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0/09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679—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4 - 07 - 26发布 2024 - 10 - 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679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植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3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孔凡彬、田雪亮、魏小春、周锋、张强、郎剑锋、杨蕊、陈茹、王文星、陈梦 飞。 DB41/T 2679 —2024 1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蒜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原则、防控对象、防控措施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5063 复合肥料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029 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程 DB41/T 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杞县大蒜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绿色植保的理念,以农业防治、理化诱杀为主,以 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相结合的药剂防治为辅,将主要病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 许水平之下。 5 防控对象 主要病害 5.1 大蒜锈病、 叶枯病、疫病、 软腐病、病毒病 等,大蒜主要病害特征见附录 A表A.1。 主要害虫 5.2 DB41/T 2679 —2024 2 蒜蛆、叶螨、蛴螬、蝼蛄、蓟马、斑潜蝇、甜菜夜蛾 等,大蒜主要虫害特征见附录 A表A.2。 6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 6.1 6.1.1 土壤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 。 6.1.2 清园整地 种植前,及时清理上茬作物残枝 等杂物;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 500 kg~2 500 kg,搭配复合肥 10 kg~20 kg进行撒施,有机肥符合 NY/T 525 要求。每亩可用微生物菌肥 2 kg与肥料混合均匀施用。微 生物菌剂使用应符合 GB 20287和NY/T 798的要求。施肥后及时整地。 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 。 6.1.3 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根据栽培目的选用适宜品种, 3年进行一次异地换种。蒜种 的选取按照 NY/T 3029要求进行。 6.1.4 合理轮作 大蒜病虫害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与小麦、马铃薯等 同期播种的 作物轮作 。 6.1.5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为 9月上旬到 10月中旬,根据栽培目的适时播种。 6.1.6 播种密度 以蒜头产量为主的品种,播种行距 18 cm~20 cm,株距12 cm~14 cm,种植密度每亩 27 000~30 000 株为宜; 以苔蒜产量为主的品种,播种行距 18 cm~20 cm,株距10 cm~12 cm,种植密度每亩 33 000~ 35 000株为宜。播深 3 cm~4 cm,栽直、栽匀,蒜瓣腹背方向一致,覆土 1.5 cm~2 cm为宜。 6.1.7 覆盖地膜 大蒜播种后,浇水,次日喷洒除草剂,可每亩使用 330 g/L的二甲戊灵 130 mL兑水喷雾,喷药后及时 覆盖地膜, 地膜应与地面接触严密,两边压实 。农用地膜符合 GB 13735要求。 6.1.8 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或排涝。施肥以复混肥料为主,肥料符合 GB/T 15063要求。水肥管理具体方 法按NY/T 3029、DB41/T 2023的规定执行。 理化诱杀 6.2 6.2.1 杀虫灯诱杀 规模化种植区, 诱杀鳞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害虫 ,每10~15亩安装1套频振式杀虫灯,高度距地 面1.2 m~1.5 m,按日出日落时间设置自动开关 。杀虫灯质量应符合 GB/T 24689.2要求。 DB41/T 2679 —2024 3 6.2.2 色板诱杀 蒜田悬挂蓝色黏虫板,诱杀蓟马、蒜蛆等成虫。每亩使用 25 cm×20 cm粘虫板30片。色板底边距离 地面85 cm~100 cm,粘满虫体后及时更换。 色板质量符合 GB/T 24689.4要求。 6.2.3 糖醋液诱杀 将糖、 酒精、 食醋、 水按比例 1∶1∶4∶16配制成糖醋液诱杀鳞翅目害虫, 每 5 kg糖醋液中加入 20 g~ 25 g晶体敌百虫混匀,每亩均匀放置 6个敞口诱盆,距离地面 1 m左右,每周更换一次 。 药剂防治 6.3 6.3.1 种蒜处理 采用药剂浸种,药剂为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同时添加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使浸种液含 0.3%的磷酸二氢钾和 0.005 mg/L的芸苔素。大蒜在药液中浸泡 10 h,晾晒后播种。也可采用药剂拌种, 用60%吡虫啉悬浮液种衣剂 250 m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200 mL~300 mL,加适量水,拌 160 kg~180 kg 大蒜,在阴凉处晾干,然后播种。 6.3.2 田间喷药 根据大蒜不同生育期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在病虫发生初期用药, 推荐使用的生物防治农药品种及 使 用方法参见 附录B表B.1,推荐使用的化学防治农药品种及 使用方法参见 附录B表B.2。农药施用应 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 )、GB 12475和NY/T 1276的规定。 7 生产档案 生产档案应 如实反映生产真实情况, 并能涵盖生产的全过程。 基本记录格式符合 NY/T 3029 的规定。 DB41/T 2679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大蒜主要病虫害特征 大蒜主要病害特征见表 A.1,大蒜主要 虫害特征见表 A.2。 表A.1 大蒜主要病害特征 病害名称 发生特点 发生高峰期 防治最佳时期 锈病 发病初期, 在大蒜的中下部叶片上会出现 少量梭形或棱形褪绿斑, 逐渐变成橙黄色稍 隆起的夏孢子堆,四周有黄色晕圈。随着病 情发展,病斑会连片,全叶发黄,植株提前 枯死,影响大蒜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第一次是在大蒜返青期,清 明节前后;第二次是在大蒜抽 苔后,此时大蒜植株抗病性降 低,一旦遭遇阴雨天气,就会 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在春季3~5月和10~11 月进入盛发期,此时需要及 时防治。 软腐病 病株表现为叶片黄化、萎蔫,病斑部位变 软,挤压时流出白色浑浊的粘液。鳞茎及根 部易受感染, 逐渐软化腐烂, 并伴有恶臭味, 导致大蒜严重减产。 温度在25 ℃~30 ℃、 湿度 较高的环境下,病害发生尤为 严重。雨季过后或灌溉不当也 会导致病害暴发。 大蒜生长后期,特别是在 雨水多的年份,要重点防 治。 病毒病 黄化条纹病,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纹或斑 点,植株生长受抑,严重时整个叶片呈黄白 色。花叶病,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花 叶,叶片变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扭叶 病,叶片扭曲变形,叶色变淡,植株生长缓 慢,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大蒜病毒病严重 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发病盛期主要集中在 9~11 月和来年 4~5月,尤其是在 春季大蒜返青期,病害进入危 害盛期。 春季返青期是防治大蒜 病毒病的关键时期之一。在 蚜虫等病毒传播媒介活动 频繁的时期,及时采取防虫 措施。 叶枯病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 周 围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 大,并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块。叶片从尖端 开始枯萎,逐渐向下蔓延。严重感染时,整 个叶片会变褐色并干枯,最终整株枯死。 在大蒜生长期的中后期 3~ 5月,气温升高、湿度增加, 为发病高峰期。 大蒜生长中后期,一旦发 现大蒜叶片出现叶枯病的 症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 治。 疫病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绿色水渍状 斑点,随后逐渐扩展。斑点处会长出灰白色 霉层。感染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枯萎、 卷曲并最终干枯。病原菌侵入鳞茎后,会导 致鳞茎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 内部组织 腐烂变软。 发病高峰期通常在大蒜生 长早期至中期,特别是在 3月, 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加的时 期。 春季返青期是大蒜疫病 防治的关键时期。发病初期 喷施杀菌剂。

.pdf文档 DB41-T 2679-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679-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679-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679-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31: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