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5 44 广东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500—2024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on Sea Area 2024 - 05 - 08发布 2024 - 08 - 08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500 —2024 I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1 4总则…………………………………………………………………………………………………………… 2 5定级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 3 6海域定级方法 ………………………………………………………… ……………………………………… 5 7成果编制与管理 ……………………………………………………………………………………………… 7 附录A(资料性) 海域定级指标体系 ……………………………………………………………………… 9 附录B(资料性) 评价因子分值量化方法 ………………………………………………………………… 14 附录C(资料性) 海域定级技术报告大纲格式与内容 …………………………………………………… 20 附录D(规范性) 海域定级图件编绘图例图示及样式 …………………………………………………… 22 附录E(规范性) 海域定级矢量数据属性结构 …………………………………………………………… 24 参考文献 ……………………………………………………………………………………………………… 25 DB44/T 2500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后磊、田松、涂植凤、李珊、张翠萍、苏文。 DB44/T 2500 —2024 1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管辖海域的基本原则、定级单元确定、级别划分方法和图件制作等。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管辖海域的海级别划分工作,沿海地市管辖海域的级别划分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025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海域评价单元 sea area unit for assessment 将沿海行政区所辖海域按照规定大小划分的基本空间单位。 海域定级单元 sea area unit for classification 将质量相近、空间上彼此相邻的若干海域评价单元圈围形成的空间区域。 注: 海域定级单元与行政区划没有关联,但单元内资源质量和经济属性具有相对均一性。 海域分等 gradation on sea area 根据影响海域效益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海域使用价值的地域差异,运用定 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国海域的综合质量水平等别化。 [来源:GB/T 30745 —2014,3.1] 海域定级 classification on sea area 在沿海县级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海域资源利用程度、用海适宜 条件等因素对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进行评定划定级别的过程。 注: 未制定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沿海县级行政区,逐级参照上一级已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海域级别的顺序在全县 (市、区)范围内 统一排序。 [来源:GB/T 30745 —2014,3.2,有修改 ] DB44/T 2500 —2024 2 近岸海域 nearshore area 距大陆海岸较近的海域。 注: 已公布领海基点的海域指领海外部界限至大陆海岸之间的海域,北部湾一般指水深 10m以浅海域。 [来源:GB/T 19485 —2014,3.3,有修改 ] 沿岸海域 coastal area 近岸海域之内靠近大陆海岸,水文要素受陆地气象条件和径流影响大的海域。 注: 一般指距大陆海岸 10km以内的海域。 [来源:GB/T 19485 —2014,3.4] 4 总则 海域定级的基本原则 4.1.1 综合分析原则 海域定级应按照海域使用类型,对海域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状况及周边社会经济 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划分海域级别。 4.1.2 海域分异原则 海域定级应充分体现海域资源的稀缺性,区分海岸线、海湾等资源的空间价值和水质、底质等条件 的资源价值差异。 4.1.3 主导因素原则 海域定级应重点分析影响海域利用质量优劣和资源价值的主导因素及其作用差异,突出主导因素 的影响并赋予较高的权重。 级别划分要求 依据县(市、区)管辖海域特征,针对海域分异性强、价值差异大的填海造地用海和非透水构筑物 用海,可划分 3-6个级别,一般 3级为宜;其它用海方式可划分 1-2个级别。 级别的表示用罗马字母 I、II、III等表示。 评价单元确定 采用标准网格划分法, 原则上海域评价单元设置为 1km×1km网格。 沿岸海域, 可适当提高网格精度; 近岸海域,可适当降低网格精度。 海域定级的内容 海域定级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 海域定级指标体系构建; —— 数据获取、预处理及标准化; —— 海域评价单元划分及综合分值计算; —— 海域定级单元划定及面积量算; —— 海域定级技术报告编制及图件编绘。 DB44/T 2500 —2024 3 海域定级的工作流程 海域定级的工作流程具体为: a) 前期工作准备。国家划分了沿海各省、直辖市所辖海域的等别,海域定级应在国家海域分等的 基础上进行。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掌握海域分等情况,广泛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编制任务书和 开展现场踏勘等; b) 指标体系构建。根据海域特点,对影响海域使用效益的海域自然条件、海域资源利用程度等因 素进行综合分析, 筛选合适的评价因子, 并依据定级因素及评价因子对不同用海方式的影响程 度,确定其权重值; c) 海域级别划定。可采用标准网格划分法,划分评价单元,并对评价因子进行标 准化处理,按照 权重加权计算各海域评价单元综合分值, 通过数轴法等方法确定海域级别数量后, 依据评价单 元得分情况划定海域定级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局部优化调整后,划定海域级别; d) 成果编制。编制海域定级技术报告,编绘图件和制作矢量数据。 资料搜集与现场踏勘 筛选定级因素和评价因子海域自然条件 海域资源利用 确定定级因素和评价因子权重特尔斐测定法 层次分析法指 标 体 系 构 建 划分海域评价单元 数据获取 、预处理及标准化海 域 级 别 划 定海域评价单元综合分值计算 海域定级单元划定 成果编制异常斑块剔除包络线取直 图1 工作流程图 5 定级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资料收集 5.1.1 资料内容 DB44/T 2500 —2024 4 海域定级工作应充分收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基础地理信 息等资料。 —— 自然资源数据,主要包括海岸线、海岛、海湾、港口、海洋生物、海洋旅游等资源数据; —— 生态环境数据,主要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水水质、海底底质、海洋 生态等数据; —— 社会经济数据,主要包括各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毗邻的土地 价格等数据; —— 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包括省、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 划,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 ——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行政区划、海域勘界、 遥感影像等数据。 5.1.2 资料要求 数据资料应注重时效性和可靠性,具体要求为: ——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数据等以基准年近 3年数据为准,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应是由具有国家 级、省级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单位提供; —— 气候气象数据应为长期历史统计数据; —— 社会经济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等,应以政府公布数据或公开出版数据为准,社会经济数据等 以基准年近 2年数据为准; —— 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应是现行有效的; —— 遥感影像以海域定级基准年为准。 数据处理 5.2.1 数据处

.pdf文档 DB44-T 2500-2024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500-2024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500-2024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500-2024 海域定级技术规范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6:15: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