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23 4107 新乡市 地方标准 DB4107/T 415—2025 代替 DB4107/T 415 —2019 紫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5 - 06 - 09发布 2025 - 07 - 09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7/T 415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4107/T 415 —2019《紫甘薯生产技术规程》,与 DB4107/T 415 —2019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 2,2019年版的2); b)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 2019年版的3); c) 更改了“肥料使用准则”的内容(见 5,2019年版的5); d) 更改了“农药使用准则”的内容(见 6,2019年版的6); e) 增加了“栽插方法”的内容(见 8.4.3,2019年版的8.4.3); f) 增加了“农业防治”的内容(见 9.5.2,2019年版的9.5.2); g) 更改了“生物防治”的内容(见 9.5.4,2019年版的9.5.4); h) 更改了“化学防治”的内容(见 9.5.5,2019年版的9.5.5); i) 增加了入窖时薯块分级内容(见 11.1,2019年版的1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科技服务站、新乡市原种场、原阳县农业农村局、新乡县农业资源保 护与科技服务站、封丘县农业农村局、长垣市农业农村局、卫辉市农业科技服务站、新乡县农业技术推 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冬云、吕海英、苏艳、许伟、张福胜、王磊、李子平、李艳辉、冯艳、李战 怡、翟红霞、文祥朋。 本文件为 201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4107/T 415 —2025 1 紫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甘薯生产的环境条件,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准则,以及育苗、大田栽培、田间管理、 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紫甘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 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2642 甘薯等级规格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土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土或壤土地块。 空气、土壤和灌溉用水条件 空气、土壤和灌溉用水应符合 NY/T 391的要求。 5 肥料使用准则 提倡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注意磷、钾肥的使用,适当减少氮肥。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要求。 6 农药使用准则 提倡使用生物农药。 改进施药器械和施药方式,减少施药过程中漏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残留,适时用药,保护天敌。 DB4107/T 415 —2025 2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 NY/T 393的要求。 7 育苗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且经在当地示范种植,适宜当地大田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 性强的脱毒品种。 跨地区调运的种薯(苗)需经过检疫,应符合 GB 15569 的要求。 种薯选择 选择薯皮鲜亮光滑、未受病虫害、冻害和湿害的薯块做种薯。薯块大小适中,以 200 g左右为宜。 种薯处理 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浸薯种 10 min。 苗床管理 7.4.1 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靠近水源、排水良好,两年内没有种植甘薯,无薯病的土壤和 管理方便的田块。 7.4.2 冷床育苗 苗床长度可据地形及需要而定,宽度 1.2 m~1.5 m,在选好的苗床上进行深耕,施足底肥,开沟做 厢,沟深 20 cm~30 cm,施腐熟有机肥 8 kg/㎡~10 kg/㎡,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6℃左右时,即可排 种覆膜。 7.4.3 太阳能、生物酿热温床育苗 建造温床时选址可据地形及需要而定,选好床址以后开始挖坑,坑长 7 m~10 m,宽1.2 m~1.5 m, 深40 cm~50 cm左右。选用新鲜猪粪或鸡粪与铡碎的玉米秸秆或麦糠碎草等混合,比例为 1:2,铺满床 底,厚度以 25 cm~30 cm为宜,上铺 5 cm床土,浇水后覆盖薄膜增温,待床温升到 33℃~35℃,即可排 放种薯。 7.4.4 电热温床育苗 建苗床一般长 5 m,宽1.5 m左右,深度 20 cm左右,床底填 10 cm左右营养土,整平踩实,在苗床两 头订小木桩,间隔 5 cm左右,订好后在两排木桩间绕电热线,电热线应平直、松紧一致,上铺 3 cm~5 cm 营养土,随即浇水,通电加温,待苗床升温至 33℃~35℃,即可开始排薯。 排种 7.5.1 排种时间 温床育苗,排种一般在 3月中、下旬完成;冷床育苗,排种一般在 4月上旬完成。 7.5.2 排种密度 DB4107/T 415 —2025 3 温床育苗,苗床用种量 20 kg/㎡~25 kg/㎡;冷床育苗,苗床用种量 10 kg/㎡~15 kg/㎡。 7.5.3 排种方法 排种时大小分开,保持薯块上齐下不齐。排后盖 3 cm~5 cm土壤,喷水湿润床土。 育苗管理 7.6.1 排种至齐苗 在薯苗发芽出土阶段,保持土壤湿润,床土温度掌握 在30℃~35℃,相对湿度为 70%~80%,管理以 保温、增温为主。 7.6.2 齐苗至剪苗前 在齐苗之后的长苗阶段, 采取夜催日炼的措施, 床土 温度掌握在 25℃~28℃, 加强光照, 小水勤浇, 保持床土湿润。 7.6.3 炼苗与剪苗 采苗前3 d~5 d,进行炼苗,床土温度掌握在 20℃~25℃,停止浇水,进行蹲苗,揭去覆盖物日晒 夜晾;苗高达 20 cm以上时,及时采苗。每次采苗后适当补水追施复合肥,注意通风换气。 7.6.4 建立采苗圃 采苗圃应选择水浇肥地,施足底肥。 4月底前后栽苗,畦宽 1.2 m,行距约 30 cm,株距约 20 cm。