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20 CCSB38DB4110 许昌市地方标准 DB4110/T74—2024 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规程 2024-08-20发布 2024-10-01实施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10/T74—2024 Ⅰ目次 前 言..............................................................................1 引 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要求....................................................2 5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5DB4110/T74—2024 Ⅱ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许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许昌市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昌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食 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许昌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研究中心、许昌金田野肥业有限公司、许昌市农业 生态与资源保护站、许昌市种业发展中心、禹州市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禹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鄢陵县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禹州市丰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尚大朋、侯占领、段国占、田香伟、马莉、宋建军、张浩、何彦华、尚晓丽、路凡、 禄彥科、郭松朝、付文、苗小红、李玉强、田志浩、张海龙、王彦磊、王威、董友丽、于振亮、李梦博、 史慧芳、巴东磊、牛芬溪。 本文件2024年8月首次发布。DB4110/T74—2024 Ⅲ引 言 面源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难追溯性的特点,给环境治理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在众多的面源污染中,农田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它直接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民 的身体健康,影响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土壤和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这 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农田氮磷养分流失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源头控制农田 氮磷流失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采用缓控释或腐植酸新型肥料、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等技术 措施,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是控源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因此,通过精、 调、改、替、管等源头减量技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减少进入水体氮磷素用量,净化农田流出的水体, 对减轻环境负荷意义重大。为提高我市面源污染减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本文件。DB4110/T74—2024 1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术语和定义,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要求和农田氮磷面源 污染监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许昌市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063复合肥料 GB/T23348缓释肥料 HG/T4215控释肥料 HG/T5046腐植酸复合肥料 HG/T5602矿物源腐植酸有机肥料 NY1428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2266中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525有机肥料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T2911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氮磷面源污染 由于农田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超过作物生长需求而向地表水或地下水迁移导致污染水体的现象。 3.2 缓/控释肥料DB4110/T74—2024 2通过各种调控机制延缓其养分初期释放,延长植物对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养分按照设定的 释放率和释放期来释放养分的化学肥料。 3.3 腐植酸复合肥料 在无机复合肥料生产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腐植酸所制成的复合肥料。 3.4 矿物源腐植酸有机肥料 以矿物源腐植酸为主要原料,与一定量的氮、磷、钾养分制成的以供应碳素为主的肥料。 3.5 缓控释养分 缓控释肥料中具有缓释效果和控释效果的氮、磷、钾中一种或多种养分的统称,不包括复合肥料中没 有缓释效果的那部分养分量。 3.6 农田排水 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降雨、灌水产生的农田弃水,通过地表径流或土壤下渗等形式进入其他水体。 4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要求 4.1小麦施肥 4.1.1秸秆全量还田 夏玉米收获后将夏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将夏玉米秸秆粉碎至长度≤5cm,耕作前均匀撒施1 kg/666.7m2~2kg/666.7m2秸秆腐熟剂,及时旋耕入土,再耕翻至20cm~25cm深土中;严重病虫害的秸 秆不宜还田,及时移除。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的规定。 4.1.2有机肥替代化肥 以推荐施肥量为基础,以商品有机肥代替化学氮素20%~30%。将商品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均匀 后种肥同步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用量为100kg/666.7m2~200kg/666.7m2,有条件的地区可施农家肥1000 kg/666.7m2~2000kg/666.7m2。商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25、农家肥应符合NY/T3442的规定。 4.1.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依据不同生态区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作物品种、目标产量等差异和要求,采用满足本区域内共 性肥力的“大配方”,并按NY/T2911的规定进行配方施用。不同小麦种植区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见附 录A。 