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703—2024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2024 - 07 - 26发布 2024 - 10 - 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703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评价指标 ................................ ................................ ........... 1 5 等级划分 ................................ ................................ ........... 2 附录A(规范性) 指标计算方法 ................................ ......................... 4 参考文献 ................................ ................................ .............. 6 DB41/T 2703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省 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 )、郑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 利用研究院、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州市 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寒冬、吕锐、王芳、张方、郭佳文、潘攀、孙梦仙、史桂芬、许蓬蓬、吴璐、 张远、司瑞瑞。 DB41/T 2703 —2024 1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新建和改(扩)建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评估,其他居住区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居住区 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来源:GB 50180 —2018,2.0.1] 3.2 城市居住区规划 范围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城市居住区用地边界所围合的区域 。 3.3 城市居住区室外 总用地面积 城市居住区 规划范围 内总用地 面积与其建筑占地 面积的差值 。 3.4 室外风环境 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等下垫面影响下形成的风场。 4 评价指标 风速比( VR) 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室外空间风速与自然风来流风速之比,也称风速放大(减小)系数。计算方 法按附录A.1。 小风区面积比(Smin) 4.2 城市居住区室外总用地面积中风速≤ 1 m/s的面积占 总用地面积 的比值。计算方法按 附录A.2。 强风区面积比(Smax) 4.3 城市居住区室外总用地面积中风速≥ 5 m/s的面积占 总用地面积 的比值。计算方法按 附录A.3。 风速离散度( ) 4.4 DB41/T 2703 —2024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所有观测点风速或数值模拟 的网格风速值的标准差。计算方法按 附录A.4。 影响高度( ) 4.5 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垂直 方向上风受建筑影响 产生的风速大小和风向变化的高度, 用城市居住区 规划范围内所有建筑高度的平均值来 表示。 5 等级划分 风速比 5.1 风速比等级划分见表 1。 表1 风速比等级划分 等级 范围 描述 优 1≤VR≤2 居住区室外平均风速有 一定程度 增大,通风能力 提升 良 0.3≤VR<1 居住区室外平均风速有 一定程度 减小,通风能力 减弱 差 VR<0.3或VR>2 居住区室外平均风速变化 程度过大 ,通风能力差或 风稳定性 差 小风区面积比 5.2 小风区面积比等级划分见表 2。 表2 小风区面积比等级划分 等级 范围 描述 优 Smin≤15% 居住区室外小风区面积 占比小, 风扩散能力强 良 15%<Smin≤45% 居住区室外小风区面积 占比较大,风扩散能力 一般 差 Smin>45% 居住区室外小风区面积 占比大,风扩散能力 差 强风区面积比 5.3 强风区面积比等级划分见表 3。 表3 强风区面积比等级划分 等级 范围 描述 优 Smax≤15% 居住区室外强风区面积 占比小, 风安全性 好 良 15%<Smax≤45% 居住区室外强风区面积 占比较大,风安全性一般 差 Smax>45% 居住区室外强风区面积 占比大,风安全性差 风速离散度 5.4 风速离散度等级划分见表 4。 DB41/T 2703 —2024 3 表4 风速离散度等级划分 等级 范围 描述 优 ≤0.5 居住区室外风速离散度 小,风均匀性好 良 0.5< ≤1.0 居住区室外风速离散度 较大,风 均匀性一般 差 >1.0 居住区室外风速离散度大 ,风均匀性差 影响高度 5.5 影响高度等级划分见表 5。 表5 影响高度等级划分 等级 范围 描述 优 ≤27 m 垂直方向上风 场受城市居住区影响 高度低 良 27 m< ≤54 m 垂直方向上风 场受城市居住区影响 高度较高 差 >54 m 垂直方向上风 场受城市居住区影响 高度过高 DB41/T 2703 —2024 4 附录 A (规范性) 指标计算方法 A.1 风速比 风速比计算 方法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 10 m高度处16个方位风速比的平均值,见公式( A.1)。 𝑉𝑅=∑𝐹𝑖16 𝑖=1×𝑉𝑝𝑖𝑉𝑖⁄ ································ ············· (A.1) 式中: VR ——风速比; ——风向的第 个方位, =1,2,„„,16; 𝐹𝑖 ——第 个方位入流风的风频( 风频为距离评估区域较近国家级气象站近 30年或省级气象站 5 年以上第 个方位逐日风频的平均值) ,单位为百分比( %); 𝑉𝑝𝑖——第 个方位入流风向下的所有 数值模拟网格的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 (m/s); 𝑉𝑖 ——第 个方位入流风的风 速(风速为距离评估区域较近国家级气象站近 30年或省级气象站 5 年以上第 个方位逐日风速的平均值) ,单位为米每秒 (m/s)。 A.2 小风区面积比 小风区面积比 计算方法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 1.5 m高度处16个方位风速小于或等于 1 m/s的 面积占居住区室外总用地面积的平均百分比,见公式( A.2)。 𝑆min=∑𝐹𝑖16 𝑖=1×𝑆𝑠𝑖𝑆⁄ ································ ············· (A.2) 式中: Smin——小风区面积比; Ssi ——第 个方位入流风向下居住区规划范围内 1.5 m高度处风速 ≤1 m/s的面积,单位为平方 米(m2); S ——居住区室外总用地面积 ,单位为平方米( m2)。 A.3 强风区面积比 强风区面积比计算方法 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 1.5 m高度处16个方位风速 ≥5 m/s的区域占居 住区室外空间面积的平均百分比,见公式( A.3)。 𝑆max=∑𝐹𝑖16 𝑖=1×𝑆𝑤𝑖𝑆⁄ ································ ············ (A.3) 式中: Smax——强风区面积比; Swi ——第 个方位入流风向下居住区内 1.5 m高度处风速 ≥5 m/s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2)。 A.4 风速离散度指标( σ) 风速离散度计算方法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范围内 1.5 m高度处16个方位风速离散度的平均值,见公 式(A.4)。 =∑√1 𝑛×∑(𝑣𝑖𝑗−𝑣𝑖𝑗0)2 𝑛 𝑗=116 𝑖=1 ×𝐹𝑖 ································ ···· (A.4)

.pdf文档 DB41-T 2703-2024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703-2024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703-2024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703-2024 城市居住区室外风环境指标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2: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