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0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2024 - 07 - 26发布 2024 - 10 - 25实施 河南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68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土壤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道全、陈杰、赵彦锋、闫军营、杨天军、翁鸿燕、孙志英、陈丽霞、巫振富、 黄达、彭继伟、胡娜、冯彥、杨军庆、李艳梅、刘晓颖、程传凯、乔勇、张志阳、袁守奎、白永强、周 红星、冯楠、卢旭东、徐正凯、李艳辉、王如飞、何斌、杨军、管燕、袁松根。 DB41/T 2687 —2024 1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的材料准备、野外采集和室内制作。 本文件适用于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集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2722 土壤质量 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技术指南 GB/T 32726 土壤质量 野外土壤描述 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贮存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 采自地表起 100 cm深(土体厚度小于 100 cm,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标本尺寸)的连续完整、反映土 壤的发生学层次、结构等土壤剖面构型特征的土壤原状剖面标本。 3.2 石质接触面 土壤与其下垫的莫氏硬度不小于 3的坚硬岩石或石块之间的界面。 4 材料准备 工具制作 4.1 4.1.1 采集固定框 野外采集时,用于固定剖面土柱 的矩形框,宜采用 等边角钢制成。框内侧尺寸 长为100 cm,宽为25 cm,高同角钢 边长(2.5 cm~3.5 cm为宜)。两朝外长边上各均匀焊接 4~6个M 6×40型号螺栓。 4.1.2 固定底板框 由底板和矩形框两个部分组成 ,选择不易 开裂的木制或五合板制做。 底板厚度不小于 1 cm,底板一 面平整, 另一面加装矩形框。矩形框内缘 长为100 cm,宽为25 cm,高为1.5 cm~2.5 cm,外侧与底板 四周留1 cm为宜。 底板加射钉, 框内底板从外侧向框内均匀布设 射钉,射钉出露部分不高于 矩形框框高,DB41/T 2687—2024 2 出露长度 1.5 cm~2 cm为宜,射钉间距 5 cm~8 cm为宜。固定底板框从底面固定剖面,成为剖面标本的 固定底座。 4.1.3 支撑木板 木板长104 cm,宽32 cm,厚1.5 cm。两长侧边与采集固定框螺栓焊接位置对应处各开 4~6个直径1 cm圆孔。采集时安装于采集固定框外侧面,辅助固定剖面土柱。 4.1.4 辅助木盖板 用于野外采集后防护固定剖面,便于捆扎运输。辅助木 盖板长为104 cm,宽为32 cm,厚1 cm。 4.1.5 辅助木框 框内侧尺寸长 100 cm,宽25 cm,高3 cm。辅助框内、外缘长度和宽度应与固定底板框的内、外缘 长度和宽 度一致。用于保护剖面四周,便于修装剖面,防止搬运 过程中土体崩散。 其他材料 4.2 纱布、乳胶、水、平头铲、 长把不锈钢 铁锹、钢锯条、剖面刀、绳子、剪刀、手套、喷壶、野外记 录簿、数码相机、无人机 等;可按采样目的 配备相应 采样工具、用 品。 5 野外采集 土壤剖面坑挖掘 5.1 5.1.1 剖面坑长 2.0 m~3.0 m,宽1.5 m~2.0 m,深1.5 m以上;1.5 m深土体内出现石质接触面的 , 挖至石质接触面 。 5.1.2 剖面坑作为观察面的立面应保证 剖面特征观察 时光线均匀 且修整为向下铅垂 。与观察面相对的 面宜修成阶梯状以便采集作业; 观察面上沿地表不 应堆土和人为走动,应保持原位植被和凋落物的原貌, 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 5.1.3 挖出的表土与心土 应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其余两侧,且距剖面坑边缘 20 cm外;待采集作业完 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 采集面修整 5.2 剖面坑挖掘完成后,观察 面1/4~1/3宽度区域 (不少于 40 cm)用剖面刀 从左至右、 从上而下挑落 剖面表面土块,露出自然结构面,表面不能 显露刀痕,用于土壤剖面结构的观察与记载;另一边保留区 域为铲平的壁面,用于采集剖面土柱。 