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1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582—2024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2024 - 02 - 01发布 2024 - 05 - 0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58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南四季春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鄢陵中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昌樱桐生 态园林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华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林、赵嘉欣、张玉焕、刘双枝、杨林毅、张文馨、冯立凯、赵玉荣、阎东 洋、张奠湘、涂铁要、 龚维。 DB41/T 2582 —2024 1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紫荆培育 技术的术语和定义、 实生苗繁 育、嫁接苗繁育、大苗培育、病虫害防 治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紫荆 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湖北紫荆( Cercis glabra Pampan.) 豆科紫荆属 落叶乔木, 树皮和小枝灰黑色。叶厚纸质或近革质,心脏形或三角状圆形, 长5 cm~ 12 cm,宽4.5 cm~11.5 cm,幼叶常呈紫红色 ,发育成长后呈绿色,叶正面光亮,背 面无毛或基部脉 腋间常有簇生柔毛。 短总状花序 ,总轴长 0.5 cm~1 cm,有花数朵, 花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先于叶或 与叶同时开放, 花梗细长 。荚果狭长圆形,紫红色,少数基部渐尖而缝线等长。 花期3~4月,果期9~ 11月。 4 实生苗繁 育 圃地选择及 整理 4.1.1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 排灌良好 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的地块为宜,pH 6.0~pH 7.5。 4.1.2圃地整理 圃地在育苗前 先行整理, 清除杂物。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 1500 kg~3000 kg或商品有机肥300 kg~600 kg。肥料使用 符合NY/T 496的规定。 每亩撒施 50 kg~75 kg硫酸亚铁, 用0.5 kg辛硫磷( 50% 乳油)800倍喷雾制成毒土( 30 kg~50 kg)均匀撒施圃地,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虫处理 ,然后深耕翻土, 随耕随耙,及时平整、作床。 种子采集与处理 DB41/T 2582 —2024 2 4.2.1种子采集 10月中旬,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形好的壮龄湖北紫荆作采种 植株。采集外部形态 充分成 熟的种子,即果荚褐色略带紫红色,荚果饱满,种子光亮。 采种时用高枝剪将 1~2年生结果枝剪下,或用竹竿轻敲荚果枝组将荚果震下 ,以免碰伤树皮或压 断树枝。 4.2.2种子处理 播种前5 d~7 d,将种子用 60 ℃温水浸泡,边搅拌边加水,每天换常温水一次, 连续浸泡 3 d。 浸泡后的种子用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0.5 h,捞出,冲净,装入透气性好的袋子,放入 20 ℃~25 ℃ 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水冲洗 1~2次。1/3种子露白后 即可播种。 播种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播种, 采用条播,行距 40 cm,开3 cm浅沟,将经过 处理的种子均匀撒于沟内。 播量每亩 5 kg,播种后 随覆土覆地膜。 苗期管理 4.4.1 间苗定苗 幼苗出土后,将每一幼苗上方的地膜戳一小口,放风,口径约 1 cm2,用细土或营养土把放风口盖 上。苗高10 cm时进行间苗,遵循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的原则。间苗后株距 保持10 cm左右。 4.4.2 肥水管理 出苗后采用滴灌或农用灌溉带喷灌 。6~8月结合浇水追肥 3次:第一次于 6月15日前后施尿素,每 亩10 kg;第二次于 7月中旬前后施硫基氮磷钾( 15-15-15)复合肥,每亩 20 kg;第三次于 8月中旬施 硫基氮磷钾( 15-5-27)复合肥,每亩 10 kg。8月以后控水控肥,喷施 0.1%~0.2%磷酸二氢钾 1~2次。 肥料使用按照 NY/T 496的要求执行。 