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05 44 广东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diagnosis specification for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2024 - 11 - 25发布 2025 - 02 - 25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575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引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诊断标准 ................................ ................................ ........... 1 5 病史采集 ................................ ................................ ........... 1 6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 ................................ ................................ . 2 附录A(资料性)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 ................................ ..... 5 参考文献 ................................ ................................ .............. 7 DB44/T 2575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甄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D/TC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崑、郭新峰、赵代鑫、刘立昌、谭毅、杨丽虹、黎创、王荣荣、何志仁、苏 卓伟、梁星、黄金、张腊、黄小燕、李苹、李燕林、熊国良、霍世寅、文朝晖、蒙向欣、聂晓莉、刘新 辉、汤兰花、卢建东、匡彬、邓晓玮。 DB44/T 2575 —2024 III 引言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无继发因素者 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又称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膜性肾病是终末期肾病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ESKD)的常见病 因,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可有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发生 ESKD。在我国,膜性肾病的发病风险近年来以 每年13%的速度增长 ,因此,应积极有效诊治 IMN,竭力提高本病缓解率。 现代医学已有指南明确列出 IMN的诊治建议,然而在我国应用时有其局限性,证据获得多源于非亚 裔人群,并缺少中医药的诊疗建议。 IMN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归属于中医学的“水肿”“尿浊”等病的范 畴。众多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应用中医药治疗 IMN有独特优势,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疾病缓解率,减轻激 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等。 推广IMN的有效中医诊疗方案的前提是辨证准确,然而,目前 IMN的中医辨证分型方面仍缺少公认标 准,尤其岭南地区的疾病证候分布特点与北方等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故科学制定广东地区的 IMN的中 医证候诊断规范实属必要。 本文件在系统证候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调查、核心小组共识等研究方法,分析 IMN的 证候规律, 制定形成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规范, 可为 IMN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依据。 临床医生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灵活运用,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 临床诊疗决策。 DB44/T 2575 —2024 1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诊断、病史采集、中医证候分型及辨证依据等。 本文件适用人群为 18岁及以上的成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本文件不适用于慢性肾脏病 G5期(肾小球滤过率< 15 ml·min-1·1.73 m-2)患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特发性膜性肾病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 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排除继 发因素后可诊断。 注1:也称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 ”。 注2:本病对应国际疾病分类( ICD-10)肾病综合征伴有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N04.200)、肾炎综合征伴有弥漫 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N05.200)。 4 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 且排除肿瘤、 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物或毒物等继发因素, 即可诊断为 IMN: a) 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 b) 血清抗磷脂酶 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或 /和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 7A域(THSD7A)抗体阳 性。 5 病史采集 环境要求 室内光线充足,诊室环境整洁、安静,便于医生询问病史。 采集要点 中医临床辨证采集信息宜包括 IMN患者的全身整体症状及舌诊、脉诊等,可使用附表 A.1进行本病中 医症状的信息采集。具体如下: a) 观察患者与本病密切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进行舌诊、脉诊; b) 询问本病首次确诊年龄及诊疗经过; DB44/T 2575 —2024 2 c) 根据主诉询问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可参考“十问歌”进行询问; d) 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等。 6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 IMN以尿中泡沫增多为主症者归属于中医“尿浊”病范畴,以水肿为主症者归属于中医“水肿”病 范畴。若同时存在尿中泡沫增多和水肿症状,宜以“水肿”病为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6.2.1 证型确定 临床表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相应证型。具体如下: a) 具有全部主症; b) 具有主症中任何两项及次症任何两项。 6.2.2 虚证 6.2.2.1 脾肾气虚证 a)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1) 神疲乏力; 2) 腰膝酸软; 3) 舌胖大,有齿痕。 b)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1) 短气; 2) 面色萎黄; 3) 脘痞,或腹胀; 4) 夜尿多,或小便频数,或小便无力; 5) 便溏; 6) 舌淡苔白; 7) 脉弱。 6.2.2.2 气阴两虚证 a)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1) 神疲乏力; 2) 舌红少苔; 3) 脉细弱。 b)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1) 面色无华; 2) 五心烦热; 3) 午后潮热; 4) 盗汗; 5) 少气;

.pdf文档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17: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