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150 CCS B 52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4768—2024 一稻两虾(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轮养共 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tation and co -cultivation of two shrimps (Procambarus clarkii and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in paddy fields 2024 - 04 - 15发布 2024 - 05 - 1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768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定远县曹永明家庭农场、安徽海 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红喜、彭开松、朱国美、任信林、王学江、凌武海、奚业文、吴敏、庄付宝、 曹永明、王黎明、王如峰、艾伟岭、王明献、吴谢强。 DB34/T 4768 —2024 1 一稻两虾(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轮养共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轮养共作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 )和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的稻田条件、克氏原螯虾养殖、水稻种植、罗氏沼虾养殖 。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与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轮养共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稻田条件 稻田选择 4.1 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田面平整,土质以壤土为宜。水源水量充沛,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面积以 5×667 m2~15×667 m2 为宜。 虾沟 4.2 选择具有虾沟的稻田,沟深 0.8 m~1.2 m ,沟宽 2 m~3 m,虾沟内侧无子埂相隔,方便罗氏沼 虾进出稻田。虾沟应符合 SC/T 1135.1 的规定,虾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 10%。 进排水设施 4.3 按照高灌低排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加设 80 目筛绢网过滤,防止杂鱼进入,排水口加设防 逃设施。 增氧设施 4.4 宜每 667 m2 养殖水面配备 0.1 KW~0.2 KW 功率增氧设施。 虾沟宜用微孔增氧设施曝气推水增氧。 5 克氏原螯虾养殖 DB34/T 4768 —2024 2 虾沟消毒 5.1 按虾沟的面积,进水前 7 d 每 667 m2 用生石灰 75 kg~100 kg 或进水前 2 d 每 667 m2 用漂白 粉10 kg 带水消毒。 肥水 5.2 每 667 m2 施 100 kg~200 kg经腐熟的有机肥,为虾培育饵料生物。 水草种植 5.3 水草品种以伊乐藻为主,其它水生植物为辅。水稻收割后,逐步加水至田面水深达 20 cm 时,移 栽伊乐藻,株行距 2 m×5 m,面积保持在稻田面积的 20%~30%。 虾苗投放 5.4 5.4.1 投放时间 。3 月初投放虾苗。 5.4.2 虾苗来源。虾苗应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选购或自己培育。 5.4.3 投放密度。规格 120 只/kg~200 只/kg,每 667 m2 投放数量为 4000 只~6000 只。 5.4.4 投放方法。将虾苗放在稻田水中浸泡 2 min 左右,提起搁置 2 min~3 min,如此反复 2 次, 然后将虾苗放到浅水区或水草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爬入水中。 饲料投喂 5.5 5.5.1 饲料要求。 根据虾规格大小, 选择粗蛋白 30%~36%的专用配合饲料, 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要 求。 5.5.2 投喂方法。全田均匀投喂。应根据吃食和水温情况进行投喂,日 投饲一次,投饲量为虾体重的 5%~6%, 以第二天早上吃完为准。 水温在 10℃ 以下, 不投喂; 水温在 10℃~15℃ 之间, 适量投喂; 水温在 15℃ 以上,足量投喂。 水质管理 5.6 5.6.1 加水。4 月中下旬开始,根据水色、天气和虾的活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养殖期间以注水为 主,逐渐加高水位至田面水深 50 cm。 5.6.2 增氧。水中溶氧低于 4 mg/L 时及时开启增氧机。虾生长旺季,应增加开启时间,或连续开机。 5.6.3 微生物制剂。应每 10 d 左右施用一次光合细菌、芽孢杆菌、 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水,晴天上 午施用。 捕捞 5.7 采用小型地笼网。根据捕捞规 格要求,可换用不同网目的地笼,每 667 m2 配备 2 条~4 条。根 据虾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捕捞。 5 月上旬前捕捞结束。 6 水稻种植 稻种选择 6.1 选择生育期 135 d 左右,抗病、抗虫、抗倒伏、较耐高温的中稻品种。 种植时间 6.2 DB34/T 4768 —2024 3 5 月中旬前,完成插秧,秧龄 25 d ~ 30 d。 施肥 6.3 根据稻田的肥力合理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要求。 收割 6.4 10 月中旬前收割。采用机收机割 ,留茬 30 cm 以上。在收割机出草口处安装导向板 ,使吹出稻草留 在稻茬上。 7 罗氏沼虾养殖 清淤消毒 7.1 清除虾沟底部淤泥,按虾沟面积,每 667 m2 用生石灰 75 kg~100 kg带水消毒。 水草种植 7.2 消毒 7 d~10 d 后,在虾沟内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草,面积占虾沟面积的 30% 左 右。 