4.4.3 整枝定干 6~7月将侧枝全部剪掉,只留一个健壮主枝。 苗木出圃 4.5.1起苗 秋季落叶后至翌 年春季萌发前均可出圃 ,起苗以傍晚或阴天为宜,苗木 尽量保持根系完整 。土壤 干燥时,在起苗前 2 d灌水,使 苗木保有充足水分。 4.5.2分级 按照表1进行质量分级 。 DB41/T 2582 —2024 3 表1 实生苗质量分级 苗木分级 Ⅰ级苗 Ⅱ级苗 长度 cm 侧根数 个 长度 cm 侧根数 个 >1.2 >150 >25 >6 0.8~1.2 120~150 >20 >4 注:实生苗均应无病虫害及无机械损伤 4.5.3包装 将分好级的实生苗 分类打捆包装, 每捆50~100株,根系蘸泥浆,用湿润材料包住保湿。 5 嫁接苗繁育 砧木选择 选择地径0.8 cm以上,健壮无病虫害 的湖北紫荆实生苗作为砧木 。 接穗选择 以通过林木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良种 作采穗植株。 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充分成熟、健壮、芽眼 饱满、一年生枝条作接穗。 春季枝接时,枝条随采随用或使用秋冬采下沙藏或冷库贮藏的接穗;秋季 芽接时随采随接。 嫁接时间 春季嫁接 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采用枝接方法嫁接, 砧木开始萌芽时嫁接是最适宜时间。 秋季嫁接 8月下旬至9月中旬进行,采用芽接方法嫁接。 嫁接方法 5.4.1枝接 将砧木在离地 5 cm~8 cm处剪断,剪口要光滑 ,迎着主风的方向 在砧木一侧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 间切3 cm~3.5 cm的切口,切口平直。 选取粗细合适的穗条,长 8 cm~10 cm,留3~4个芽,下端一侧带木质部斜 削3 cm~3.5 cm长的斜 面,另一侧沿皮层削一削面 2 cm~2.5 cm。接穗顶端封蜡。 将削好的接穗 斜面的一侧迅速靠贴 到砧木的切面上,至少使一侧形成层对齐。接合后立即用塑料 薄膜带缠绕绑缚紧, 套上透明塑料袋 保湿增温。 5.4.2芽接 将接芽从其上、下、左、右各约 1 cm处切离,从枝条上取下芽片。在砧木离地 5 cm~8 cm处,切 下与芽片大小相同的砧木皮层。将接芽 芽头朝上嵌 入砧木,迅速用塑料薄膜带 缠绕绑缚紧, 套袋保湿。 嫁接后管理 DB41/T 2582 —2024 4 嫁接后及时除去砧木萌发的芽 条。当袋内接芽萌动发枝到长约 2 cm时,剪去塑料袋一角 炼苗,待 接芽新梢触抵塑料袋时, 解绑解袋。 穗芽萌发生长至 40 cm~50 cm时,插竹杆绑扶 固定。肥水管理同 4.4.2。 6 大苗培育 苗木选择 在苗圃地中, 选择胸径 3 cm以上的苗木作大苗培育 。 苗木定植 春季苗木 芽萌动前定植为宜。挖定植穴,株行距: 2 m×3 m,挖穴规格:长×宽×深: 50 cm×50 cm×50 cm。定植时将主根适当修剪 ,栽植深度以苗木的根与茎的分界 点与穴地表面 持平,栽后及时浇 透水并培 土扶正。 树形培育 6.3.1主干培育 苗木定植后要立竹竿绑 扶树干,可用粗4 cm~5 cm,高度5 m的竹竿绑扶 主干。主干培育高度 2 m~3 m。 6.3.2冠形培育 选留分枝点以上间隔 40 cm左右均匀分布的 4~5个健壮侧枝为一级分 枝。及时修除平行枝、徒长枝、 交叉枝、 逆向枝、 下垂枝、病虫枝等枝条,保留 一级分枝上的小枝。 栽后管理 在树冠外侧 20 cm~30 cm处挖环状沟施肥 。一年施肥两次 ,春季施用含量 45%的N.P.K三元复合肥, 用量每株0.1 kg~0.5 kg(依苗木的大小 )。秋冬季施腐熟有机肥,用量 每株3 kg~15 kg(依苗木的 大小)。浇水或雨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起苗 胸径达到 6 cm以上即可起苗 出圃。起苗宜在休眠期进行。 起苗时土球直径大小为胸径 的8倍,呈苹 果状,土球圆整 ,包装结实。 土球过大需用麻绳 缠裹。天气干燥时,为了防止土球松散,在起苗前 2 d 灌水,增加土壤的粘结力 。 起苗后,理顺细小分枝,再把整理好的各分枝依次收紧。收扎树冠时由上 至下,由内至外,依次 向内收紧 ,大枝扎缚处要垫橡皮垫子等软物, 以防挫伤树皮 。同一批次苗木按不同等级 不同规格分别 装运,分堆标记,注明苗龄、等级、株数、产地、出圃日期、执行标准等。 7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为角斑病、枯萎病和叶枯 病等,主要害虫有 大袋蛾、 褐边绿刺蛾、 蚜虫等。具体危害症 状及防治 方法见附录 A,农药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要求执行。

.pdf文档 DB41-T 2582-2024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582-2024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582-2024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582-2024 湖北紫荆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27: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