土壤剖面 特征观察与 记录 5.3 土壤剖面 特征观察与记录应遵守 GB/T 32726 的规定。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面图,断面图应反 映剖面点所在位置的景观特征(地形、土地利用、母质等) 、断面方位、水平距离、剖面点位置等信息 。 照片采集 5.4 应用专业数码相机拍摄,尽可能保持镜头与观察面垂直;剖面照片应清晰、真实、完整地呈现土壤 形态学特征; 有明显的新生体、结构体、侵入体或土壤动物活动痕迹等的剖面样点 拍摄时应摆放微型标 尺。同时在剖面附近,宜 采用无人机 在距地面 30 m~50 m高度,倾斜视角 拍摄东、西、南、北 4个方向DB41/T 2687 —2024 3 的景观照片;景观照片应融合远景、近景,体现剖面点位地形地貌、植被景观、土地利用类型、地表特 征、农田设施等特征。 分析样品采集 5.5 农用地分析样品采集 应遵守NY/T 1121.1的规定。 非农用地分析样品采集 应遵守LY/T 1210的规定。 分析样品 保存 5.6 土壤分析样品的保存 应遵守GB/T 32722 的规定。 土柱修整 5.7 用采集固定框在 观察断面 上,自地表开始沿 采集固定框内框边界 划出采集土柱的边线。 在边线的左 缘、右缘和底缘向外侧开挖深约 10 cm、宽约10 cm的沟槽。用刀具修整出矩形的土壤整段剖面标本土柱 轮廓。 风沙土等剖面整体砂质的土壤,土柱 修整前先用净水喷洒,或用稀释乳胶喷洒土体,使土体保持固 结,再进行修 整。 土柱剥离 5.8 5.8.1 安装采集固定框 将采集固定框套上土壤整段标本土柱,在采集固定框下端用物体进行支撑,用刀具将土壤整段标本 土柱表面修整至与采集固定 框外立面平齐。 5.8.2 安装支撑木板 将支撑木板用螺母固定于采集固定框上。 在支撑木板上支以木棍等物, 使采集的剖面土柱保持稳定。 5.8.3 开挖剥离 槽 在土柱左缘、右缘和底缘继续向土体内部开挖至 20 cm左右;在距采集面 25 cm处,自上垂直向下开 挖土柱剥离 槽,使剖面土柱保持原状剥离土体。开挖时防止振动,避免使采集的剖面土柱崩散。 5.8.4 原状剥离 待剥离槽挖到适当深度时,拿开支撑 木板的支撑木棍, 2人用力固定采集固定框上部, 1人用力顶住 采集固定框下部;使用长把铁锹 自地表插 入剥离槽内先缓后急向外撬动 剥离剖面土柱,固定采集 固定框 的人员配合撬动人的动作,托住采集固定框将剖面土柱平稳地放置坑底。 然后稳定地 将剖面土柱 稳定地 抬至地面上, 支撑木板 朝地面放至平坦开阔地方。 标本土柱修装 5.9 5.9.1 土柱修整 用刀具将 标本土柱四周修装,将辅助 木框套进标本土柱,对 其表面进行修整,使 其表面平整,四周 与固定底板框的矩形框内缘吻合,然后撤掉辅助框。 5.9.2 铺纱布涂胶 在固定底板框内铺设纱布,使纱布穿过 射钉平整紧贴底板和四周,然后在纱布上均匀涂抹白乳胶。 DB41/T 2687 —2024 4 5.9.3 扣合固定 底板框 将固定底板框 射钉出露一侧正对土壤整段剖面标本土柱,从上往下均匀施压,使底板钉子完全锲入 土壤整段标本土柱、土壤剖面整段标本土柱修整面与底板纱布完全接触。 5.9.4 固定标本 翻转土壤整段标本土柱,平稳 撤掉支撑木板和采集固定框,套上辅助 木框,然后盖上辅助木 盖板, 用绳带捆绑。 搬运与暂存 5.10 搬运过程中,防止剧烈颠簸、震动,以免破坏剖面 标本土柱。暂存样品的室内环境应通风良好、整 洁、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避免阳光直射 。 6 室内制作 表面修整 6.1 6.1.1 整段剖面标本表面修整 应选择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照射 。 6.1.2 固定底板框朝下,放置于平整稳固的台面或地面上,解去绳带,移开辅助木 盖板;用剖面刀修 整剖面表面(供观察的一面); 观察面修整 时,避免刀痕 ,使土壤剖面结构特征 能完整展现 。 6.1.3 土壤标本最终厚度 应视土壤剖面结构特征而定。结构体大者, 可使标本较厚;结构体小者, 可 使标本较薄;但厚度 一般宜为 3.0 cm左右,其约1.5 cm嵌入固定底板框内, 约1.5 cm出露在外。 标本灌胶固定

.pdf文档 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1: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