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
CCSB52
4103
洛阳市地方标准
DB4103/T177—2024
乌苏里拟鲿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
技术规程
2024-11-29发布 2024-12-29实施
洛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03/T177—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种业发展中心、洛宁县农
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嵩县水产移民事务中心、洛阳市孟津区种业发展中心、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中心、涧西区农业农村局、伊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郑州市农业经济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晓辉、李成山、刘亚娟、智利红、齐茜、王颖辉、王晓燕、孙晓、张胜利、
张春暖、潘霄、姜钧、郑鹏、刘亚军、万正磊、李效进、罗晓静、郭家宝、闫继峰、王帅兵、董振涛、
徐宏军。DB4103/T177—2024
1乌苏里拟鲿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ussuriensis)亲鱼培育、繁殖条件、亲鱼选择、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和出苗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乌苏里拟鲿的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755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NY/T3000黄颡鱼饲料标准
NY/T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亲鱼培育
4.1后备亲鱼来源
从种质资源保护区引进或从商品成鱼中选择。
4.2亲鱼选择
4.2.1亲鱼2冬龄以上,整体要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雌性体质量大于100g。
雄性体质量大于300g。
4.2.2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667m2~2000m2为宜,平均水深1m~1.5m,池底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
好,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有关规定。
4.2.3水源水质。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亲鱼放养
4.3.1清塘消毒。按SC/T1008的规定。
4.3.2鱼体消毒。亲鱼下塘前,用3%~5%的氯化钠溶液浸浴5min~10min或者25mg/L的聚维酮碘浸浴
10min~15min。DB4103/T177—2024
24.3.3放养密度。清塘消毒后放养。放养宜选择天气晴暖时进行,放养密度以700kg/hm2~1400kg/hm2
为宜,雌雄鱼比例约为1~1.5:1。
4.4亲鱼投喂
4.4.1投喂时间。每天早上日出前和傍晚日落后各投喂一次。
4.4.2投喂量。每次投喂量以乌苏里拟鲿1h内吃完为宜,根据天气和摄食情况进行调整,如水温<20℃
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21℃~25℃投喂量为鱼体重3%~4%,饲料应符合NY/T3000的规定。
4.4.3产前投喂。3月~5月中旬繁殖前,雌雄鱼分池加强培育,在蛋白为42%的黄颡鱼饲料基础上,
雌鱼饲料中添加0.2%卵磷脂和400mg/kg维生素E,雄鱼饲料中添加雄激素(6mg/kg)促进性成熟。日
投喂量0.5%~1.5%,具体投喂量随天气和水温的变化而调整,繁殖前2d停止投喂。
4.5水质调节
每周加水2次~3次,每次加水约15cm,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pH值7.8~8.1,透
明度为30cm~40cm。每天早晚监测水温各1次。
4.6病害防治
4.6.1繁殖开始前,用0.5ppm聚维酮碘在亲本池进行2次消毒,每天1次。
4.6.2乌苏里拟鲿常发病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渔药使用应符合NY/T755的规定。
4.7日常管理
勤巡塘、测量水温,观察亲鱼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做好饲养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
并采取适当措施。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和性腺发育情况。
5繁殖条件
5.1繁殖时间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5.2繁殖水温
适宜催产水温22℃~28℃,最佳催产水温24℃~26℃。
6亲鱼选择与配组
6.1催产亲鱼选择
雌鱼选择腹部膨大,仰腹可见卵巢轮廓,生殖突较短,生殖孔扩张(宽而圆),手摸鱼腹,提起
头部时,腹部卵巢有流动感,轻压有卵粒流出。雄性选择腹部不膨大、生殖突尖而长,突出约1cm。
6.2催产亲鱼配组
人工催产时,按雌雄比例3:2配组。
7人工催产DB4103/T177—2024
37.1催产药物及剂量
催产采用两针注射,总剂量为雌鱼2000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7μg~8μg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GnRH)A2+4mg马来酸地欧酮(DOM)的混合药,用0.7%生理盐水稀释配制,药物要于遮
光处保存,1h内注射完毕。雄鱼整体剂量减半。
7.2注射方法
7.2.1采用胸腔注射或者背鳍肌肉注射均可以,胸腔注射深度为0.3cm~0.4cm,背鳍肌肉注射深度为
0.5cm~0.6cm。
7.2.2第一针注射在晚上20点左右进行,注射方式为背部肌肉注射,第二针间隔12h进行。根据鱼体
大小,通常背部注射深度为0.5cm~0.7cm。
7.2.3雌亲鱼采用二次注射法,第一次注射总注射剂量的10%~30%,间隔12h后注射余量。雄鱼采
用一次注射法,于雌鱼进行第二针注射时进行,注射剂量为雌鱼的1/2。
7.3注射方法
催产亲鱼放入催产池。效应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不同水温下的效应时间见表1。
表1水温与效应时间
项目水温(℃)
22~24 24~25 25~26 26~27 27~28
效应时间(h) 20~22 16~18 14~16 12~14 10~12
8人工授精
8.1亲鱼成熟度检查
到达预计的效应时间后,每隔1h~2h检查一次亲鱼,当轻压雌鱼腹部,泄殖孔中有卵粒顺畅流出
时,即可采卵进行人工授精。雄鱼镜检精巢成熟程度。
8.2授精方法
8.2.1采精。收集卵子前,采集精液,首先选择可以挤出一部分,避水避光低温暂存,另外一部分采
取杀鱼取精,成熟的精巢为乳白色,然后干燥辗砵,0.65%生理盐水稀释,统一用显微镜加水激活检查
精液活力,及时去除活力差的个体。
8.2.2采卵。从前往后轻压鱼体腹腔挤出卵子,放于干燥容器中。
8.2.3授精。采用半干法授精,卵子与精液混合约1min左右。再将受精卵平均分撒粘附于网片上。
9人工孵化
9.1孵化池DB4103/T177—2024
4孵化池为圆形帆布池,面积3m2~5m2,池深0.8m,水深0.4m~0.6m。使用前宜用20mg/L的高锰
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min。
9.2孵化水温
24℃~28℃为宜。
9.3孵化方式
采用静水或微流水孵化。孵化期间用增氧泵增氧,溶解氧控制在6mg/L以上。
9.4孵化密度
微流水孵化密度为3万粒/m3~5万粒/m3,静水孵化密度为0.3万粒/m3~0.5万粒/m3。
9.5孵化管理
9.5.1孵化池应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
9.5.2孵化期间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和水位稳定。
9.5.3微流水孵化的换水量以0.5m3/h~1m3/h为宜。
9.5.4当网片上出现大量白卵时,应及时清除白卵。
9.5.5待大部分鱼苗出膜后,取出网片,清除死卵和卵膜,孵化池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后每天换水1次,每次
换水量不超过1/2。
9.6出苗
9.6.1孵化出膜。水温23℃~26℃时,需经过35h~50h孵化出膜。
9.6.2活饵开口。鱼苗卵黄囊消失,能平游后,投喂孵化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5d~7d。
9.6.3饵料转口。经5d~7d培育,改用黄颡鱼配合饲料粉料进行鱼苗转食驯化。
9.6.4出池销售。鱼苗达到1.2cm~1.5cm,体色转黑,能够灵活平游,可出池或销售。
DB4103-T 177-2024 乌苏里拟鲿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洛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9: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