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150 CCSB51DB3710 威海市地方标准 DB3710/T227—2024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 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afttypeintermediatecultivationof triploidsingleoysterseedlinginshallowsea 2024-07-18发布 2024-08-18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10/T227—2024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和评估。 本文件起草单位:乳山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山 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乳山市牡蛎协会、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安全应急 指挥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雯雯、于成松、王航宁、刘明坤、潘玉兰、郑富强、张勃、姬广磊、毕炜家、 宋博、李莉、刘心田、谭林涛、宋建威、赵玢、于海、张帆、刘卫国、王军威、姜海、张义涛。DB3710/T227—2024 1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养殖筏设置与养殖 工具、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近海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二倍体单体牡蛎苗种中间培育可参照执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673渔用机织网片 GB/T18674渔用绳索通用技术条件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2027-2006太平洋牡蛎苗种 DB37/T4491三倍体单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倍体单体牡蛎triploidsingleoyster 单个游离、无固着基的三倍体牡蛎。 [来源:DB37/T4491-2021,3.1] 3.2 中间培育intermediatecultivation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从壳高3.0mm至60.0mm的培育过程。 4环境条件 应选择以泥沙底质为主、风浪小、污损生物(贻贝、藤壶、海绵等)少的海区,低潮水深6m~25m, 表层流速0.15m/s~0.50m/s,表层水温-2℃~31℃,盐度25~33,pH7.8~8.5,水质其他指标符合NY 5052的规定。DB3710/T227—2024 25养殖筏设置与养殖工具 5.1养殖筏设置 由固定橛或水泥砣、橛缆、浮绠、浮漂等部分组成,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每台养殖筏有效长 度不超过100m,筏间距不小于6m。每20行~40行养殖筏设为一个生产作业区,区间距20m~30m,区 与区之间呈“田”字型纵横排列。 5.2养殖工具 5.2.1苗绳 材质多为聚乙烯,直径0.5cm±0.1cm,长4.0m~6.0m,质量符合GB/T18674的规定。 5.2.2网袋 材质多为聚乙烯,规格以30cm×50cm为宜,网目为18目和24目两种,所用网片的质量符合GB/T 18673的规定。 5.2.3网笼 由网衣和隔盘组成,网衣材质多为聚乙烯,隔盘为高密度聚乙烯盘,板面上有多圈透水孔。网笼规 格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网笼规格 网衣 隔盘 网目尺寸 cm孔径 cm间距 cm厚度 cm直径 cm数量 个 0.8 0.6 12.0~14.0 0.8 28.0~31.0 8~10 2.0 6苗种 6.1苗种规格与质量 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育苗场的苗种,壳高不小于3.0mm,质量符合SC/T2027-2006 中4.1和4.3的规定。 6.2装袋要求 苗种出池后,筛出3.0mm~5.0mm和5.0mm以上两种规格苗种,分别将其装入网袋,操作过程中避 免阳光直晒。苗种密度按照表2执行。 表2苗种密度 壳高 mm网袋网目 目装苗量 粒/袋 3.0~5.0 24 1000~1100 >5.0 18 500~800DB3710/T227—2024 36.3苗种运输 运输温度控制在12℃~15℃,运输时间控制在48h之内,避风、避光。 7中间培育 7.1投苗 7.1.1投苗水温 海区表层水温不宜低于10℃。 7.1.2投苗方法 每根苗绳系15对~20对网袋,每对网袋间距15cm~25cm,末端系2.0kg~2.5kg重坠,挂于浮绠上, 顶端网袋距离水面0.5m~1.0m,苗绳间距0.8m~1.0m。 7.2日常管理 7.2.1水层调节 根据风浪大小,水层保持在0.5m~3m。污损生物附着盛期和高温期,水层调至5m~8m。 7.2.2分苗 首次分苗以苗袋由漂浮状态变为下垂状态时为宜,后期根据苗种生长情况和网袋(网笼)污损程度 及时分苗。如水温、气温较高,尽量减少牡蛎离水时间,选择阴天或早、晚时间,并采取遮阳等措施。 分苗密度按照表3执行。 表3分苗密度 壳高 育成器 网目/网目尺寸 装苗量 5.0mm~20.0mm 网袋 18目 500粒/袋~700粒/袋 20.0mm~40.0mm 网笼0.8cm 50粒/层~80粒/层 >40.0mm 2.0cm 30粒/层~50粒/层 7.2.3定期巡查 每3d~5d定期巡查一次。观察养殖筏的浮沉情况,查看污损生物的附着、网袋或网笼内是否有敌 害生物等情况。 7.2.4防沉 随着苗种的生长,应适时增加浮漂,保持适宜水层。 7.2.5防风 强风来临前,可采取减漂或调整浮漂的系绳长度,使养殖筏适度下沉等办法对养殖筏进行防护。强 风过后,要及时检查,修整受损设施。 7.2.6防控污损生物DB3710/T227—2024 4掌握海区中污损生物的附着时间和水层,附着盛期不进行分苗等生产操作,并适时调整养殖水层, 减少污损生物附着。 7.2.7清除敌害生物 分苗时,注意清除海螺、螃蟹、海星等敌害生物。定期巡查时,如发现敌害生物较普遍,应及时将 苗袋或网笼转移到岸上,通过干露、剔除、倒袋(笼)等方式清理。 7.2.8应急处理 当毗连或养殖海区有赤潮、溢油或工业污水泄漏等污染事件发生时,及时将苗种移至安全海区,避 免其受到污染。 7.2.9养殖记录 对苗种来源、苗种规格、放养密度、投苗时间、养殖环境的变化及水质检测等进行记录,养殖记录 应保存二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3710-T 227-2024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威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10-T 227-2024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威海市 第 1 页 DB3710-T 227-2024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威海市 第 2 页 DB3710-T 227-2024 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浅海筏式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威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23: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