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4 4105 安阳市 地方 标准 DB 4105/T 243—2025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2025 - 03 - 05发布 2025 - 04 - 05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05/T 243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汤阴县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艾及艾制 品质量检 测中心(汤阴)、安阳工学院、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安阳市食品安全应急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璐、李鹏、冯震、陈中明、高忠英、陈虎、陈昱安、董俭倩、胡美芳、张楠、 史凯、张坤朋、蒋志惠、谷令彪、张海秀、邢毅勇、赵国峰、许科、孟祥朋、田磊、杨俊娟。 DB 4105/T 243 —2025 1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汤阴北艾艾绒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采收、陈化储存、加工、包装与运输等。 本文件适用于汤阴北艾艾绒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DB41/T 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汤阴北艾 3 术语和定义 DB41/T 2022 -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艾叶 菊科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来源: DB41/T 2022 -2020,3.2] 3.2 汤阴北艾 在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范围内生产的原变种菊科蒿属植物艾 。植株健壮不 旺长,叶片宽大肥厚,叶背白色绒毛厚密细长,香气悠长。 [来源: DB41/T 2022 ,3.3] 3.3 汤阴北艾艾绒 以干燥汤阴北艾艾叶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细软绒状物。 4 采收 4.1 6月上旬(端午节前)北艾艾草平均生长到 60 cm~80 cm以上,选择健康无病虫危害、茎干直立 未萌生侧枝且未开花的艾草植株采收第一茬,在晴天贴地收割植株,并清理附在北艾艾草上的藤蔓,杂 草、枯叶等杂质。 8月上中旬收获第二茬,霜降前收获最后一茬。每年收获 3茬。 4.2 采收后放置在空地里自然晾晒 1周,晾晒时每 2 h翻动1次,厚度控制在 3~4层;雨天放置干燥 的室内晾干,适当增加翻动次数,防止霉变 。按照GB 5009.3 中水分含量的规定的方法进行水分测定, 待含水量低于 15%时进行打包。 4.3 选用洁净包装材料打包定型成捆。 DB 4105/T 243 —2025 2 5 陈化储存 5.1 储存库要求 5.1.1 仓储库应尽可能 建在地势高、干燥、通风排水好的地方;库房应远离有毒有害、有异臭味等污 染源;库房四周排水系统畅通 ,应防止外围的水流入或渗入库区 。 5.1.2 仓储库应做好防火、防爆设计 ,并配备安装相应的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设备 。 5.1.3 库内地面应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潮、防滑、清洁、易清洗 。 5.1.4 仓储库内有排湿通风系统,有防虫、防鼠措施 。 5.1.5 仓储库内应有温湿度的监控仪器设备,并控制仓储库湿度≤ 65%。 5.1.6 仓储区与办公区应分设 ,并有效隔离。 5.2 堆码 5.2.1 按照采收时间,分区、分批次堆放。堆垛时底层应垫木板或防潮垫板,距离地面≥ 20 cm,距 离墙≥ 120 cm,垛的高度以安全、平稳、方便、节约面积为宜,顶部留有空间 。 5.2.2 每堆(垛)前应有标识,标识应包括产地、采收时间、重量、批次、验收人员等信息。 5.3 陈化 按照规定储存条件,储存至规定年限,陈化年限不超过 5年。 5.4 库检 每天不少于 1次温湿度和霉味、串味、污染及其他感官检验 ,每周不少于 1次水分测定,高温多雨季 节应增加检验次数 ,含水量超过 15%时,应及时进行翻垛或拆包重晾晒,并做好记录。 6 加工与储存 6.1 机械加工 6.1.1 工艺流程 称重→分拣→粉碎( 1次~3次)→分筛( 1次~3次)→出绒。 6.1.2 加工技术 6.1.2.1 称重 对当日生产所需原料先进行水分和外观检测,符合规定后称重并作记录。 6.1.2.2 分拣 挑拣腐烂变质陈艾叶,以及可能存在的杂草、杂物、纸塑品等非艾叶类异物。 6.1.2.3 粉碎 取用分拣后陈艾叶,将一定量的陈艾叶投入到专用机械制绒设备中打碎至碎绒状。 6.1.2.4 分筛 使用提绒机筛选艾绒纤维,分离杂质。 DB 4105/T 243 —2025 3 6.1.2.5 出绒 根据加工品的质量指标要求确定相应的粉碎分筛目数及相关的技术参数, 分离杂质得到细软绒状物。 反复粉碎过筛次数越多,所得艾绒质量越高。 6.2 手工加工 6.2.1 工艺流程 称重→分拣→人工捣碎→人工分拣过筛→出绒。 6.2.2 加工技术 6.2.2.1 称重 按6.1.2.1执行。 6.2.2.2 分拣 按6.1.2.2执行。 6.2.2.3 人工捣碎 取分拣后陈艾叶放到石臼中用木杵反复捣碎。 6.2.2.4 人工分拣过筛 艾叶捣碎后,人工捡去杂质,用细筛( 30目)筛去粉末。 6.2.2.5 出绒 根据加工品的质量指标要求确定捣碎分拣过筛次数,分离杂质得到细软绒状物。反复捣碎过筛次数 越多,所得艾绒质量越高。 6.3 储存 6.3.1 艾绒按照陈化年限、品规,分区、分批次堆放储存,储存条件应满足 4.4.1和4.4.2的要求。 6.3.2 每天不少于 1次检查温湿度和霉味、串味、污染及其他感官检验,每周不少于 2次水分测定, 高温多雨季节应增加检验次数 ,并做好记录。 7 包装与运输 7.1 包装 包装材料应 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应清洁、 干燥、 无异味、无毒且气密性良好。 包装 应牢固,防潮、 防水。包装应附标签,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规格、等级、注意事项等。 7.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防雨防潮, 不能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 混装、混运。

.pdf文档 DB4105-T 243-2025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安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5-T 243-2025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1 页 DB4105-T 243-2025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2 页 DB4105-T 243-2025 汤阴北艾 艾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1: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