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05 4113 南阳市 地方 标准 DB 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2 - 03发布 2025 - 01 - 03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13/T 079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产地环境 ................................ ................................ ........... 1 5 种苗繁育 ................................ ................................ ........... 1 6 栽培管理 ................................ ................................ ........... 2 7 采收与初加工 ................................ ................................ ....... 2 8 包装、贮存和运输 ................................ ................................ ... 3 9 档案管理 ................................ ................................ ........... 3 附录A(资料性) 曲茎石斛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 1 DB 4113/T 079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阳市伏牛金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西峡县中 医药发展服务中心 、南阳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周锋、梁慧珍、李春明、吴长银、刘胜才、李俊科、袁新红、徐龙平 、屈雪。 DB 4113/T 079 —2024 1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曲茎石斛栽培的产地环境、 种苗繁育、 栽培管理、 采收与初加工、 包装、 贮存和运输、 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 曲茎石斛 的栽培,豫西、豫南相似范围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曲茎石斛 曲茎石斛 Dendrobium flexicaule Z.H.Tsi,S.C.Sun et L.G.Xu 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 茎圆柱形,回折向上弯曲,长 6cm~11cm,粗2mm~3mm,节间长 1cm~2cm,不分枝。叶 2枚~4枚,二列, 互生于茎的上部, 近革质, 长圆状披针形。 花序具 1朵~2朵花, 苞片浅白色, 花梗和子房黄绿色带淡紫, 花瓣下部黄绿色,上部近淡紫色。花期 4月至5月。蒴果,果期 9月至10月。 4 产地环境 总则 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的区域,不宜在洪涝区域进行栽培。 温度 生长适温在 15℃~20℃之间,高温不能超过 30℃,低温不能低于 -15℃。 光照 避免阳光直射,夏季需遮荫 70%~80%。 湿度 空气湿度保持在 60%~80%左右,基质湿度以手捏基质有湿润感但不滴水为宜。 5 种苗繁育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株扦插繁育,另一种曲茎石斛组培苗移栽。 DB 4113/T 079 —2024 2 6 栽培管理 整地 清理并平整场地后,撒上生石灰消毒。在设施四周修剪排水沟和操作通道,宽度为 50cm~100cm。 排水沟深度为 20cm~40cm。 栽培设施 大棚棚高不低于 2.5m,棚上可铺设 70%~90%的遮阳网。 基质准备 常用的基质有松树皮、 木屑、 珍珠岩等。 将树皮和木屑等进行发酵处理后使用,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比如树皮∶木屑∶珍珠岩 =4∶4∶2,以保证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铺设时应遵循“下粗上细”、“通 气漏水”的原则,大料放下层,小料放上层,铺设厚度为 10 cm~20cm。 种苗选择 宜选用根、茎、叶完整,无污染、无烂茎烂根、无黄叶的组培苗。 栽植时间 全年均可栽植, 宜3月至5月春栽、 9月至10月秋栽。 栽植方法 将曲茎石斛组培苗小心取出, 洗去培养基后, 再用清水冲洗苗, 接着用多菌灵根部 (浸泡 3~5秒) , 阴凉处晾干直到根部发白,即可移植到种苗床上。每丛 7至8株,丛距 8cm×10cm。移栽时在基质上挖 3 cm~5cm(看根系长度)深的小洞,轻轻把石斛根部放入小洞,注意不要弄断石斛的肉质根,然后用基 质盖好。根部不可以深埋,基质完全覆盖为宜。 水管理 新栽曲茎石斛种苗,栽种之前应当将基质浇透。种植后根据基质湿度和天气情况浇水。一般夏季高 温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春秋季节 2至3天浇一次,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频率。 施肥 在生长季节,薄肥勤施。可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液体有机肥。 除草 生长过程中及时人工清除棚内的杂草杂物和苗床上的杂草。 病虫害防治 危害曲茎石斛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炭疽病、蜗牛等。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 A。 7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 DB 4113/T 079 —2024 3 曲茎石斛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苛刻, 技术标准高, 生长周期较长, 一般为 4至5年。 一年四季均可采收, 采收时保存 2年生幼茎,采收 3年生以上老茎。遵循去老存新,除密留稀,保持群体更新复壮。 初加工 将采收的植株进行挑选、 除杂、去叶、 去须根,洗净晾干。烘烤箱 60℃烘烤2h, 取出揉搓去除表皮。 进行70℃复烤8h,烘干至水分≤ 12%。 8 包装、贮存和运输 包装 干燥袋或干燥箱密封保存。 贮存 置于清洁、阴凉、干燥处存放 ,不宜露天堆放 ,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潮湿的物品同地方存 放。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应立即剔除。必要时配备除湿装置。 运输 产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途 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 9 档案管理 生产记录保存 2年以上。 DB 4113/T 079 —2024 1 A A 附录 A (资料性) 曲茎石斛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曲茎石斛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见表A.1。 表A.1 曲茎石斛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及症状 危害时间与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 ,引起黑褐色病斑。开始 可见针尖大小的病斑,当气候条件有利 于病害发展时,病斑周围叶片变黄,随 后叶片脱落,个别植株全部脱落。 危害时间主要在 9月至次年4月。发 病条件主要是冷凉、阴雨、高湿、 不通风。 加强通风透光,控制棚内湿 度。病害发生初期可采用 450g/L 咪鲜胺水乳剂 1000 倍液或50%吡唑醚菌酯 1000 倍液喷雾防治,间隔 7d~ 10d1次,连续用药 2至3 次。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原由各种伤口或自然 开口如(气孔、叶尖、叶缘 )浸入,初期 在叶片上出现淡绿色至淡绿黄色的圆形 针尖状小斑点,而后斑点逐渐变成坏 疽,呈黑褐色并扩大。有时相邻的数个 炭疽斑体各自扩大并融合,形成不特定 形状的大型炭疽病斑。 危害时间一般在 1月至8月。高温、 多湿、植株拥挤、通风不良时易感 染此病。 选用无病繁殖材料,加强通 风。病害发生期可采用 75% 苯醚· 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36%喹啉·戊唑 醇悬浮剂 2400倍液喷雾防 治,间隔 7d~10d1次,连续 用药2至3次。 蜗牛 主要危害石斛的茎叶,受害的叶片先呈 小孔眼状,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或是残缺 齿状,嫩茎被咬折断。 洼地、水湿地和杂草丛生处易滋生 蜗牛。在高温多湿的季节繁殖最 快,每年 5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活动 盛期,多在 4月至5月产卵于草根、 枯叶或石块下, 6月至9 月蜗牛活动 旺盛,10月下旬开始减少。 零星发生时,可在夜间人工 捕捉,也可在栽植池周围撒 石灰进行预防。发

.pdf文档 DB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1 页 DB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2 页 DB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5: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