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2024-02-01发布 2024-05-0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585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郑 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济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熹、杨雪冰、贾鹏、李旭东、邱慧玲、孙艳辉、王健华、赵黎明、陈颖、尚 胜男。 DB41/T 2585 —2024 1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 大口黑鲈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大口黑 鲈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监测、预防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 大口黑鲈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 大口黑 鲈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预防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1045 大口黑鲈 GB/T 27638 活鱼运输技术规范 GB/T 36191 真鯛虹彩病毒病诊断规程 GB/T 36192 活水产品运输技术规范 SC/T 1098 大口黑鲈 亲鱼、鱼苗和鱼种 SC/T 1132 鱼药使用规范 SC/T 7015 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SC/T 7103 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7216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诊断方法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 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disease, LMBVD ) 由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 (Largemouthbassranavirus ,LMBV)感染大口黑鲈等宿主并导致其发病和 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俗称烂身病。 LMBV属于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蛙病毒属( Ranavirus )成 员,有囊膜,呈二十面体,直径约 150 nm~170 nm,基因组大小 100 kbp~210 kbp,为单分子线性双链 DNA病毒。 3.2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 (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 dovirus disease ,MSRVD) DB41/T 2585 —2024 2 由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 ,MSRV)感染大口黑鲈并导致其发病 和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 MSRV属于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us )水泡病毒属( Vesiculovirus ),呈子弹 状,大小约53 nm×140 nm,基因组大小约 11.5 kb,为单股负链 RNA病毒。 3.3 大口黑鲈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NN ) 由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irus, VNNV)感染大口黑鲈 等病原并导致其发 病和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 VNNV属于野田村病毒科 (Nodaviridae ) 乙型野田村病毒属 ( Betanodavirus ), 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 25 nm,基因组大小为 4.5 kb,为双节段单股正链 RNA病毒。 3.4 大口黑鲈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 ISKN) 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ISKNV)感染大口黑鲈 等并导致其 发病和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 ,俗称白肝白鳃 。ISKNV属于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肿大细胞病毒属 (Megalocytivirus ),具有囊膜,呈二十面体,直径约 150 nm,基因组大小为 111,362 kb,为双链线 性DNA病毒。 4 临床症状 4.1 大口黑鲈 蛙虹彩病毒病临床症状 通常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部分病例可见病鱼失去平衡,肌肉坏死,体表溃烂,溃烂处呈鲜红色,鳍 基部常见红肿,溃烂处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解剖可见鱼鳔增大或发红,眼有白内障,或伴有心腔血 块聚积,鳃动脉扩张淤 血呈“血窦”。急性感染以头部出血为主。 4.2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临床症状 病鱼在水中打转,体色变黑,体表出血,腹部肿大,内脏充血,偶见腹水,部分病鱼可见身体消瘦 甚至出现弯曲。解剖可见肝、脾、肾肿大或充血呈“花肝”。 4.3 大口黑鲈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临床症状 病鱼体表发黑,有螺旋式、涡旋状等异常行为或腹部朝上 ,有时伴有鱼鳔发炎或卧于池塘底部、快 速打转或向前移动,停止摄食。鱼鳔过度膨胀,有时伴有发炎,病理检测可见脊髓、脑及视网膜神经细 胞的空泡化和坏死。 4.4 大口黑鲈传染性脾肾坏死 病临床症状 病鱼鱼体变黑,游动异常,腹部和鳍出血。解剖可见脾肾肿大,呈暗红色,肝脏发白有出血点。 5 流行病学特征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见表 1。 DB41/T 2585 —2024 3 表1 大口黑鲈 四种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流行病因子 发病水温 宿主易感阶段 死亡率a 潜在传染源 靶器官 大口黑鲈 蛙虹彩病毒病 25 ℃~32 ℃ 幼鱼和成鱼 10%~90% 载毒冰鲜鱼、 甲壳动 物无节幼虫和轮虫 等饵料、 野生水生动 物、 被污染的水和捕 捞工具。 鳔、鳃和后肾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 18 ℃~25 ℃ 幼鱼 10%~90% 肝脏、脾脏和肾脏 大口黑鲈病毒性神经坏死 病 25 ℃~32 ℃ 鱼苗和幼鱼 70%~90% 脑、视网膜、脾脏和 肾脏 大口黑鲈传染性脾肾坏死 病 25 ℃~30 ℃ 幼鱼和成鱼 幼鱼约100%、 成鱼约 30% 脾脏和肾脏 a 死亡率与养殖密度、水质、水温变化、诺卡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以及其他应激因素密切相 关 6 诊断 6.1 根据4、5所规定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初步诊断。 6.2 大口黑鲈病毒性疾病的确诊应基于实验室检测结果,实验室诊断方法 按如下标准执行: ——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检测按 GB/T 36191 执行; ——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按 SC/T 7216 执行; —— 大口黑鲈传染性脾肾 坏死病检测按 GB/T 36191 执行; ——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检测参照附录 A执行。 7 防控要求 7.1 病原控制 7.1.1 水源要求 采用河水、水库水或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的要求。养殖场应选择临近水 源处,入水口设置拦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 7.1.2 养殖池(塘)消毒 用于亲鱼培育、交配、产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的池塘,在使用前 15 d应彻底清淤、翻塘 暴晒并使用含氯石灰等常规消毒药物清塘。 对有病毒性疾病发生史的池塘, 在水温升至 18 ℃~22 ℃时, 用无刺激性消毒剂消毒 1次,并翻塘暴晒。 7.1.3 养殖对象 7.1.3.1 苗种选择 苗种来源应选择正规育苗场或经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 所选苗种必须经水生动物 检验检疫机构检疫合格,苗种无携带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大口黑鲈 病毒性神经坏 死病毒和 大口黑鲈 传染性脾肾 坏死病。质量符合 GB/T 21045、SC/T 1098 或《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相关 规定。 7.1.3.2 苗种隔离 DB41/T 2585 —2024 4 苗种引进后,须在隔离池隔离 30 d以上,确保苗种健康。隔离结束后,转入养殖池。 7.1.4 养殖过程 7.1.4.1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高。南方地区池塘养殖密度控制在 5 000~10 000尾/ 亩为宜,其它地区池塘养殖密度控制在 2 000~4 000尾/亩为宜。跑道和陆基养殖投放密度 50~100 尾/立方米为宜。 7.1.4.2 根据养殖对象调节水质,视水质情况换水,每周换水 1次为宜,每次换水 20 cm~30 cm,水 体透明度约 30 cm,池水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 4 mg/L以上。跑道和陆基养殖方式使用循环水控制。 7.1.4.3 换季、气温多变时尽量减少拉网、杀虫和消毒等操作,每天少量换水,延长换水时间。 7.1.4.4 大暴雨或阴雨天应防止水质剧烈变化。 7.1.4.5 养殖过程要建立种质来源及饲养档

.pdf文档 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27: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