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826—2025 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2025-04-21发布 2025-07-2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2826—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秧田管理............................................................................1 6本田管理............................................................................2 7收获与贮藏..........................................................................3 8生产档案与追溯......................................................................4DB41/T2826—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固始县农业农村局、 息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扶定、申关望、李俊周、霍二伟、沈光辉、郭桂英、余林闯、马汉云、张莉、 徐士库、申培林、陆云、常幸远、汪伟、丁丽、源春彦。DB41/T2826—2025 1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豫南稻区糯稻生产的基本要求、秧田管理、本田管理、收获与贮藏、生产档案与追溯。 本文件适用于豫南稻区糯稻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9890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41/T1564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DB41/T1630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2210移栽稻节水减肥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豫南稻区 河南省南部的水稻种植区,包括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区。 4基本要求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或引种备案,且适合豫南稻区种植的优质糯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4404.1的规定。 产地选择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种植地块应适度集中连片, 面积不宜低于50亩。 5秧田管理DB41/T2826—2025 2 种子处理 种子晾晒、药剂浸种和催芽处理,应符合DB41/T1564的规定。 播期播量 5.2.1播期 籼型糯稻:作一季中稻种植,育秧播期为4月15日~5月15日;作麦茬稻种植,育秧播期为5月10日~ 5月20日。 粳型糯稻:育秧播期为5月15日~5月25日。 5.2.2播量 秧田育苗:杂交糯稻每亩干种子10 kg~15 kg,常规糯稻每亩干种子15 kg~20 kg。 秧盘育苗:杂交糯稻每盘干种子80 g~100 g,常规糯稻每盘干种子100 g~150 g。 水分管理 秧田育苗:出苗前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2~3叶期建立平 沟水层。移栽前3 d~4 d控水促根。 秧盘育苗:灌水、控水、炼苗应符合DB41/T2210的规定。 肥料施用 秧田育苗,秧田基肥宜亩施500 kg~1000 kg腐熟农家肥、复合肥料(N-P2O5-K2O=18-12-15或相近配 方)20 kg~30 kg;秧盘育苗,建议使用水稻专用育秧基质育秧。 追肥:2叶1心期施断乳肥,每亩施尿素5 kg~7 kg;移栽前3 d~4 d视苗情苗色酌施送嫁肥。肥料施 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病虫害防治 秧苗期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应符合DB41/T1630的规定。移栽前1 d~2 d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 浮剂10 mL兑水30 kg进行喷雾防治。 6本田管理 整田 通过耕(20 cm~25 cm)、旋(10 cm~15 cm)、耙(10cm~15cm)等基本田间作业,达到深、松、 平要求。 移栽 机插秧:秧龄控制在20 d~25 d,叶龄控制在3.5~4片叶。 人工移栽:秧龄控制在25 d~30 d,叶龄控制在4~5片叶。 移栽密度:杂交稻每亩1.4~1.6万穴,每穴2~3苗;常规稻每亩1.6~1.8万穴,每穴3~4苗。栽后 应及时查漏补缺。 水分管理DB41/T2826—2025 3返青期保持3 cm~5 cm浅水层;分蘖期采用湿润管理模式,当分蘖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左右及时 晾田;孕穗期保持10 cm左右水层;灌浆期地表出现裂缝及时灌浅水,保持干湿交替;成熟前7 d左右断 水。 肥料施用 6.4.1施肥运筹 氮肥:底肥、分蘖肥、穗肥用量比例为5∶3.5∶1.5;钾肥:底肥、穗肥用量比例为6~7∶4~3, 磷肥、锌肥、硅肥全部作底肥施用。 6.4.2施肥量 应根据地力水平、目标产量、土壤中微量元素丰缺状况确定施肥量,以地定产,以产定氮,以土壤 丰缺定磷钾,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目标产量500 kg/亩~600 kg/亩,底肥每亩施用复合肥料 (N-P2O5-K2O=18-12-15或相近配方)40 kg~50 kg;中微量元素肥料应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施用,宜 每亩底施1kg~2 kg锌肥、硅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出现缺素症状时,应适当叶面补肥。分蘖肥在移栽 后长出第1片新叶时施用,每亩追施尿素8 kg~10 kg;穗肥在倒4~2叶时施用,每亩追施尿素3 kg~5 kg, 氯化钾4kg~5 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6.5.1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应定期轮换。调整耕作制度、水肥一体化、种养结合,减 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鳞翅目害虫,应符合DB41/T1630的规定。 生物防治: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每7 d释放1次,连续放蜂3次。或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和稻 纵卷叶螟。生物防治应符合DB41/T2210的规定。 化学防治:防治对象、时期及方法应符合DB41/T1630和NY/T1276的规定。 6.5.2草害防治 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移栽后5 d~7 d,选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 理;移栽后15 d~20 d,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三唑磺草酮、二氯喹啉酸等药剂及 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吡嘧磺隆、二甲四氯钠、氯氟吡啶酯、灭草松等药剂 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全生育期禁用双草醚。除草剂使用 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7收获与贮藏 收获 籼糯和粳糯分别在田间籽粒成熟度达90%和95%时抢晴收获。 贮藏 籼糯稻谷含水量≤13.5%、粳糯稻谷含水量≤14.5%时入库,应分品种单独贮藏。贮藏应符合GB29890 的规定。DB41/T2826—2025 48生产档案与追溯 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健全生产质量追溯制度,实行生产全过程管控与数据追溯。

.pdf文档 DB41-T 2826-2025 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826-2025 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826-2025 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826-2025 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5: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