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0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699—2024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2024 - 07 - 26发布 2024 - 10 - 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699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条件 ................................ ................................ ........... 2 5 墒情监测 ................................ ................................ ........... 2 6 灌溉系统建立 ................................ ................................ ....... 2 7 测墒灌溉系统维护 ................................ ................................ ... 3 附录A(资料性) 主要土壤类型的田间持水量 ................................ ............. 4 附录B(资料性) 夏玉米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下限指标和灌水定额 ....................... 5 附录C(规范性) 灌水定额的计算方法 ................................ ................... 6 参考文献 ................................ ................................ .............. 7 DB41/T 2699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 本文件由 河南省土壤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河 南省土壤肥料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杰、王凯、王猛、赵晴、李国强、臧贺藏。 DB41/T 2699—2024 1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基于物联网的 夏玉米测墒灌溉 技术应用 的基本条件 ,规定了墒情监测、灌溉 系统建立 和测墒灌溉 系统维护操作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 夏玉米种植区土壤 墒情监测 及灌溉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28418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NY/T 3678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围框淹灌仪器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联网 通过感知设备 ,按照约定协议 ,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 ,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 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来源:GB/T 33745 —2017,2.1.1] 3.2 土壤墒情 田间土壤含水量及其对应的作物水分状态。 [来源:SL 364—2015,3.1] 3.3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 一种用以测 量植物根系层土壤水分(墒情)含量的仪器。 [来源:GB/T 28418—2012,3.1] 3.4 测墒灌溉 通过监测一定深度 的土壤剖面 含水量,并根据作物所处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判断土壤墒情状况。 当实测的一定深度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低于对应生育期预先设定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限值时 ,根据设 定的对应时期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上限值和实测土壤含水量值,计算确定需要补充的 灌溉用水量,并实 施灌溉。 DB41/T 2699 —2024 2 3.5 灌水定额 单位面积农田的单次灌溉用水量,常用 立方米每亩 表示。 4 基本条件 4.1 地形条件 测墒灌溉适用于 地势平缓、地面高程变化较小的农田。 4.2 灌溉水质 测墒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 墒情监测 5.1 监测仪器 选择 选择可自动监测夏玉米田间土壤 相对含水量并可通过网络 实时上传墒情监测 数据的专用设备, 性能 和精度应符合 GB/T 28418的规定。 5.2 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 应符合NY/T 1782的规定。宜选择土壤质地、地形具有 良好区域 代表性的 夏玉米田块 作为监测点,并根据当地夏玉米种植方式,在夏玉米行 中间(宽窄行种植,监测点布 设在宽行中间)布 设墒情监测仪器,布设后应 使用定位系统 标定准确地理位置。 5.3 监测层次与深度确定 选择管式或其他形式的 墒情监测仪器 ,监测0 cm~100 cm土层内,0 cm~20 cm、20 cm~40 cm、 40 cm~60 cm、60 cm~80 cm、80 cm~100 cm五个层次的土壤相对含水量 。实际监测过程中,应确保 各层次的土壤含水量监测探头的中心位点能够埋设在该土 层的中间位置 。 5.4 数据采集 与处理 采用墒情自动监测系统 采集与管理数据 , 可设置每 小时生成一组墒情数据, 并实时传输至数据采集 、 处理与存储设备,生 成土壤墒情数据集 。设置的长期固定监测点, 应间隔2~3年测定一次 墒情监测仪器 所在地块的土壤田间持水量 ,在遇到深耕 、深松等情况下,需每年测定1次。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应 符合NY/T 3678的规定,也可参照表A.1确定。 5.5 灌溉预警 墒情监测系统监测的土壤 相对含水量低于 预先设置的灌溉下限 值时,自动发出报警 信号。 5.6 数据传输 与存储 墒情监测数据宜采用 4G、5G、NB-IoT等网络信号上传至服务器,并在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6 灌溉系统建立 DB41/T 2699—2024 3 6.1 灌溉系统的 规划 灌溉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种植区地理条件、水文、气象、土壤、社会经济等因素,与当地高标准农 田建设规划相 适应,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6.2 设备组成及安装 应根据当地夏玉米 农田生产条件 ,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配套的灌溉 设备一般应 包含首部控制系统、 过滤系统 、施肥系统 、电磁阀 、输配水管网及灌水器等。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与运行管理 应符合GB/T 50363的规定。 6.3 田间输配水管道的布设 地面灌溉、喷灌、微灌 等系统的田间输配水管道 布设应符合GB/T 50363的规定。 6.4 自动灌溉 对于具备物联网 系统可实施自动灌溉的农田, 当墒情监测仪器测定的 玉米某个生育阶段土壤 计划湿 润层的平均含水量值 低于设置的灌溉控制下限时(见表B.1),应按照附录C的规定计算农田灌水定额(也 可参考表B.1设置灌水定额 ),并通过物联网系统控制水泵 及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自动执行灌溉作业 。 6.5 人工灌溉 对于不具备物联网 系统无法 实施自动 灌溉的农田, 当 墒情监测仪器测定的玉米 某个生育 阶段土壤计 划湿润层 的平均含水 量值低于对应时期的 墒情下限 值时(见表B.1),宜按照表B.1推荐的灌 水定额进行 人工灌溉。乳熟~成熟期除遇极端干旱天气 外,一般不宜灌溉。 表B.1中给出不同灌溉方式推荐的灌水定额, 水资源充足地区可按 上限执行, 缺乏地区按下限执行。 7 测墒灌溉系统维护 7.1 设备维护 在作物生长期间, 应经常检查测墒灌溉设备(水泵、管道、电磁阀等)的运行情况,确保 系统能够 正常运行。 灌溉完毕后 ,应及时将管网中残留水分排除,避免 冬季因残余水量的冻结 造成管网与设备的 损坏。 7.2 系统维护 定期检查、维护信息采集 、传输、 控制系统的线路和通信信号等

.pdf文档 DB41-T 2699-2024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699-2024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699-2024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699-2024 夏玉米物联网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2: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