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0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775—2024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2024 - 11 - 07发布 2025 - 02 - 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775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前期准备 ................................ ................................ ........... 1 5 调查采样 ................................ ................................ ........... 3 6 建模成图及质量控制 ................................ ................................ . 4 7 初步结果形成与评价 ................................ ................................ . 5 8 成果表达 ................................ ................................ ........... 5 附录A(规范性) 土柱或自然剖面信息记录 ................................ ............... 7 DB41/T 2775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 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土壤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彦锋、陈杰、孙笑梅、孙志英、董县中、巫振富、黄玉波、闫军营、程道全、 黄达、陈丽霞、冯小杰、李元元、杨琼。 DB41/T 2775 —2024 1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土壤制图 的前期准备、调查采样、 建模成图及质量控制、 初步结果形成与评价、 成果表达的 技术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 县级土壤类型图 绘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2025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 图式 GB/T 21010 —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2726 土壤质量 野外土壤描述 GB/T 36501 土壤制图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中国土壤图用色和图例规范 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NY/T 1119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化土壤制图 通过计算机 构建模型 对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预测 ,以栅格形式表达的制图技术。 3.2 环境变量 能指示土壤变异 ,与土壤成土因素、成土 过程、土壤性状 、利用特点 等有关的指标 。 3.3 土壤剖面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一些一般是平行于地表的土壤层次。 3.4 虚拟样点 不进行实际调查和采样,能直接根据专家知识判断、确定其土壤类型的样点。 4 前期准备 DB41/T 2775 —2024 2 环境变量收集与处理 4.1 收集地形、气象、水文、水系、地质、 土地利用 、土壤等资料及遥感数据 ,并进行必要的校 正处理, 其数据质量要求如下: a) 数字高程 的空间分辨率应 优于10 m,从中衍生高程、坡度、坡向、坡位、平面曲率、剖面曲 率、地形湿度指数等; b) 气象数据宜包含 气温、降雨、积温等 ; c) 水文、水系数据宜包含 地下水位、河网密度、河流距离等 ; d) 地质图的比例尺应 不小于1:100 000,从中提取土壤母质; e)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比例尺 应不小于1:10 000,从中提取土地利用类型 ; f) 将收集的土壤表层属性数据转化为栅格图层 ,宜包含 土壤有机质、 pH、土壤质地、土壤碳酸 钙含量、土壤含盐量 等指标; g)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 30 m,从中提取多波段地物光谱特征、多时相植被指数、地表 温度、湿度等; h) 将以上环境变量数据转化为 “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的大地 坐标,再按高斯 —克吕格6°分带 投影转化为平面坐标、并重采样为 10 m空间分辨率的 GeoTIFF格式数据。 已有土壤图的分析和校核 4.2 已有土壤图的分析和校核 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收集土壤调查区域已有土壤图 ,按照GB/T 17296 及省级土壤分类系统 的规定对原土壤图采纳 的土壤分类系统进行校正 ,了解各土壤类型的分类诊断指标、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 ; b) 对照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 地质图、 土地利用 现状图等定性分析母质、地形、植被变化、 人为活动等与土壤分布的关系 ,划分调查区域的景观类型及 景观变化梯度 ; c) 根据已建立的土壤 类型-景观的关系预判土壤名称或土壤边界存在疑问的图斑; d) 对比不同时期 的土地利用 现状图、遥感影像 、地形图、土壤属性 ,访谈当地 自然资源 、农业 等主管部门 的专家,走访 农民,预判由于土地利用变化、人工堆垫或挖掘等可能使原来土壤 类型发生变化的 区域; e) 按景观类型及其变化梯度布设至少 3条贯穿全境的踏勘路线,且使踏勘路线覆盖 土壤名称或 边界存在 疑问的图斑和土壤类型 可能改变区的图斑; f) 在踏勘点 利用土钻采集土壤样品, 判断其土壤类型, 按照附录A的规定填写踏勘点土壤信息, 并保留高清晰土柱照片 或整修后的自然剖面照片; g) 根据踏勘结果, 修正有疑问图斑 ,勾画由于强人为活动导致土壤变化的区域 并区分不同的土 壤变化类型 ,得到野外校核后的土壤类型草图 。 确定关键环境变量 4.3 综合室内分析结果 和野外踏勘资料, 依据土壤发生学原理 确定影响区域土壤类型变化的关键环境变 量,如高程、坡度、坡向、母 质、与河流距离等。 判断典型景观位置 4.4 典型景观位置 判断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a) 以初步校核过的土壤图为基础,剔除建设用地、水域、强人为改造区 (如采矿塌陷等损毁土 地的复垦区、岗地治理区 、梯田修建区 、旱改水区域、水田改为旱地或水浇地的区域 )等图 斑; DB41/T 2775 —2024 3 b) 剔除土壤图图斑边界两侧 200 m区域; c) 与关键环境变量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提取每种土壤类型图斑覆盖的关键环境变量的数值分布 频率; d) 对每种土壤类型, 做出关键环境变量取值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 在GIS中将高频出现的取值区 间映射到地理空间 (如环境变量取值频数呈单峰型正态分布,取最高频数的 1/2对应的两个 变量取值的区间值;如环境变量取值频数呈多峰型 非正态分布 ,取每个峰值频数的 1/2对应 的两个变量取值的区间值) ,得到该土壤类型的典型成土环境条件分布范围; e) 对每种土壤类型, 将多个典型成土环境条件分布范围叠加、求其交集,确定 该土壤类型对应 的典型景观位置。 5 调查采样 土壤剖面采样点布设 5.1 土壤剖面样点布设应满足 以下要求: a) 避开居民点、道路、沟渠 、工矿企业、养殖场 等易受人为干扰的区域; b) 根据绘图区域的面积大小 和土壤类别多少 确定样点数量,做到每种土壤类型至少 1个代表性 剖面; c) 在土壤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从典型景观位置 中选择土壤剖面观察点; d) 在由于强人类活动导致土壤发生变化的区域,按人为作用类型或土壤变

.pdf文档 DB41-T 2775-2024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775-2024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775-2024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775-2024 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3: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