虾苗投放 7.3 7.3.1 投放时间。 5 月中下旬 ~6 月上旬投放虾苗。 7.3.2 虾苗选择。虾苗应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等就近选购或 自备,经温室大棚标粗 30 d~40 d。 7.3.3 虾苗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游泳活泼,逆水能力强,且运输时间不宜超 过2h。 7.3.4 投放密度。规格 600 只/kg~1200 只/kg,每 667 m2投放 800 只~2000 只。 7.3.5 投放方法。放养前进行试水。放养时注意避开苗种蜕壳高峰期,要求水温稳定在 20℃ 以上, 水温相差不超过 3℃。稻田水较浅时,虾苗放入虾沟中,水位达到 30 cm 以上,部分虾苗可直接投入 稻田当中。 饲料投喂 7.4 7.4.1 饲料要求。根据虾规格大小,选择粗蛋白 38%~48% 的专用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要求。 7.4.2 投喂量。养殖前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 8%~10%;虾体长 5 cm~8 cm 时,日投饲量为虾体 重5%~8%;虾体长 8 cm 以上时,日投饲量为虾体重 3%~5%。上午投喂日投饲量的 1/3,下午投 喂 2/3。 7.4.3 投喂方法。沿虾沟边均匀投喂。养殖前期,分别在上午 8 点、下午 6 点分 2 次投喂;养殖中 后期,分别在上午 7 点、11 点、下午 7 点分 3 次投喂。 水质管理 7.5 前期以肥水为主,透明度为 25 cm 左右;中后期应及时换水,加注新水,在养殖中后期及高温季 节保持虾沟内水深 1.2 m~1.5 m。 注意开启增氧机或向田内加注新水,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不 低于 5 mg/L。 水草管理 7.6 DB34/T 4768 —2024 4 虾沟内水草保持在虾沟面积的 30% 以下。 巡田 7.7 每天坚持早晚巡田,检查田埂、排水口及防逃设施等有无异常,观察虾生长、吃食情况。 捕捞 7.8 8 月初开始,根据市场需要和罗氏沼虾规格大小捕捞销售。采用开口较大的地笼网,及小型底拖网 在环沟内捕捞,最后干塘捕捞。 气温降至 14℃ 以下前,捕捞完毕。
DB34-T 4768-2024 一稻两虾 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 轮养共作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36:3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5.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IEC 15938-16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 — Part 16 Conformance and reference software for compact descriptors for video analysis.pdf
ISO 20323 2018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ramic composit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air atmospheric pressure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pdf
ISO TS 15638-4 202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Framework for cooperative tele.pdf
ISO TS 22762-4 2019 Elastomeric seismic-protection isolators — Part 4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ISO 22762-3.pdf
ISO 11783-1-2007 ISO 标准规范下载.pdf
ISO 18523-1 2016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Schedule and condition of building zone and space usage for energy calculation Part 1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pdf
ISO TR 23267 2024 Experiment results on test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DAA) systems for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pdf
ISO 2419 2012 Leather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 Sample preparation and conditioning.pdf
DIN EN ISO IEC 17021-3 (2018-08-00.pdf
ISO TR 24471 2019 Brazing — Grouping systems for materials — American materials.pdf
GB-T 28777-2012 石化工业用阀门的评定.pdf
GB-T 9775-2008 纸面石膏板.pdf
GB-T 41321-2022 自体支撑型缺气保用轮胎刚度试验方法.pdf
GB-T 42870-2023 无损检测 纤维增强聚合物的声发射检测方法和评价准则.pdf
GB-T 223.3-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pdf
GB-T 14185-1993 语文学习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GB-T 15886-1995 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pdf
GB-T 28414-2012 抗震结构用型钢.pdf
GB-T 30196-2022 自体支撑型缺气保用轮胎.pdf
GB-T 23285-2009 缩微摄影技术 开窗卡增厚区厚度的测量方法.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05.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