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99 CCSB41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305—2024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职业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ccupationalprotectioninthemanagement ofterrestrialwildlife 2024-12-20发布 2025-01-20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401/T305—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动物园、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 东省动物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左珂菁、曾繁文、于冬梅、陈绚姣、徐嘉宽、陈足金、陈谭子芃、黄康、王国 蒨、萨家褀、刘源志弘、胡慧建、张马龙、池炳威、植广林、吴其锐、孙世云、罗静钊、文研、杜强、 范保君。DB4401/T305—2024 1陆生野生动物管理职业防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管理职业的基本要求、作业防护、动物保育人员的防护、临床兽医人员 的防护、兽医化验室检验人员的防护、野外作业人员的防护、科普与其他人员的防护、健康监测、应急 处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陆生野生动物管理从业人员的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543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GB10213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GB1486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781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GB/T32610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LY/T2806—2017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 SN/T3592实验室化学药品和样品废弃物处理的标准指南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YY/T0506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YY/T096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T/CAZG020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陆生野生动物terrestrialwildlife 依靠陆地、水面进行生存、繁衍的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大部分两栖类和部分无 脊椎动物。本文件特指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野生动物。 3.2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themanagementofterrestrialwildlifeDB4401/T305—2024 2陆生野生动物保育、医疗、科研、科普、野外作业等岗位操作与管理工作的总称。 3.3 职业防护occupationalprotection 从业者在作业全过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从业者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 到最低程度。 3.4 从业人员practitioner 直接接触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和其他有关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 3.5 健康评估healthassement 通过健康监测、分析,得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岗位适配与否的活动。 3.6 物理屏障physicalbarrier 从业人员进行操作时,用于防止来自环境、动物危险源的设施、防护用品和工具。 3.7 防护分级protectiongrading 根据作业中生物污染风险程度,将作业人员职业防护措施分成四个等级,即一级防护、二级防护、 三级防护和四级防护(见附录A)。 4基本要求 4.1从业人员应满足LY/T2806—2017中4.2身体状况的要求,上岗前应接受健康评估。 4.2从业人员应接受个人职业防护技术培训。 4.3从业人员在酒后、患病(影响工作安全的疾病)或带严重不良情绪时,不应上岗。 4.4免疫功能低下,怀孕及有心、肺疾病人员应避免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 4.5从业人员在接触陆生野生动物前应了解所接触动物的常见攻击方式、危险部位和圈养风险点(见 附录B),防止动物物理伤害接触者。 4.6怀疑感染人兽共患病的从业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解除隔离时间根据具体病种确定。感染人兽共 患病的从业人员应在康复后方可从事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5作业防护 5.1防护意识 5.1.1从业人员应了解从业时面临的职业危害风险点,具体见附录C。 5.1.2从业人员应熟知作业防护的措施、手段、防护装备的使用。 5.2作业前准备 5.2.1应根据作业内容和防护等级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职业防护用品要求应符合附录D。 5.2.2涉及直接接触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作业前,应脱去饰物(如耳环、戒指、 手镯、项链、手链、脚链等),修剪指甲,扎起长发;准备好作业后用于更换的衣物。 5.2.3应检查物理屏障,检查要求如下: a)检查工作服、长筒胶鞋,确保无蛇、虫、鼠蚁和其它有害生物及异物; b)检查动物笼舍设施、劳动工具,确保物理屏障无缺失、可安全使用;DB4401/T305—2024 3c)检查一次性防护用品生产日期、包装完整性、企业生产资质、合格证等,超过有效期或包装 破损等不得使用; d)检查一次性口罩外观和橡皮筋连接处,破损的口罩不得使用; e)检查一次性隔离帽,破损的不得使用; f)检查一次性防护服外观、拉链和缝线接口,破损的不得使用; g)检查鞋套外观和松紧口的橡皮筋,破损的不得使用; h)检查一次性手套的气密性,漏气的手套不得使用; i)检查护目镜外观,破损的不得使用; j)检查隔离面罩,破损的不得使用; k)检查放射诊疗防护装备,破损的不得使用。 5.3作业中防护 5.3.1应正确使用和穿戴作业防护装备,具体见附录A和附录E。 5.3.2应严格执行相应岗位的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5.3.3直接接触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和其他有关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业时,不应 进食、饮水、吸烟,不应使用未经消毒的手臂擦拭眼、鼻、嘴等易感部位。 5.4作业后处理 5.4.1作业人员完成作业,应及时在指定场所更换脏污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做好自身消毒。 5.4.2反复使用的防护用具应及时消毒,晾干,归位。 