜性和美观性的原则,进行功能区划分,可 包括生产区、观赏区、隔离区、防护区等功能分区。 5.1.2基础设施规划 根据茶园地形,适当规划干道、支道和田间工作道,也可适当建设轨道运输线;根据茶园规模建 设配套工具房、加工用房、鲜叶摊放点等。所有基础设施的规划应同时考虑方便和美观的原则。 5.2水土保持规划 5.2.1灌溉 灌溉宜因地制宜采用喷灌、滴灌系统,或者水肥一体化系统,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要求。 5.2.2排水及雨水蓄积 根据茶园地形、地势,设置排水沟和蓄水池,蓄水池每公顷建造1~2个,容量 10m3~50m3,蓄水 池可结合沤肥池,沤肥池需做好防臭措施。 5.3生态环境规划 5.3.1茶园物种配置 物种种类宜选择仙湖茶产区本土物种为主,原则上经济林木、水果、观赏植物、观赏动物、功能 性动植物多种组合交互搭配,功能性与美观性协调组合,主次分明。生产茶园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 50%~80%,茶园除茶树以外,应配置3~5种以上植物类群,种类和搭配方式可参考DB442209。 5.3.2垂直结构规划 在垂直结构上应规划3~5个以上物种生态位,形成“乔(木)-灌(木)-家禽、昆虫-草-土壤动物” 等不同层次结构。 5.3.3水平结构规划 水平结构应根据地形地貌和功能分区合理布置生产茶园、缓冲带、防护林、遮阴树、行道树、名 贵经济林木、景观茶树、景观树木、景观花草、动物昆虫等,不同类群可重叠交叉。 5.4开垦建园 5.4.1茶园开垦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宜设置隔离沟,沟深 80cm~100cm,宽 100cm~200 cm。开垦梯面部分应彻底清除杂草、杂树、草根、树根、乱石等,形成具有一定土层深度的平整地面, 一般土层深度应大于60cm。坡度 25°以上宜修筑梯田。 5.4.2道路网建设 按照规划布局和不同道路类型,结合茶园实际建设相应道路,方便连通不同功能区。 5.4.3挖种植沟 结合具体地形、梯面宽度等实际情况,在满足后期管理和通行的前提下设定合理宽度。有条件的 宜挖种植沟并暴晒30d~60d。 6茶树种植与管理 6.1茶树种植 6.1.1施肥起垄DB4416/T32—2025 3在已挖好并暴晒的种植沟底铺杂草、枯枝落叶、干稻草等,其上铺一层有机肥,牛羊粪等农家肥 约3t/667m2~5t/667m2,或商品有机肥2t/667m2~4t/667m2。除有机肥外,还需施用磷肥50kg/667m2~ 80kg/667m2。施足底肥后在沟面起垄,垄高20cm~25cm,垄面宽30cm~40cm。 6.1.2幼苗种植 种植时间为第二年3月份左右,雨季开始前。建议采用单株单行种植,株距30cm~35cm。在垄 面表土开深10cm~15cm的定植穴,淋透穴底水,将筛选好的茶苗置于穴内,埋土后轻提苗,舒展根 系,稍压紧,再覆土至根颈处,压实,淋足定根水,在根部覆盖稻草等材料保湿防草,厚度10cm左右。 6.2幼龄茶园管理 6.2.1水肥和杂草管控 茶苗移栽后的前2个月,若无降雨,需5d~7d淋一次水,淋水时间一般在傍晚。并注意天气预报, 合理灌溉。之后视天气情况每月淋水1~2次。第一年不要施肥,第二年可在根部20cm以外,开浅沟少 量施用复合肥,每667m2施用30kg~50kg为宜。根据杂草生长情况,清除杂草,注意不要伤到茶树根 系以及茶树颈部树皮。可适当种植绿肥类植物,如大豆、黑麦草、假花生、波斯菊、百日草等。 6.2.2树冠培育 定植后,在分枝部位以上留2~3叶进行打顶修剪;茎粗达0.4cm左右,保留2~3根主枝,在离地面 约15cm处剪去,作为骨干枝;一年后,茶苗50cm~60cm高,且新枝茎粗达到0.4cm时,进行第二次定 型修剪,去除根部及骨干枝基部的乱枝,在每一根主枝的第一次剪口附近保留2~3条粗壮枝条,在距 离地面40cm左右修剪。剪口下新生枝条茎粗达到0.4cm时,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去除上次剪口以下的 乱枝,在第二次修剪的连接枝剪口附近保留2~3枝新生的侧枝。并在离地面60cm左右进行修剪。在骨 架枝的基础上,每个骨架枝保留3~5枝棚面枝,棚面枝的厚度可以保留在20cm左右,进行棚面的修整。 棚面枝上的芽头可正常采摘,切勿过早采摘影响茶树造型。 6.3成龄茶园管理 6.3.1土壤管理 定期检测土壤肥力水平、pH 值和重金属元素含量,重金属检测结果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土 壤 pH 值低于4.0的成龄茶园,宜采用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生物措施等进行改良。每年11月左右开沟 施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m2茶园800kg~1000kg,质量应符合NY525的要求。同时应配合适量复合肥、 茶园专用肥等,用量每667m2茶园50kg~80kg。 6.3.2修剪 每年11月下旬,对棚面进行轻修剪,一般在上一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5cm~8cm;连续生产5年左 右,当“鸡爪枝”过多时,可通过深剪15cm~20cm,去除“鸡爪枝”;8年左右,当棚面芽头萌发力 弱时,重修剪剪除整个棚面层,重新进行棚面造型;对于主干枝附生苔藓、发芽少、树枝接近半数枯 死的茶树,离地10cm~15cm处台刈,重新发芽后参照幼龄树冠培育重新培养采摘棚面。 6.4病虫害防控 6.4.1农业措施 病虫害发生前抢采;病虫害发生严重时适当修剪,并将修剪枝条连同虫卵带离茶园。通过平衡施 肥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免疫抗性;翻耕施肥清除害虫卵、蛹;在冬季对茶园土壤进行覆盖。 6.4.2物理防治 宜使用可降解粘虫板等捕杀技术进行捕杀,害虫高发期可结合采用吸虫机捕杀、窄波 LED 天敌友 好型杀虫灯诱杀。 6.4.3生物防治DB4416/T32—2025 4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菌剂防控茶园病虫害。借助鱼藤酮、印楝素、除虫菊 素等生物制剂或性引诱剂等信息素进行病虫害防控。用寄生性昆虫,如: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和茶 毛虫,绒茧蜂、胡蜂防治茶尺蠖等;利用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食蚜蝇、步 甲、食虫蝽、鸟类和蛙类等对茶树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6.4.4生态调控 通过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布局种群生态位,提升群落结构稳定性,避免病虫害大规模爆 发。种植害虫诱集作物绊根草、双穗雀稗、蕨类、野燕、节节麦等,集中杀灭害虫。杀灭害虫后将作 物带离茶园。在集中爆发期,可科学适量使用

.pdf文档 DB4416-T 32-2025 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16-T 32-2025 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1 页 DB4416-T 32-2025 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2 页 DB4416-T 32-2025 仙湖茶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34: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