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20DB4210 荆州市地方标准 DB4210/T69—2024 “稻-再-薯”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middlerice-ratoonrice-potato" 2024-12-30发布 2025-01-27实施 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210/T69—2024 I目  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产地环境...........................................................................1 5茬口安排...........................................................................2 6品种选择...........................................................................2 7再生稻栽培技术.....................................................................2 8马铃薯栽培技术.....................................................................3 9生产档案...........................................................................4 10实施评价..........................................................................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及药剂使用.............................6DB4210/T69—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荆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荆州农业科学院、监利市新欣农机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苏丹、柳冕、梁红艳、余为仆、谢磊、李戎、李雪婷、曾德茂、徐文静、许 晖、肖开文、彭先中。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16-8466881、对本文件修改意 见请反馈至荆州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6-8186329,邮箱:[email protected]。DB4210/T69—2024 1"稻-再-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稻-再-薯”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再生稻栽培技术、马铃薯 栽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荆州市及江汉平原再生稻种植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2464马铃薯收获机作业质量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再-薯”栽培技术practiceforcultivationof"middlerice-ratoonrice-potato" 是一种中稻、再生稻、马铃薯(稻-再-薯)连作、一年三熟的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 粮食产量和收益。 4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土壤耕层深厚、结构疏松、灌排方便、通透性 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规定要求。灌溉用水水质应符 合GB5084的规定。DB4210/T69—2024 25茬口安排 水稻、马铃薯种植茬口按照下表1执行。 表1水稻、马铃薯茬口安排 作物 播种期 移栽期 收获期 水稻 3月下旬育秧 4月中下旬头季8月15日前收获, 再生季10月底前收获 马铃薯 12月中旬~1月上旬 -- 4月上旬 6品种选择 6.1水稻 选择丰产性好、株型紧凑、再生力强、稻米品质达到国标三级以上、耐高温、生育期125d~132d 的通过审定、适宜湖北作再生稻种植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6.2马铃薯 选择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宜当地栽培的早中熟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 要求。 7再生稻栽培技术 7.1大田耕整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旋耕,要求耕整后田块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 7.2播种育秧 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播期为3月20日~25日。667m2大田杂交稻用种量1.5kg~2.0kg,常规稻用 种量3.0kg~4.0kg,秧龄20d~25d。工厂化育秧按NY/T1534要求执行。 7.3适时移栽 4月15日~25日移栽,采用机插秧移栽,每667m2栽插1.3~1.5万穴左右,杂交稻每667m2基本苗5~ 6万,常规稻每667m2基本苗7~8万,要求插苗均匀,深浅一致。 7.4水分管理 7.4.1头季 移栽后浅水返青,湿润管理。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保持适宜水层。有效分蘖结束后,或苗 数达到目标穗数时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灌浆期采取干湿交替的管水方法,干干湿湿壮籽。收获前 10d左右断水晒田。 7.4.2再生季DB4210/T69—2024 3头季收割后及时灌跑马水,2d~3d后,灌3cm~5cm水层,中后期干湿交替管理。 7.5合理施肥 7.5.1头季 总的原则是:控氮、稳磷、增钾、补微。每667m2肥料施用量按:纯氮11kg~13kg,五氧化二磷9 kg~12kg,氧化钾4kg~5kg,锌肥0.5kg~1kg。氮肥施用比例按底肥40%、分蘖肥30%、穗肥30%, 磷肥、锌肥做底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按底肥50%、穗肥50%施用。肥料施用符合NY/T496规定。 7.5.2再生季 头季稻收割前10d~15d视苗情每667m2追施5kg~7.5kg尿素加5kg钾肥作再生季促芽肥,收割后 结合复水,每667m2追施7.5kg~10kg尿素作提苗肥,如果未施促芽肥,提苗肥每667m2可增加至10kg~ 15kg。肥料使用符合NY/T496要求。 7.6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按NY/T2156方法执行,病害头季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再生季重点防治稻曲病,虫 害头季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再生季重点防治稻飞虱。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 有部分)的规定。防治时期及用药具体参见附录A。 7.7收获 7.7.1头季 头季稻谷整体成熟度达到85%~90%为收割适期。留桩高度一般30cm~40cm。头季稻谷优先选用 宽割幅窄履带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时科学调度收割机田间运行,减少碾压,收割后及时拨开 覆盖在稻桩上的稻草层。 7.7.2再生季 再生季稻谷收割适期为稻谷整体成熟度达到90%左右。采用联合收割机低留桩收割,收获时启用切 草装置,草段均匀抛撒。 8马铃薯栽培技术 8.1耕整施肥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耕深18cm±2cm。播种前择晴好天气施肥、精耕细整做畦。耕整地作业质量 符合NY/T741。宜选用高氮高钾硫基复合肥,氮磷钾施用的比例为N-P2O5-K2O=15-10-20或相近配方。 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要求。 8.2种薯处理 8.2.1切块 播种前3d~5d切块。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乙醇溶液浸泡消毒切刀,切至病薯时需及时 更换切刀。种块重量30g~50g(小于50g的种薯不切块),保证每个切块上带1~2个芽眼,剔除病薯、 烂薯、畸形薯等。DB4210/T69—2024 48.2.2拌种 切好后的种薯用混配药剂拌种,药剂混配比例为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15g+1.5kg细灰拌种100kg或 0.2%戊唑醇悬浮剂30g+1.5kg细灰拌种100kg。拌种后薯块置阴凉、通风处晾干。 8.3播种与覆膜 8.3.1播种起垄 人工或机械播种均可,单垄单行或大垄双行栽培,垄距70cm或110cm,株距20cm左右,每667m2 定植5000株~6000株;播种后覆土起垄,覆土厚度(薯块到垄顶)8cm~10cm;垄高30cm以上。 8.3.2除草覆膜 覆土后,每667m2用选择性芽前除草

.pdf文档 DB4210-T 69-2024 稻-再-薯 栽培技术规程 荆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10-T 69-2024 稻-再-薯 栽培技术规程 荆州市 第 1 页 DB4210-T 69-2024 稻-再-薯 栽培技术规程 荆州市 第 2 页 DB4210-T 69-2024 稻-再-薯 栽培技术规程 荆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5:10: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