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3709 泰安市 地方标准 DB 3709/T 041—2025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kernelled 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2025 - 05 - 28发布 2025 - 06 - 28实施 泰安市市场监 督管理局 发布 DB 3709/T 041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泰安市林业局 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泰安市林业局、泰安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济南市 农业科学研究院、东平县洪顶山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泰安市诚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进红、赵勇、罗磊、周光锋、张倩、杨波、杨健、杜宪臣、边晓惠、刘璐、 徐佳、褚福宽、孔令泉、蒋秀丽、马荣申、王付明、高玉民、宗义、李忠、赵丽、任伟。 DB 3709/T 041 —2025 1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仁用酸枣栽培技术流程,规定了产地环境、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 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仁用酸枣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121.16 土壤检测 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仁用酸枣 kernelled 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以取仁为主的酸枣,其果肉薄、种仁饱满,出仁率高。 4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流程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流程包括 9个阶段,其中第 2和第3阶段分为 2个步骤。流程图如图 1所示。 DB 3709/T 04 1—2025 2 图1 010203040506070809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东部 西部 北部仁用酸枣栽培技术流程图 5 产地环境 宜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平原地或丘陵山地。土壤为砂质壤土或壤土, pH值6.5~8.5,总盐量 低于0.15%(检测方法按 NY/T 1121.16 的规定执行)。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空气质量应分别符合 GB 15618 、GB 5084和GB 3095的要求。 6 育苗 实生苗繁育 6.1 6.1.1 大田育苗 6.1.1.1 育苗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地平整、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层厚度 30 cm~50 cm、灌溉和排水良好、非重茬 的地块作育苗地。 6.1.1.2 育苗地整理 冬季或春季整地,施有机肥 1000 kg/667 m2~1500 kg/667 m2,施肥方法应按照 NY/T 394 的规定执行。 施肥后土壤深耕 25 cm~30 cm,整平耙匀,作平畦备用。 DB 3709/T 041 —2025 3 6.1.1.3 采种 选择果核大、壳薄、仁饱满、产量高、无病虫害、周围无疯树、生长健壮的酸枣树,采集充分成熟、 果皮呈深褐色的酸枣果实。 6.1.1.4 净种与脱壳 去除果肉、清除杂质,清洗、晒干后得到酸枣核。酸枣核经脱壳,去除杂质,得到酸枣仁。酸枣核 和酸枣仁都可作种子,将其晾干后,置于干燥通风环境保存备用。 6.1.1.5 种子质量要求 酸枣核、种仁的净度不小于 95%,饱满率不小于 95%,发芽率不小于 80%(检验方法按 GB/T 2772 的规定执行 )。 6.1.1.6 种子处理 酸枣核作沙藏层积处理,冬季 12月份层积处理前,先用 1‰KMnO 4浸泡4 h,然后用干净的湿沙层积, 保持湿润透气,翌年春季可播种。 酸枣仁作催芽处理,播种前一周,先用 1‰KMnO 4浸泡0.5 h,然后将种子和干净湿润的细沙按体积比 1:3混拌均匀,细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散开为宜;种子拌好后装入透气的容器中,放置在温暖湿润 的地方,保持适宜湿度。每天翻动 1次,检查沙子湿度和种子萌动情况。待约有 1/3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6.1.1.7 播种 在3月上中旬~ 4月中旬,采用宽窄行沟播法进行播种,宽行行距 50 cm~60 cm,窄行行距约 30 cm, 播种深度不超过 2 cm,用种量酸枣仁 1.5 kg/667 m2~2 kg/667 m2,酸枣核 5 kg/667 m2~7.5 kg/667 m2。 