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CCS B 05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717—2024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07 - 26发布 2024 - 10 - 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71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中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赛阳、王森、胡华敏、何钰、赵阳、尚忠海、王新建、沈植国。 DB41/T 2717 —2024 1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佛甲草的术语和定义、造林、栽植、养护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佛甲草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42778 无土草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佛甲草 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毛,茎高 10 cm~20 cm。 叶肉质,多 3叶轮生,少有 4叶轮或对生,叶线性,先端钝尖,基部无柄,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 疏生花,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萼片线状披针形 ,花柱短,蓇葖果略叉开,长 0.4 cm~0.5 cm,种子 小。 4 造林 4.1 大田育苗 4.1.1 育苗地选择 宜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无严重病虫害、近水源的地块。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轻 壤土和壤土为宜,土壤 pH 6.0~7.5。 4.1.2 整地 翻耕土壤,深度 40 cm。清除杂草,整平做畦,畦面高 10 cm~20 cm,宽0.7 m~1.0 m,畦之间留 60 cm步道。 4.1.3 育苗时间 宜在3月中下旬至 11月中下旬。 DB41/T 2717 —2024 2 4.1.4 育苗方法 4.1.4.1 扦插育苗 截取健壮茎段,剪成 4 cm~5 cm的扦插条。采用直插法,扦插深度为 1.0 cm~1.5 cm,轻压幼苗周 边土壤。株行距 5 cm×10 cm。扦插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4.1.4.2 分株育苗 挖出母株全部根系,清除枯叶,抖净泥土,剪除老弱残损的须根,按蘖芽与根系的相对着 生位置纵 向分离, 以 2~3个带根分蘖为一丛定植, 栽植深度以覆土高于根颈 1 cm~2 cm为宜。 株行距 10 cm×15 cm。 栽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4.2 容器育苗 4.2.1 容器种类和规格 宜选择直径 8 cm~10 cm,高10 cm~12 cm的无纺布容器,或口径 4 cm的穴盘。 4.2.2 基质 宜采用混配基质,按照腐殖土 ﹕沙土﹕园土﹕煤渣3﹕2﹕2﹕1的体积比例混合配制 。各种配料充分 混均,拌匀后做育苗基质,填装入容器中, 装实备用。 4.2.3 容器育苗时间 露地育苗 宜在3月中下旬至 11月中下旬,温室全年。 4.2.4 容器育苗方法 截取健壮茎段,剪 成4 cm~5 cm的扦插条,插入浇透水后的基质中,深 1.0 cm~1.5 cm,轻压幼苗 周边基质。将容器苗均匀摆放到平整的场地上或容器架上。 4.2.5 环境调控 宜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无严重病虫害、近水源的地块。在温室育苗时,夜间温度 不宜低于 10 ℃,白天温度不宜高于 35 ℃,相对空气湿度不宜低于 40%。 4.3 草毯育苗 按照GB/T 42778 的规定执行。 5 栽植 5.1 地被栽植 宜在4月中下旬至 9月中下旬 。翻耕土壤 25 cm~30 cm,清除杂草、杂物等,整平地块,保证土壤疏 松、透水、透气。草苗到场后立即栽种。 栽植时间为早上 11:00前,下午 16:00后,避开太阳曝晒时间。 栽植深度为 10 cm左右,将植株根部垂直埋入土壤中,回填土后轻轻压实土壤。株行距 10 cm×10 cm。 栽植完成后浇 透水。 5.2 边坡栽植 DB41/T 2717 —2024 3 宜在3月中下旬至 11月中下旬 。清除边坡土壤中的砾石、杂草、杂物等,保证土壤疏松、透水、透 气。草苗到场后立即栽种。栽植时间为早上 11:00前,下午 16:00后,避开太阳曝晒时间。栽植深度为 10 cm左右,将植株根部垂直埋入土壤中,回填土后轻轻压实土壤。株行距 8 cm×10 cm。栽植完成后浇 透水。 5.3 屋顶栽植 宜在3月中下旬至 11月中下旬。佛甲草屋顶栽植常用方式有两种:草毯式和模块式。草毯式栽植是 在屋顶铺设约 5 cm厚轻质基质后,将草卷平铺在基质上。模块式栽植是将已种植好佛甲草的种植盘直接 搬迁到屋顶摆放。栽植完成后浇透水。 6 养护管理 6.1 水分管理 春季萌动前、夏季高温,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灌溉水质量按国家 GB 5084灌溉水质标准执行。 雨季时,应及时排水。 6.2 养分管理 地栽苗在春季增施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 2:3:1,将肥料混匀后,均匀撒在土壤上,施肥量每 667 m2 施50 kg~60 kg,一年施肥一次。屋顶栽植苗较少施肥,发现苗缺肥时才施肥,施肥量 100 m2用尿素1 kg, 或氮磷钾复合肥 1 kg~2 kg,均匀撒肥,撒肥后用洒水冲洗掉叶片上的肥料,或在阵雨前撒肥,冬与早 春不宜施肥。 6.3 有害生物防治 6.3.1 病害防治 病害高发期为夏季和冬季。保持栽培环境通风,控制浇水,经常检查植株状态,及时清除病、腐株, 避免传染。佛甲草的主要病害有 叶枯病和根腐病。 病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农药使用按照 GB 8321(所 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3.2 虫害防治 虫害高发期为春、夏、秋季。注意保持栽培环境通风。发现虫害及时防治。佛 甲草的主要虫害有蜗 牛和蛴螬。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农药使用按照 GB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3.3 杂草防治 常见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及时人工清除。 DB41/T 2717 —2024 4 A B C A 附录 A (资料性) 佛甲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佛甲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 佛甲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类型 防治对象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病害 叶枯病 受感染的叶片会逐渐变黄,危害叶片,开 始时出现黄褐色的斑点,逐渐扩大,直至整 个叶片变黑,最后枯萎脱落。同时受感染的 叶片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导致叶片逐渐 萎缩 1.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栽植密度,控制病害发生 3.发病时使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 施,每隔 10天左右喷 1次,连续 2~3次即可 根腐病 发病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 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 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造成根部 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 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 萎 1.精细整地,移栽时尽量不伤根 2.发病时使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进行灌根,每隔 7~10天灌一次,连续 2~3次 即可 虫害 蜗牛 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严重时整株枯死;使 植株感染病害;破坏佛甲草的形态,使其矮 小畸形,同时也会吸食佛甲草的汁液,使叶 片褪色、变黄 1.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蜗牛食物来源 2.投放天敌,可以在植物四周投放瓢虫和草蛉虫 等来控制蜗牛数量 3.使用甲萘威进行防治,每 667 m2使用250 g~ 500 g,兑水稀释 60~120倍均匀喷雾 蛴螬 主要危害植株根茎,啃食根茎,使其萎蔫 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 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2.利用成虫趋光性,点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 螬的发生数量 3.每667 m2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 3 kg~5 kg拌 细炉渣或粗砂 20 kg~25 kg穴施于幼苗根际附近

.pdf文档 DB41-T 2717-2024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717-2024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717-2024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717-2024 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2: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