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0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1346—2024 代替 DB41/T 1346—2016 稻田紫云英 -水稻秸秆 协同还田利用 技术规程 2024-02-01发布 2024-05-0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346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水稻留茬 ................................ ................................ ........... 1 5 田间开沟 ................................ ................................ ........... 1 6 紫云英种植 ................................ ................................ ......... 1 7 紫云英-水稻秸秆翻压还田 ................................ ............................ 2 8 水稻施肥 ................................ ................................ ........... 3 DB41/T 1346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41/T 1346—2016《豫南稻田紫云英种植与利用技术规程》,与 DB41/T 1346 —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水稻 留茬”的要求(见第 4章); b) 更改了“田间开沟 ”的要求(见第 5章,2016年版的5.1); c) 删除了“自留种擦种” 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4.2.2); d) 删除了“自留种选种” 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4.2.3); e) 更改了“接种 根瘤菌”的要求(见6.2.2,2016年版的4.3); f) 更改了“播种”的 要求(见6.3,2016年版的4.4); g) 删除了“草害防治” 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5.3.3); h)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的 要求(见6.4.3,2016年版的5.3); i) 删除了“利用” 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6.3); j) 增加了“ 水稻施肥”的要求(见第 8章); k) 删除了“附录 A 紫云英肥效换算 ”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附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 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罗山县农业 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春增、郑春风、张成兰、李本银、吕玉虎、王守刚、张梦、李杰、姜明波、 邹泽国。 本文件于 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41/T 1346 —2024 1 稻田紫云英 -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利用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稻田紫云英 -水稻秸秆协同还田的程序, 并规定了水稻留茬、 田间开沟、 紫云英种植、 紫云英-水稻秸秆翻压还田、水稻施肥等阶段的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豫南稻区 紫云英-水稻秸秆 协同还田 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080 绿肥种子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 菌剂 DB41/T 1554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云英 紫云英( Astragalus sinicus L.),又名 红花草、草子等,豆科黄芪属越年生 或一年生草本植物 , 是我国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也可用作蔬菜、饲草 等。 3.2 紫云英-水稻秸秆 协同还田利用 水稻留高茬收割, 留茬秸秆为紫云英 直立生长提供支撑。次年 紫云英和 稻茬翻压还田时,紫云英和 水稻秸秆 碳氮互补,促进紫云英和 水稻秸秆 的腐解及养分释放, 以实现水稻季化肥减施 增效的一种培肥 措施。 4 水稻留茬 水稻留高茬收割, 留茬高度30 cm~40 cm为宜。 5 田间开沟 紫云英种植 前或出苗后 ,应在田块四周 开围沟, 中间每隔 5 m~8 m开横沟、 纵沟 ,沟宽20 cm~30 cm, 沟深20 cm~30 cm,要求沟沟相通。 6 紫云英种植 DB41/T 1346 —2024 2 6.1 种子质量 紫云英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8080大田用种 的规定。 6.2 种子处理 6.2.1 晒种 播前晒种1 d~2 d。晒种时 ,应摊匀勤翻 、晒透。 6.2.2 接种根瘤菌 首次种植或 多年未种植紫云英的稻田,播种前 1 d或当天按照根瘤菌剂 产品说明书 接种紫云英 根瘤 菌,接种根瘤菌后的种子在阴凉处晾干备播 。根瘤菌剂质量 应符合GB 20287的规定。 6.3 播种 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均可播种紫云英 ,每亩播种量为1.5 kg~2.0 kg。采用人工或 机械均匀撒播 。 6.4 田间管理 6.4.1 水分管理 田间保持浅水层 播种,播种后保持浅水层 2 d~3 d后及时排干。紫云英 出苗后,保证田面 不积水, 如遇连续降雨,应及时清沟。 6.4.2 施肥管理 对紫云英直接翻压还田的地 块无需施肥,对紫云英留种后还田的地块按照DB41/T 1554的规定施肥。 6.4.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 ,主要防治措施为: —— 菌核病发病初期,每亩 宜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g兑水50 L叶面喷雾 ,菌核病发病 严重时,每亩 宜使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 g兑水50 L叶面喷雾 ; —— 白粉病发生时,每亩 宜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 g兑水50 L叶面喷雾 ; —— 蚜虫、蓟马和潜叶蝇等虫害 发生时,每亩宜使用3%啶虫脒乳油 60 mL兑水50 L或4.5%高 效氯氰菊酯乳油 45 mL兑水50 L或2.5%溴氰菊酯乳 水剂40 mL兑水50 L等进行叶面喷雾 ; —— 选用经过国家登记的农药新品种防治病虫害 ,按照产品 说明书上的方法施用。 7 紫云英-水稻秸秆翻压还田 7.1 翻压时期 直接翻压还田的 地块在紫云英盛花期 翻压为宜 ;留种田种子收获后随即翻压 。 7.2 翻压方式 翻压深度 15 cm~20 cm为宜。土壤水分充足的田块 ,翻压后晒田 2 d~3 d,再灌水耙田; 土壤水分 不足的田块,翻压前灌水 ,灌水量以覆盖田面为宜 ,灌水后耙田。紫云英和水稻秸秆翻压还田后一个月 内不能排水。 DB41/T 1346 —2024 3 8 水稻施肥 紫云英和水稻秸秆翻压还田 20 d后可进行水稻 种植。水稻按照当地常规方法种植, 当紫云英翻压量 为每亩1500 kg~2000 kg时,氮肥施用量较常规施肥 减施10%~20%;当紫云英翻压量为每亩 2000 kg~ 2500 kg时,氮肥施用量较常规施肥 减施20%~30%;当紫云英翻压量为每亩 2500 kg~3000 kg时,氮 肥施用量较常规施肥 减施30%~40%。

.pdf文档 DB41-T 1346-2024 稻田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利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346-2024 稻田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利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346-2024 稻田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利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346-2024 稻田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利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27: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