栽 苗返青后,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麦收前 20 d左右,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 20 kg,促使秧苗生长。 7.6.5 壮苗标准 叶片肥厚、叶色较深、顶叶平齐、节间粗短、剪口多白浆、不带病斑、苗长 20 cm~25 cm,百株重 约0.75 kg左右。 8 大田栽培 施基肥 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3500 kg~4000 kg,耕前撒施。每亩施过磷 酸钙30 kg~40 kg,硫酸钾 20 kg,尿素5 kg~6 kg,随打垄一次施入。 深耕 施基肥后耕翻土壤 2次,耕深 30 cm,耙平整细。 起垄 春薯垄距 70 cm~75 cm,垄高30 cm,垄顶宽 15 cm;夏薯垄距 60 cm~70 cm,垄高25 cm,垄顶宽 15 cm。大垄垄宽 1 m~1.2 m,垄高40 cm,垄顶宽 40 cm~50 cm。 栽插 8.4.1 栽插时间 DB4107/T 415 —2025 4 春薯5 cm~10 cm地温稳定在 16℃~17℃时栽插,时间一般在 4月底5月初;夏薯力争早栽,一般在 6 月上旬栽插。 8.4.2 栽插密度 小垄单行或大垄双行定植,行距 60 cm~75 cm,株距25 cm~27 cm;春薯栽植密度每亩 3800~4200 株,夏薯栽植密度每亩 4000~4500株。 8.4.3 栽插方法 苗床取苗时选取壮苗,垄上刨穴,每穴点水 0.5 L,水渗后呈湿土状。 水平栽插苗长 20 cm~30 cm,入土各节分布在 土面下3 cm~5 cm左右深的浅土层;直插和斜插适于 短苗栽插,苗长 15 cm~20 cm,薯苗直插或 45℃左右斜插,栽苗入土 10 cm左右,地上留苗 5 cm~10 cm; 船底式栽插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 2 cm~3 cm,中部各节略深,在 4 cm~6 cm土层内。 栽插后用干土封垄面。 9 田间管理 栽苗到分枝结薯期 9.1.1 查苗补苗 在栽苗后 3 d~5 d进行,选取壮苗,浇足水,每穴施少量复合肥,促苗均衡。 9.1.2 锄地灭草 返青和封垄前锄两次,深锄沟底,浅锄垄背,防止伤根,保持垄形。 9.1.3 追肥 在封垄前,弱苗偏追,每亩穴施尿素 3 kg~4 kg;如基肥不足,每亩适量条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各 20 kg~30 kg。 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期 9.2.1 排涝防旱 田间有
DB4107-T 415-2025 紫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2:5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83.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673-1991Onions. Guide to storage second edition.pdf
ISO 11210 2023 Jewellery and precious metals — Determination of platinum — Gravimetry using ammonium chloride.pdf
ISO 8780-3 1990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Methods of dispersion for assessment of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 Part 3 Dispersion using a high-speed impeller mill.pdf
ISO 8775 1988 Aerospace — Gaseous oxygen replenishment connection for use in fluid systems (new type) — Dimensions (Inch series).pdf
ISO-ASTM 52967 2024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aerospace General principles Part classifica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ed parts used in aviation.pdf
ISO ASTM 51702 2013 Practice for dosimetry in a gamma facility for radiation processi.pdf
ISO-IEC 10745 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Upper layers security model.pdf
ISO 11855-5 2021 Amd 1 2023 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 — Embedded radiant heating a.pdf
ISO TS 20405 2018 Health informatics — Framework of event data and reporting definitions for the safety of health software.pdf
ISO 10472-6 1997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laundry machinery Part 6 Ironing and fusing presses.pdf
GB-T 24951-2010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雷达反射器.pdf
GB-T 20921-2007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词汇.pdf
GB-T 41208-2021 数据矩阵码.pdf
GB-T 3903.13-2020 鞋类 外底试验方法 尺寸稳定性.pdf
GB-T 28141-2011 吡虫啉可溶液剂.pdf
GB-T 15142-2011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方形排气式镉镍单体蓄电池.pdf
GB-T 23679-2009 集装箱 机械箱封.pdf
GB-T 8029-2010 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pdf
GB-T 20874-2007 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pdf
GB-T 246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飘移的田间测量方法.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83.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