4.1.4施用缓控释等新型肥料 采取一次性施肥技术,肥料主要选择缓/控释肥料或腐植酸复合肥料等新型高效复合肥料,采用配方 22-13-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其中缓/控释肥料的缓释氮素40%~50%。缓/控释肥料应符合GB/T 23348、HG/T4215的规定;腐植酸复合肥料HG/T5046的规定。不同种植区缓/控释肥料或腐植酸复合肥 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的推荐用量见附录B。 4.2夏玉米施肥 4.2.1秸秆覆盖还田DB4110/T74—2024 3作物收获时选用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收获机作业。小麦秸秆割茬高度≤10cm,小麦收获后宜将 秸秆粉碎至长度≤5cm,撒施于夏玉米行间;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宜还田,及时移除。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的规定。 4.2.2有机肥替代化肥 以推荐施肥量为基础,以商品有机肥料或矿物源腐植酸有机肥料代替化学氮素20%。将有机肥料与化 学肥料混合均匀后种肥同步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用量为50kg/666.7m2~100kg/666.7m2,腐植酸有机肥料 用量为50kg/666.7m2。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25的规定,矿物源腐植酸有机肥料应符合HG/T5602的规定。 4.2.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依据不同生态区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作物品种、目标产量等差异和要求,采用满足本区域内 共性肥力的“大配方”,并按NY/T2911的规定进行配方施用。不同夏玉米种植区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 见附录C。 4.2.4施用缓控释等新型肥料 采取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技术,肥料主要选择缓/控释肥料或腐植酸复合肥料等新型高效复合肥料。 采用配方28-10-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其中缓/控释肥料的缓释氮素30%为宜。缓/控释肥料应符 合GB/T23348、HG/T4215的规定;腐植酸复合肥料HG/T5046的规定。不同夏玉米种植区缓/控释肥料 或腐植酸复合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的推荐用量见附录D。 4.3麦套三樱椒施肥 4.3.1有机肥替代化肥 以推荐施肥量为基础,以商品有机肥代替化学氮素20%。将商品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均匀后种肥 同步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用量为200kg/666.7m2~300kg/666.7m2。商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4.3.2施用缓控释等新型肥料 采取一次性施肥技术,肥料主要选择缓/控释肥料或腐植酸复合肥料等新型高效复合肥料,采用配方 16-10-19、17-8-20或相近配方。其中缓控释肥料的缓释氮素30%~40%,腐植酸复合肥料腐植酸含量10%~ 15%。缓/控释肥料应符合GB/T23348、HG/T4215的规定;腐植酸复合肥料HG/T5046的规定。不同种 植区缓/控释肥料或腐植酸复合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的推荐用量见附录E。 4.4大白菜施肥 4.4.1目标产量与施肥量 目标产量6000kg/666.7m2~8000kg/666.7m2,N、P2O5、K2O的适宜
DB4110-T 74-2024 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规程 许昌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4:5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43.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673-1991Onions. Guide to storage second edition.pdf
ISO 11210 2023 Jewellery and precious metals — Determination of platinum — Gravimetry using ammonium chloride.pdf
ISO 8780-3 1990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Methods of dispersion for assessment of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 Part 3 Dispersion using a high-speed impeller mill.pdf
ISO 8775 1988 Aerospace — Gaseous oxygen replenishment connection for use in fluid systems (new type) — Dimensions (Inch series).pdf
ISO-ASTM 52967 2024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aerospace General principles Part classifica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ed parts used in aviation.pdf
ISO ASTM 51702 2013 Practice for dosimetry in a gamma facility for radiation processi.pdf
ISO-IEC 10745 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Upper layers security model.pdf
ISO 11855-5 2021 Amd 1 2023 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 — Embedded radiant heating a.pdf
ISO TS 20405 2018 Health informatics — Framework of event data and reporting definitions for the safety of health software.pdf
ISO 10472-6 1997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laundry machinery Part 6 Ironing and fusing presses.pdf
GB-T 24951-2010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雷达反射器.pdf
GB-T 20921-2007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词汇.pdf
GB-T 41208-2021 数据矩阵码.pdf
GB-T 3903.13-2020 鞋类 外底试验方法 尺寸稳定性.pdf
GB-T 28141-2011 吡虫啉可溶液剂.pdf
GB-T 15142-2011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方形排气式镉镍单体蓄电池.pdf
GB-T 23679-2009 集装箱 机械箱封.pdf
GB-T 8029-2010 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pdf
GB-T 20874-2007 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pdf
GB-T 246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飘移的田间测量方法.pdf
1
/
3
14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43.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