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4105 安阳市 地方 标准 DB 4105/T 232—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2024 - 08 - 14发布 2024 - 09 - 15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05/T 23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 单位: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殷都区农业农村局、安阳 市种业发展中心、汤阴县农业 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桂堂、任军玲、杨斌、勾慧娟、李琳琳、景晓、丁永红、张瑜、赵本五、 邢海金、尤冠军、张丹、房书斌、闫佳、朱艳芳、陈佩蕾、孟曼宇、赵丽萍、李艳芳、李振、张国栋、 郭翔、史秀清。 DB 4105/T 232 —2024 1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选择 、种子处理、前茬处理、种 植模式和田间管理 等。 本文件适用于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26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 种植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T 2632 -202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年际间玉 米带与大豆带交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大豆和玉米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来源:NY/T 2632 -2021,有修改] 3.2 生产单元 指一个玉米带、一个大豆带构成的一个带状复合 种植体,通常由 2~4行玉米带和 4~6行大豆带相间 复合种植而成。 4 技术要求 4.1 品种选择 DB 4105/T 232 —2024 2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宜机收品种。大豆宜 选用耐荫、抗倒、底荚高度适中的中早熟品种 。玉米 宜选用株型紧凑、中矮杆、耐密植、抗倒、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GB 4404.2 的规定。 4.2 种子处理 宜选用包衣种子或结合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种子包衣 或拌种。 4.3 前茬处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进行灭茬处理。 4.4 种植模式 4.4.1 大豆玉米 4 : 2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宽度 2.7 m,种植4行大豆和 2行玉米,玉米带 与大豆带间距 0.7 m。大豆带行距 0.3 m, 株距0.10 m~0.12 m;玉米带行距 0.4 m,株距0.09 m~0.11 m。 4.4.2 大豆玉米 4 : 4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宽度 3.9 m,种植4行大豆和 4行玉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 0.7 m。大豆带行距 0.3 m, 株距0.07 m~0.09 m;玉米带实行宽窄行种植 ,中间行距0.8 m,两边行距各 0.4 m,株距0.13 m~0.15 m。 4.4.3 大豆玉米 6 : 4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宽度 4.5 m,种植6行大豆和 4行玉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 0.7 m。大豆带行距 0.3 m, 株距0.09 m~0.11 m;玉米带实行宽窄行种植,中间行距 0.8 m,两边行距各 0.4 m,株距0.11 m~0.13 m。 4.5 播种 4.5.1 播种期 6月10~25日。 4.5.2 播种方式 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方式,选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或按照农艺要求改造的播种 机播 种。机播作业质量符合 NY/T 503 的要求。 4.5.3 种肥用量 大豆选用低氮复合肥,每 667 m2施15 kg~20 kg(如N-P2O5-K2O=15-15-15或相近配方),玉米选用 高氮缓释肥或复合肥,每 667 m2施45 kg~60 kg(如N-P2O5-K2O=28-7-10或相近配方)。 4.5.4 播种深度 大豆播深3 cm~4 cm,玉米播深 4 cm~5 cm。 4.6 田间管理 4.6.1 叶面喷肥 DB 4105/T 232 —2024 3 大豆开花初期、 结荚初期叶面各喷施 1次0.3%磷酸二氢钾、 0.1%硼砂和0.05%~0.1%钼酸铵混合液; 大豆鼓粒初期、玉米灌浆期叶面均喷施 0.3%磷酸二氢钾和 1%液体氮肥混合液。施肥应符合 NY/T 496 、 GB/T 17420 的规定。 4.6.2 化学除草 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喷雾除草相结合的方式防除杂草。除草剂的选择见附录 A。 除草剂的使用和操作符合 NY/T 1997 的规定。 4.6.3 合理灌排 遇旱及时灌溉,在玉米拔节期、抽雄前后、灌浆中后期和大豆花荚期、鼓粒期,保证水分充足供应; 遇涝及时排出田间 积水。 4.6.4 科学化控 大豆在初花期至鼓粒期,选用烯效唑、多效唑或矮壮素等茎叶喷施 2~3次;玉米在 6~9片展叶期选 用乙烯利或多效唑等叶片喷雾 1次。 4.6.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见附录 B。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NY/T 1276 的规定。 5 适期收获 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收圆变硬、手摇植株籽粒发响时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黑层 出现时收获。 DB 4105/T 232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方法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方法见表 A.1。 表A.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方法 作物 除草方法 用药时期 推荐用药 注意事项 玉米 封闭除草 玉米、 大豆播种后 至苗前 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二 甲戊灵、异丙甲草胺、乙草胺、 异 丙草胺、 噻吩磺隆 、莠去津、2,4- 滴异辛酯等 及其复配制剂 1、选择在上午 10点之前和 下午4点以后、晴天且风力三 级以下时施药,阴雨天、风力 三级以上禁止用药; 高温干旱、 低温、 玉米或大豆生长弱小时, 慎用除草剂; 2、土增封闭除草,亩施液量 30 L,全田喷施,施药后及时 微喷浇水,将小麦秸秆上沾附 的药剂淋溶到土壤表面; 3、茎叶喷雾除草,亩施液 量 20 L,一定要加装挡帘或定向 喷雾罩,做好带间隔离; 4、已出苗田块,避免将除草 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桶 混使用; 5、 选用配备扇形雾喷头的喷 杆喷雾机、电动喷雾器施药, 禁止使用植保无人飞 机、机动 弥雾机等低容量喷雾机械 茎叶除草 玉米3~5叶期, 杂草2~4叶期 噻酮·异噁唑、烟嘧·莠去津、 硝·烟·莠去津、硝磺草酮、烟 嘧·莠·氯吡 等 大豆 封闭除草 玉米、 大豆播种后 至苗前 氟乐灵、仲丁灵、精异丙甲草胺、 唑嘧磺草胺、二甲戊灵、异丙甲草 胺、乙草胺 等及其复配制剂 茎叶除草 大豆2~3片复叶 期,杂草2~5叶期 精喹·氟磺胺、氟醚·灭草松 、 精喹·乙羧氟、氟吡·氟磺胺、氟 胺·灭草松、松·喹·氟磺胺、 灭·喹·氟磺胺等 玉米 + 大豆 土壤封闭 大豆、 玉米播种后 至苗前 精异丙甲草胺 (或异丙甲草胺、 乙 草胺、二甲戊灵 ) + 唑嘧磺草胺 (或 噻吩磺隆、丙炔氟草胺 ) 等 茎叶喷雾 玉米3~5叶期、 大豆2~3片复叶 期,杂草2~5叶期 玉米带可参考玉米净作田,大豆 带可参考大豆净作 田

.pdf文档 DB4105-T 232-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安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5-T 232-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1 页 DB4105-T 232-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2 页 DB4105-T 232-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41: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