5.4.3被污染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妥善处理,具体方式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6动物保育人员的防护 6.1进行健康动物笼舍清扫、喂食和笼舍常规消毒时,宜采用一级防护。采集粪便、尿液样品时宜采 用二级防护。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穿胶靴、戴手套。操作完毕宜淋 浴清洁。 6.2进行患普通非传染性疾病动物笼舍操作时,宜采用二级防护。操作完毕宜淋浴清洁。 6.3进行动物检疫隔离笼舍操作时,宜采用三级防护。操作完毕宜淋浴清洁。 6.4进行患人兽共患病动物笼舍或动物烈性传染病笼舍操作时,宜采用四级防护。操作完毕应淋浴清 洁。 6.5协助进行动物诊疗时,根据兽医要求进行防护。操作完毕应淋浴清洁。 6.6进行动物物理保定时,预防动物物理攻击宜参照T/CAZG020选择和使用防护工具,职业防护宜采 用三级防护。操作完毕宜淋浴清洁。 7临床兽医人员的防护 7.1近距离观察动物、药物投喂、远距离注射治疗时,宜采用二级防护。 7.2进行直接接触动物的诊疗时,如有接触动物身体、血液、体液的诊疗、采样和护理操作时,应由 熟悉动物的饲养员协助,宜采用三级防护。操作完毕宜淋浴清洁。 7.3进行动物外科手术治疗,宜采用无菌的三级防护。骨科或牙科手术操作时可按实际需求佩戴医用 隔离面罩或护目镜。操作完毕宜淋浴清洁。DB4401/T305—2024 47.4进行死亡动物剖检和动物尸体处理时,应在具备P2级生物安全场所进行,宜采用四级防护。作业 完成后应对场地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作业结束应在特定消毒间淋浴清洁。 7.5在进行动物侵袭性诊疗、护理、剖检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线,应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使用后的利器,应投入利器盒。 7.6实施动物麻醉时,现场应配备至少两名兽医相互协作。对动物进行远距离吹注麻醉时,采用二级 防护。对动物进行吸入麻醉时,应采用三级防护。 7.7开展动物放射诊疗工作时应做好防护和健康监测,具体见《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8兽医化验室检验人员的防护 8.1作业人员进行与动物相关的实验活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GB19489要求的不同职业防护级 别实验室进行。 8.2处理动物组织、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样品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采用三级防护或四级防护,操 作按GB19781安全行为要求进行。 8.3使用化学试剂时,应熟悉所用试剂特性,做好防火、防毒、防爆及其它应急准备,并按相关要求 在指定设施和场所内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辨识按GB18218的规定进行。 8.4处理化学药品和样品废弃物时,应按SN/T3592的规定处置,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9野外作业人员的防护 9.1野外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科考人员作业前,应对将面临的作业环境、气候条件及环境中具 有危险性的野生动物进行充分了解,并制定作业预案,明确平安报备和紧急情况联络人,罗列携带物品 清单,配备齐全安全防护装备,应有熟悉该地的人员或当地人员做向导。 9.2采样人员在采样时宜采用三级防护
DB4401-T 305-2024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职业防护技术规范 广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23:2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07.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3948-2 2016 Diesel engines — Fuel injection pumps and fuel injector low-pressure connections — Part 2 Non-threaded (push-on) connections.pdf
ISO 6779 2023 Test conditions for vertical internal type broaching machines — Testing o.pdf
ISO 22719 2008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lkalinity in sea water using high precision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pdf
ISO 14268 2023 Leather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pdf
ISO 24495-1 2023 Plain language — Part 1 Governing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pdf
ISO 33406 2024 Approach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with qualitative properties.pdf
ISO 6123-1 2015 Rubber or plastics covered rollers — Specifications — Part 1 Requirements for hardness.pdf
ISO ASTM 52935 2023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metals — Qualification principles —l.pdf
ISO 12311 2023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Test methods for sunglasses and r.pdf
ISO 19380 2019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buses — Centre of gravity measurements — Axle lift, tilt-table and stable pendulum test methods.pdf
GB-T 18237.4-2003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通用高层安全 第4部分 保护传送语法规范.pdf
GB-T 33820-2017 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GB-T 16284.5-1996 信息技术 文本通信 面向信报的文本交换系统 第5部分 信报存储器 抽象服务定义.pdf
GB-T 4680-1997 卧式内拉床 精度检验.pdf
GB-T 2423.52-200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77 结构强度与撞击.pdf
GB-T 4772.2-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 第2部分 机座号355~1000和凸缘号1180~2360.pdf
GB-T 27915-2011 组合式塑料托盘.pdf
GB-T 26239-2010 软件工程 开发方法元模型.pdf
GB-T 7309-2000 盒式录音磁带通用规范.pdf
GB-T 14916-2006 识别卡 物理特性.pdf
1
/
3
2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07.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