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1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2025-04-21发布 2025-07-2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2839—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材料准备............................................................................1 5野外采集............................................................................1 6标本室内整理........................................................................2 附录A(资料性)剖面构型数据编码及描述................................................4DB41/T2839—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土壤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许昌市土壤肥料站、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洛阳市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道全、黄达、牛银霞、闫军营、樊会丽、马明、王彦芳、彭继伟、胡娜、乔 勇、张素芳、杨玉庆、宋新莉、郭长江、程志杰、王怀阳。DB41/T2839—2025 1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材料准备、野外采集和标本室内整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土壤剖面纸盒标本采集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722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 GB/T32726土壤质量野外土壤描述 LY/T1210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 自地表至120 cm深度或至基岩、石质、准石质接触面,按照土壤发生学层次,采集各发生层次的典 型样块、依上下层次顺序和上下方向放置于分格盒的分格内,并标注层次深度范围的块状土壤标本。 土壤发生层 基于土壤发生学原理,按照土壤剖面中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酸碱度和新生体等发生学 特性差异划分的不同土壤层次。 石质接触面 土壤与其下垫的莫氏硬度不小于3的坚硬岩石或石块之间的界面。 4材料准备 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硬纸质标本盒,及用于野外土壤调查、剖面挖掘、观察记载的材料和工具,土壤 剖面分析样品采集所需材料和用品按照LY/T1210和NY/T1121.1的规定准备。 5野外采集 采制准备DB41/T2839—2025 2纸盒标本必须在主要剖面中采集。在完成剖面修整、层次划分、野外拍照、深度标注、形态描述与 记载后方可进行。土壤发生层划分与剖面观察描述、记录按GB/T32726要求进行。剖面构型数据编码及 描述见附录A。 标本采制 5.2.1标本样块选择 选择代表发生层特征的部位;出现特殊情况时,按以下原则选择: ——若某发生层具有明显不均质的形态特征时,在该层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部位同时选择多个样 块; ——若某发生层较厚时,在该层垂直方向上按性状分异采集至少2个部位的样块; ——若有较大的新生体,应专门采集; ——若在120 cm深度内出现基岩或石质、准石质接触面,应采集岩石样本。 5.2.2标本样块采集 标本样块采集按以下要求进行: ——在选定的部位上按标本盒格子大小划出轮廓,削去周围土壤,挖出样块; ——使用小刀切除超出标本盒格子范围的土壤,剪除外露根系,修整后的样块高度应略低于盒厚, 四周应尽量填满格子空间,展示面应为自然结构面并朝外放置。 ——标本盒内样块上下方向应与剖面保持一致,样块的展示面与剖面观察面一致; ——若出现Oi、Oe层,应采制样本,放置第一格; ——松散样品放入标本盒后,表面用软纸、棉花等填塞,以防运输过程中散落或混层; ——样块周围出现的空隙宜用同一土层的土壤填充以防运输过程中震碎。 5.2.3新生体采制 铁锰结核、碳酸钙结核、钙磐等新生体单独采集,加小标尺拍照后另取标本盒按发生层单独放置, 在标本盒每格侧面标注采集层次和深度。 5.2.4侵入体采制 砾石、动植物残体、砖瓦块、煤渣、塑料及纺织物碎片等侵入体单独采集,加小标尺拍照后另取标 本盒按发生层单独放置,在标本盒每格侧面标注采集层次和深度。 5.2.5信息标注 在纸盒标本盒信息页上填写采集人、采集地点、经纬度、土壤类型等标本的基本信息。 在标本盒侧面分层记录深度范围,若出现Oi、Oe层深度标记为“+深度~0”。 样品采集分析 森林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按照LY/T1210要求进行,农用地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按照NY/T1121.1要求进 行,样品分析按照NY/T2911要求进行。 6标本室内整理 风干处理DB41/T2839—2025 3标本盒应放置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打开盒盖,自然风干。风干过程中,应及时剪除萌发的植物小苗。 标本信息 按照纸盒标本标签及展示要求,分层次整理野外观测记录表内容、景观照片、剖面照片、特写照片 等。按照剖面发生学层次,分层次整理土壤样品检测结果。 建立档案 按照展示或纸盒标本保存要求,建立展示档案或保存档案。纸盒标本保存应按照GB/T32722的规定 执行。DB41/T2839—2025 4AA 附录A (资料性) 剖面构型数据编码及描述 A.1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 表示各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见表A.1。 表A.1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 编码 描述 O 有机层(包括枯枝落叶层、草根密集盘结层和泥炭层) A 腐殖质表层或受耕作影响的表层 E 漂白层 B 物质淀积层或聚积层,或风化B层 C 母质层 R 基岩 K 矿质土壤A层之上的矿质结壳层(如,盐结壳、铁结壳等) 注:位于矿质土壤A层之上的O层,由A层向上记载其深度,并前置“+”,例如Oi+4~0cm;Oe+2~0cm。 A.2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 表示各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见表A.2。 表A.2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 符号 描述 a 高分解有机物质 b 埋藏层,置于属何种性质的符号后面。例如Btb埋藏淀积层,Apb埋藏熟化层 c 结皮。例如Ac结皮层 e 半分解有机物质 g 潜育特征 h 腐殖质聚积 i 低分解和未分解有机物质。例如Oi枯枝落叶层 k 碳酸盐聚积 m 强胶结。置于属何种性质的符号后面。例如Btm黏磐,Bkm钙磐,Bym石膏磐 n 钠聚积 o 根系盘结 p耕作影响。例如Ap表示耕作层,水田和旱地均可用Ap1和Ap2表示,Ap1表示耕作层,Ap2分别表示水田 的犁底层和旱地的受耕作影响层次。Ap1耕作影响表层,Apb埋藏熟化层。又可细分为Ap1耕作层、Ap11上 耕层、Ap12下耕层和Ap2犁底层 r 氧化还原。例如水稻土、潮土中的斑纹层Br s 铁锰聚积。自型土中的铁锰淀积和风化残积

.pdf文档 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6: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