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CCS A47
4113
南阳市 地方 标准
DB 4113/T 076—2024
电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2024 - 10 - 17发布 2024 - 11 - 16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13/T 076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2
5 外部防护 ................................ ................................ ........... 3
附录A(资料性) 曳引电梯的基本结构 ................................ ................... 6
参考文献 ................................ ................................ .............. 7 DB 4113/T 076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南阳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阳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南阳市风云气象防雷装置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益瑞、郑绍勋、李德立、牛金硕。
DB 4113/T 076 —2024
1
电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的基本要求 ,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 改建、 扩建建筑物垂直电梯的防雷设计;其它类型电梯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802.11 -2020 低压电涌保护器( SPD)第1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
GB/T 18802.21 -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 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 SPD)性能要求
和试验方法
GB 50057 -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 -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601 -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5024 -202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梯系统
一般指由电气控制系统、电力拖动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及重量平衡系统组成 (见附录 A)。
井道
保证轿厢、对重(平衡重)和(或)液压缸柱塞安全运行所需的建筑空间。
注: 井道空间通常以底坑底、井道壁和井道顶为边界。
导轨
供轿厢和对重(平衡重)运行的导向部件。
接地
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 ,由于这种连接 ,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
中较大的导电体。
注: 接地的目的是: 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 b)引导入地电
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DB 4113/T 076 —2024
2
共用接地系统
将防雷装置、建筑物 基础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设备保护 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
信息技术设备逻辑地等 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接地 系统。
直击雷
闪击直接击于建 (构) 筑物、其他物体、 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防雷装置 (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接地端子
将保护导体、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导体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电气系统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配电线路。
电子系统
由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和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系统。
雷电防护区 (LPZ)
规定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又称防雷区。
雷击电磁脉冲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
电磁屏蔽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
闪电电涌侵入
由于闪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 ,雷电波,即闪电电涌 ,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
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电涌保护器 (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4 基本要求
电梯雷电防护设计应符合国家、 行业等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DB 4113/T 076 —2024
3
电梯防雷类别及电梯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应按电梯所在本体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一、 二、
三类)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A、B、C、D级)进行设计。
室内电梯的防雷设计,应充分与本体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相结合。
应把电梯所在本体建筑物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内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 ( LPZ),以确定各 LPZ
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应符合GB 50057 -2010 6.2条的规定。
电梯机房内的预留接地端子不应从作为直击雷引下线的柱钢筋引出。
电梯机房内的所有设备不应与屋面接闪器直接相连。
5 外部防护
电梯所在本体建筑物的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符合 GB 55024 -2022第7章、GB 50057 -
2010第4章和第5章的相关规定。
电梯机房位于建筑物顶层时,应与建筑物共用接闪器,并应符合 5.1的要求防直击雷。
敷设于建筑物外墙上的垂直观光电梯的玻璃围壁应采取相应的防侧击措施,并应符合 GB 55024 -
2022第7章、GB 50057 -2010第4章的相关规定。
电梯系统应与主体建筑物 共用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不应大于 4Ω。
6 内部防护
电磁屏蔽
6.1.1 为减小雷击电磁脉冲在电梯系统的电气和电子线路上产生的浪涌,宜采用建筑物屏蔽、机房屏
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
6.1.2 线缆屏蔽层两端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接地, 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如要求一端接地的情况下,
应采取两层屏蔽,外屏蔽层应两端接地。
6.1.3 电梯所在建筑物的屏蔽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框架、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等自
然金属部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 , 应将穿入大空间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就近与其做等
电位连接。
6.1.4 当电梯所在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电梯系统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电磁环
境要求时,应增加机房屏蔽措施。
6.1.5 电梯系统信号线缆、电力线缆应分开敷设在金属槽(管)中,金属槽(管)两端应良好接地。
6.1.6 电梯系统信号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电梯系统信号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其他管线类别 信号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
最小平行净距( mm) 最小交叉净距( mm)
防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DB 4113/T 076 —2024
4 其他管线类别 信号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
最小平行净距( mm) 最小交叉净距( mm)
燃气管 300 20
注: 当线缆敷设高度超过 6000mm时,与防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大于或等于 0.05H(H为交叉处防雷引下线距地面的
高度)。
6.1.7 电梯系统信号线缆与电力线缆的间距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电梯系统信号线缆与电力线缆的
DB4113-T 076-2024 电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5: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