6.1.1.8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苗高 5 cm~10 cm时,间苗、定苗,留苗量为 6000株/667 m2~8000株/667 m2;定苗后浇水追 肥,施尿素 7.5 kg/667 m2~10 kg/667 m2,第2次追肥在 6月下旬,施复合肥 15 kg/667 m2~20 kg/667 m2;50 cm~ 60 cm高时摘心;及时中耕除草;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做好病虫害防治(见附录 A)。 6.1.2 容器育苗 6.1.2.1 育苗容器和基质选择 选用塑料或无纺布容器,规格大小为口径 6 cm~10 cm,高度6 cm~10 cm。基质选用蚯蚓粪(或草炭 土):园土 =1:1(体积比)。 6.1.2.2 苗床准备 根据穴盘宽度做成宽 1.0 m~1.2 m、深5 cm的育苗床,苗床之间留 40 cm~50 cm的作业道。苗床底部整 平压实,铺黑色防草地布,然后将装好基质的穴盘整齐排列到苗床上,等待播种。 6.1.2.3 播种及管理 在3月上中旬~ 4月中旬,人工点播已处理的酸枣仁(核),每穴播 2粒~3粒,播种深度 1 cm~2 cm。 喷透水后覆盖透明地膜,待 1/3种子出土时揭去地膜。苗期管理参照 6.1.1.8。当幼苗高度大于 10 cm时, 可移栽至大田。 DB 3709/T 041 —2025 4 嫁接苗繁育 6.2 6.2.1 品种选择 选用朴丰 1号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优良仁用酸枣品种。 6.2.2 接穗采集和处理 在春季休眠期采集一年生枣头或粗壮二次枝,要求芽体饱满、生长充实、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每 个接穗留一个饱满芽,蜡封、晾凉后装入塑料袋,置于冷凉环境贮藏备用。 6.2.3 嫁接方法 春季萌芽前后采用劈接法、切接法, 8月中旬~ 9月上旬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法。 6.2.4 苗木管理 嫁接后20 d~30 d后检查成活情况及时除萌。及时中耕除草,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当苗高 30 cm 左右时进行浇水追肥,施尿素 7.5 kg/667 m2~10 kg/667 m2;第2次追肥在 6月下旬,施复合肥 15 kg/667 m2~ 20 kg/667 m2;苗高达到 80 cm左右时摘心。病虫害防治见附录 A。 7 建园 植苗建园 7.1 7.1.1 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一级苗和二级苗,苗木质量分级见附录 B。 7.1.2 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土层厚度不小于 40 cm,pH值6.5~8.5;平原地要求 排水好,无积水;丘陵山地选择向阳缓 坡,坡度在 25°以下。 7.1.3 整地 建园前一年秋季,平原建园应深翻土壤 30 cm以上,翌年土壤解冻后进行土地平整;山区或丘陵坡地 采取水平阶或梯田整地方式。 7.1.4 栽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和机械化程度确定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好、方便机械化操作的,设株距 1.5 m~2.0 m, 行距3.5 m~4.0 m,立地条件一般的山地,设株距 1.0 m~1.5 m,行距3.0 m~3.5 m。 7.1.5 栽植 裸根苗以 3月中下旬~ 4月上旬栽植为宜,容器苗在整个生长季均可栽植。采取穴栽方法,挖直径 60 cm、深60 cm以上的定植穴,底部 20 cm~30 cm施腐熟有机肥,再放 15 cm表土,栽植深度高于原地痕 3 cm~ 5 cm,覆土后踩实,栽后立即灌水。 野生酸枣改接建园 7.2 对于坡度小于 25°、密度较大、且分布比较均匀的野生酸枣林,通过抚育,改接优良品种建园。 DB 3709/T 041 —2025 5 疏除衰弱株、过密株和多余的根蘖苗,补植过于稀疏的地方,保证 200株/667 m2以上。于春季萌芽 前后采用切接法或双舌接法嫁接。 整理树穴,留出作业道。 8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8.1 8.1.1 土壤耕翻和改良 每年冬、春季对土壤深翻,深度 15 cm~20 cm,翻后耙平。对粘重土壤 应掺沙改良,对贫瘠山地应 扩穴改土。 8.1.2 生

.pdf文档 DB3709-T 041-2025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泰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09-T 041-2025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泰安市 第 1 页 DB3709-T 041-2025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泰安市 第 2 页 DB3709-T 041-2025 仁用酸枣栽培技术规程 泰安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23: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