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23 4117 驻马店市 地方标准 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4 - 08 - 23发布 2024 - 09 - 23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40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蔡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平顶山市农业发 展中心、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市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许昌市水利局、泌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许昌建安区榆林乡政府、许昌市种业发展中心、中原华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泌阳县农村事业发展服务 中心、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黄楼镇人民政府、新蔡县佛阁 寺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化庄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娜、代书桃、李君霞、薛泽栋、刘雅丽、刘永顺、张菲菲、闫宇翔、李朝杰、 杨允、付森杰、 景雅、朱灿灿、王春义、胡照辉、王志杰、陈朝阳、杨准、刘明霞、叶建军、刘伟波、 王秋丽、余和平、王高峰、彭卫玲、魏征、杨智广、高永宏、石三国、李娟。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4117/T 407 —2024 1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晚播绿豆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 生产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驻马店市晚播绿豆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JB/T 5117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 JB/T 10293 单粒(精密)播种机 技术条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选择保水保肥、排灌良好、适合机械化操作、前茬作物收获较晚的 地块种植,避免选用过碱性( pH 值≥8)土壤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1 规定。 5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5.1 选用优质高产、株高中等、株型直立、生育期短、结荚集中、熟期一致、耐密植,且通过国家和省 级鉴定的品种。 种子处理 5.2 DB4117/T 407 —2024 2 5.2.1 选种 播种前利用风选、水选、机械清选,去掉小粒、病虫粒、破损粒、杂粒等,选留饱满大粒种子。种 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规定。 5.2.2 晒种 选择晴好天气,晒种 2 d~3 d。 5.2.3 拌种 用根瘤菌肥( 3亿个/g)每亩用量 120 g~130 g拌种,也可用钼酸铵 3g、硼砂3 g~5 g拌种,或用 1 % 的磷酸二氢钾拌种。 根腐病严重的地块,可用 25 %多菌灵按照种子重量的 0.2 %~0.5 %拌种,或多福克 1:100拌种。农 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规定。 5.2.4 造墒 播前如遇干旱,可造墒播种。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要求。 6 播种 播种时间 6.1 7月底抢时播种,应在 8月10日前播种完成。 播种方式 6.2 根据产地环境,选择适宜穴播机,播前调试,保证种肥隔离 5 cm~7 cm,行距40 cm~50 cm,穴距 13 cm~15 cm,每穴1粒~3粒,深度 3 cm~5 cm。所选机具应符合 JB/T 10293 要求。 退水较晚田块可先催芽露白后跟水抢播, 播前轻耙一遍, 整成 2米宽的墒子, 开好四沟, 排涝降渍。 播种量 6.3 每亩播种量 1.5 kg~2.0 kg。每亩留苗密度 18000株~20000 株。 施肥 6.4 随播种施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N:P:K=15:15:15 )15 kg~2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镇压 6.5 土壤墒情差,播后及时镇压。 7 田间管理 封闭除草 7.1 播后苗前,每亩选用 33 %二甲·戊乐灵乳油 175 mL常量喷雾。农药使用应 NY/T 1276 规定。 查苗补缺 7.2 DB4117/T 407 —2024 3 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严重田块应及时补种。 中耕 7.3 整个生育期可中耕 1~3次,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进行 1次浅锄;第二片复叶展开后,进行第 2 次中耕;分枝期第 3次深中耕培土防倒伏。 肥水管理 7.4 7.4.1 排灌 现蕾期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溉,花荚期若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涝。 7.4.2 追肥 苗期和开花期行间开沟追肥,每亩施入复合肥( N:P:K=18:12:10 )10 kg~15 kg。分枝到收获期可 喷施1.0 %尿素、0.5 %磷酸二氢钾,一般间隔 10~15天喷施一次。开花结荚期可喷钼酸铵、硫酸锌溶液 0.1 %~0.3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8.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 要时科学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规定。 常见病虫害 8.2 以豆荚螟、斑须蝽、蝼蛄、蚜虫等为主要病虫危害。 物理防治 8.3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 采用黄板诱杀蚜虫, 用频振灯诱杀蝼蛄等害虫的成虫, 用黑光灯诱杀豆荚螟、 豇豆荚螟、豆卷叶野螟等害虫的成虫。通过人工清除病株和病部防治病害。 生物防治 8.4 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利用 七星瓢虫和食蚜蝇防治蚜虫,利用广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防 治斑须蝽。 化学防治 8.5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所选用的农药须获得国家使用登记证号。农药的使 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9 收获 绿肥利用 9.1 盛花期全部翻压作为绿肥用,或成熟期机械化收获后翻压入田。 籽粒收获 9.2 DB4117/T 407 —2024 4 需要及时腾茬秋种的田块可在 10月20日前后,喷施乙烯利催熟,待荚果 70 %~80 %呈褐色或黑褐色 时且豆叶全部落尽。选择适宜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适时采收。所选机具应符合 JB/T 5117 要求。 脱粒、晾晒 9.3 收获完成后,及时脱粒、晾晒 。清选时感官要求籽粒色泽具有该豆类固有的色泽,气味具有该豆类 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10 贮藏 籽粒含水量≤ 13 %时,按标准装袋入库。贮藏按 NY/T 1056 规定执行。 11 生产档案管理 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健全生产记录档案,为生产活动追溯提供有效的证据。记录主要包括产地环 境、种子、栽培技术、肥料、病虫害防治措施、收获、贮藏记录等。记录应真实准确,生产记录档案保 存2年以上。 DB4117/T 407 —2024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方法 表A.1给出晚播绿豆 生长期主要病虫 害化学防治方法 。 表A.1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 防治药剂 防治方法 根腐病 75 %百菌清、 50 %多菌灵 播种前用 75%百菌清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 子量0.3 %的比例拌种 叶斑病 75 %百菌清、 50 %多菌灵 发病初期选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或75 % 百菌清500倍~600倍液喷雾防治。 7d~10d后再喷一次, 连续防治 2次~3次 病毒病 20 %盐酸吗啉胍·铜(病毒 A)、 1.5 %植病灵乳油、 5 %菌毒清 发病初期选用 20 %病毒A 500倍液或1.5 %植病灵乳 油1000倍液,或 5 %菌毒清400倍液,连续喷施 2次~3次, 隔10天喷1次 白粉病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选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喷雾 蚜虫 2.5%氰戊菊酯乳油、 10%吡虫啉 2.5 %氰戊菊酯乳油 2000倍~3000倍液,或 10 %吡虫 啉1000倍液喷雾 豆野螟 20 %氯虫苯甲酰胺 现蕾期和盛花期每亩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 10 g,兑 水30 kg喷施

.pdf文档 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407-2024 晚播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8: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