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40 CCSB6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803—2025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2025-01-21发布 2025-04-2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2803—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保育范围............................................................................1 5保育原则............................................................................2 6健康诊断............................................................................2 7保育措施............................................................................2 8巡查与档案管理......................................................................4 附录A(规范性)古树名木生长势分级标准................................................6 附录B(规范性)古树名木登记表........................................................7DB41/T2803—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栾川县林业局、 郑州植物园、河南省景观植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密市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齐瑞、孔令省、李永华、刘继平、刘国伟、余刘珊、徐恩凯、苏金乐、李怀 占、宋良红、史屹峰、杨海青、刘亚丽、万建东、陈现伟。DB41/T2803—2025 1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的术语和定义、保育范围、保育原则、健康诊断、保育措施和巡查与档案管 理。 本文件适用于古树名木保育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24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LY/T2970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LY/T3073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 QX/T23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古树 经依法依规认定的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 依法依规认定的稀有、珍贵树木或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古树群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保育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恢复古树名木长势及其生态系统(或者“其群落”),确保其健康与长久生存。 4保育范围 古树名木保育范围划分为: a)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和名木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m; b)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的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3m;DB41/T2803—2025 2c)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的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2m; d)古树群的保育范围为其林缘线以外5m所围合的范围。 5保育原则 古树名木的保育原则为: a)保护优先,以保护为主,在保护基础上科学、适度进行养护; b)一树一策,根据树种及健康状况,实施“一树一策”的保育措施; c)适度保育,实施保护的同时,注意保持古树名木的独特韵味。 6健康诊断 生长势分级 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根据生长势可分为正常、衰弱、濒危、死亡四级,其等级划分按附录A执行。 综合诊断 采用表形观测、采样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手段,所用器材按照LY/T2970的规定执行。从古树名木生 长势、生境、受干扰程度、保育管理档案等4个方面诊断古树名木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诊断 结果。 7保育措施 生境管理 7.1.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主要措施包括: a)在古树名木保育范围内应当移除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b)古树名木树冠投影范围内,地面硬铺装面积超过30%的,应采取破除地面过度硬化处的处理措 施。古树名木保育范围内的硬化区,其垫层不得采用石灰土。对于近五年内完成的硬化,是 石灰土垫层的必须挖除并更改为级配碎石,面层需采用透水铺装; c)对古树名木健康影响较小,拆除会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硬化地面,可布设复壮沟或通气 孔,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单株古树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可挖4~6条复壮沟,古树群可在古树之 间设置2~3条复壮沟,应保障复壮沟排水良好,不得在雨季形成超过24小时积水区。复壮 沟的大小和形状因环境而定。结合复壮沟可竖向或横向埋设通气管(井),也可根据情况单 独竖向埋设通气管;树冠投影内的硬化区域,通气孔的打孔密度为每平方米1~3个,深度以 打通硬化层直至土壤层为止,一般不低于120cm深。通气孔直径一般为8cm~15cm,通气 孔内可填充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基质;复壮沟和通气孔可根据情况结合进行; d)因突发性水土流失造成根系过度曝露的,适当覆土,但不宜盖过根系10cm。覆土土壤应富含 腐殖质、无污染、理化性质适合古树名木生长;移除因深埋造成的古树名木生长势下降的覆 土、石块或垃圾,挖至原表土层或根颈部为宜;裸露地表可根据环境铺设不同形式的腐熟有 机覆盖物。 7.1.2水分管理DB41/T2803—2025 3根据现场水分状况,合理采取灌排措施: a)对处于低洼处或地下水位高的古树名木,雨后应及时排除根部积水。当积水不能及时排除时, 宜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地下铺设暗管,将水排到保育范围外; b)清除侵入根系分布范围内土壤的污水; c)因极端天气或恶劣事件造成古树名木树干脱水、生长势骤然下降,应及时采取补水、防治脱 水措施;补水可采用土壤浇水或叶面喷水,树体上安装喷水系统,微喷补水;主根和主枝输 液补水。严重失水后通过浇水不能使萎蔫枝叶恢复正常的古树名木,应及时疏枝疏叶,并在 根部或枝干上打孔输液,每次按胸径每10 cm输1 000mL。 7.1.3营养管理 营养管理依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诊断结果进行配方施肥,施肥方法主要有三种: a)土壤施肥应在树冠投影范围内,采用放射沟(穴)的方式进行。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配合适量多元缓释复合肥、腐植酸水溶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乙酰氨基葡萄糖 液肥以及功能型缓释肥等; b)通过土壤施肥无法满足树木正常生长需要时,应进行叶面施肥; c)对于外界干扰或其他原因造成古树生长势下降、萌发枝条稀少,叶片大量脱落,可结合树干 输液等方式补充植物所能吸收的全营养肥料。 树体管理 7.2.1根系管理 根系出现问题时,在分析古树名木根系衰退甚至腐烂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改良措施: a)土壤板结的,参照7.1.1c)布置复壮沟,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b)机械损伤造成根系腐烂的,宜施用杀菌剂、生根剂等药液进行灌根处理; c)因土壤污染或理化性质不佳,造成根系衰退的,切断污染来源,移除污染土壤,进行客土或 土壤改良,改善根系生长微环境; d)避免工程建设对古树名木根际环境的影响,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 7.2.2枝条管理 枝条管理措施包括: a)及时清理有安全隐患的枯枝、断枝、劈裂枝、病虫发生严重枝;对能体现古树自然风貌、景 观、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应在做好防腐和加固处理后予以保留; b)适当疏去生长衰弱枝条、病虫枝,保留一定数量的萌蘖枝;树干过度腐烂的,对树枝进行修 剪调整,保持树势平衡; c)修剪应保持剪口平整光滑,及时选用具有防腐、防病虫、对古树无害的涂抹剂处理伤口,并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7.2.3树干管理 树干管理主要有树洞探伤与填充、树干修补与修复,具体措施包括: a)对具有较大观赏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洞,且非必须填充的,应采取腐朽腐烂物清理、防腐处 理及打孔引流,防止树洞积水; b)若树洞腐朽物质湿度大、不通风、水分不易排出,应进行防腐处理并堵洞修补; c)可应用树干断面声波扫描仪等监测树干腐烂情况;DB41/T2803—2025 4d)树腔太大或主干缺损太多,影响树体稳定时,填充封堵前可做龙骨,加固树体; e)树腔填补施工宜在树木休眠期、天气干燥时进行

.pdf文档 DB41-T 2803-2025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803-2025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803-2025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803-2025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4: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