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22
DB4109
濮阳市地方标准
DB4109/T003—2024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规程
2024-12-05发布 2025-01-05实施
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09/T00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丹、秦海英、吴相青、樊爱娟、董文启、王玉梅、孙玉玉、张洪存、林继红、
姚利娟、谢文芳、高洪泽、司晓军、陈艳利、王艳敏、程星、宋青山、朱保存、郭慧、孟令勇、时世龙、
马志超、王利花、李大华、秦根辉、樊爱娟、时方方。DB4109/T003—2024
1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整地管理、品种选择、播前种子准备、宽幅播种等
系列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濮阳市小麦种植区(稻茬麦田除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幅播种
目前机型播种幅宽8cm、l0cm、l2cm,行距25cm~30cm。
3.2
播量
适期范围内播种的小麦适宜播量控制在8kg/亩~12kg/亩,最多不超过15kg/亩。
3.3
早中茬和晚茬
早中茬为小麦种植前茬作物收获较早,小麦播种能够在10月15日前进行的茬口。前茬作物收获
较晚,小麦播种在10月15日后进行的茬口即为晚茬。
4整地管理
4.1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5cm,均匀撒于地表,用大型拖拉机深耕将秸秆耕翻
入土,耙耱压实,并浇塌墒水。同时,在配方施肥基础上每亩增施尿素7kg,加速秸秆腐解。
4.2土壤造墒
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如播种前遇旱,土壤墒情不足时,应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
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灌底墒水,使耕层0cm~20cm土壤含水量壤土达到16%~18%、
两合土18%~20%、粘土地20%~22%,确保适期足墒播种。小麦播种时耕层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
最大持水量的70%~80%。底墒不足麦田应在播前10天~15天施肥、耕翻后灌水造墒。一般年份灌底
墒水50m/亩~80m/亩,9月份降水少于常年时取上限80m/亩,多于常年时则取下限50m/亩。
4.3科学施肥
4.3.1施肥量DB4109/T003—2024
2亩产600kg以上的高产田块,亩施纯氮14kg~16kg,磷6kg~8kg,钾3kg~5kg;亩产500kg
左右的中产田块,亩施纯氮12kg~14kg,磷6kg~8kg,钾3kg~5kg;亩产400kg以下的低产田块,
亩施纯氮10kg~13kg,磷4kg~5kg。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mg/kg,每亩施硫酸锌2kg。
4.3.2施肥方法
将有机肥、全部的磷钾肥、锌肥、50%氮肥施作底肥,小麦起身拔节期再追施50%氮肥。
4.3.3耕地
大中型拖拉机耕翻,耕深25cm左右,耕后直耙、斜耙3遍,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更应深耕细耙,
达到无明暗坷垃,上虚下实,表层不板结,下层不悬空;旋耕播种麦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
并要耙实;连续旋耕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或深松一次,以打破犁底层。
5品种选择
5.1早中茬麦选用半冬性品种
高产田:百农207、周麦27、郑麦7698、郑麦369、新麦26、濮麦10号、周麦36、濮麦8062、
濮麦053、百农4199、百农418、周麦22、豫麦949、众麦1号、周麦28、周麦24等。
中低产田:百农207、矮抗58、丰德存麦1号、濮麦10号、濮麦8062、濮麦053等。
5.2晚茬麦选用弱春性品种
高产田:众麦2号、周麦23、偃展4110、怀川916、西农9718等。
中低产田:众麦2号、周麦23、西农9718等。
6播前种子准备
6.1种子质量
播前精选种子,去除病粒、秕粒、烂粒等不合格种子,晒种2d,确保出苗快而整齐。种子纯度≥
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
6.2种子处理
纹枯病、条锈病等多种病害重发区,选用3%苯醚甲环唑(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或2.5%咯菌腈(适乐
时)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小麦全蚀病重发区,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或3%
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拌种后的种子
不宜久放,要随拌随用,以防产生药害。
7宽幅播种
7.1播期
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10月7日~10月15日,弱春性品种10月15日~10月23日。
7.2播种量DB4109/T003—2024
3适播期内,小麦的适宜播种量控制在8kg/亩~12kg/亩。整地质量好或茬口早的高产麦田:半冬性
品种播种量8kg/亩~10kg/亩;秸秆还田旋耕或中晚茬的中产田:半冬性品种播种量10kg/亩~11kg/
亩,弱春性品种播种量11kg/亩~12kg/亩;整地差的麦田,根据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播量,保证适宜的基
本苗。误期晚播麦田选用弱春性品种,随播期推迟适当增加播量,每晚播3d播种量增加0.5kg/亩,但
播量最多不超过15kg/亩。
7.3播种机具选择
采用小麦耧腿式宽幅精播机或圆盘式宽幅精播机播种。整地质量较好的地块采用耧腿式或圆盘式小
麦宽幅播种机播种,整地质量差、秸秆坷垃较多的地块采用圆盘式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
7.4宽幅播种作业
7.4.1播种前准备
宽幅播种机正式作业前,先行试播种。检查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行距、镇压强度等指标。如不
符合农艺要求,则需要调整。可通过排种量调节手轮和排种器下面的卡子调整播量和工作长度。松动开
沟器(耧腿)U型螺栓,移动耧腿,调整行距。通过拖拉机两悬挂支臂和垂直拉杆调整播种深度。单行播种
深浅不一致时,可通过调整耧腿的安装高度调整播深。
7.4.2宽幅播种
宽幅播种,采用播幅宽度8cm、l0cm、l2cm,行距25cm~30cm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3cm~4
cm。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等调整行距,中低产田应缩小行距,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的麦田还应注意留
足留好预留行。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播量、播深、行距。
7.5播后镇压
小麦播种后进行适度镇压。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宽幅精播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保证小
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下扎,提高抗旱抗寒能力。旋耕播种麦田,在播前或在播种的同时镇压踏实土壤,
防止播种过深,播种后也应及时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DB4109-T 003-2024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规程 濮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4: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