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40 CCSB61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eedlingscultivationandmountain afforestationofQuercusspp. 2024-02-02发布 2024-03-0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1357—2024 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市淳安县林业局、湖州市安吉县龙 山林场、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林业资源保护中心、建德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乐清市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 心、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阳东、吴立文、孙海菁、施翔、舒金平、饶龙兵、蒋淑君、徐红霞、黄世清、 张永志、俞文仙、李水坤、林韧安、刘汝明。DB33/T1357—2024 1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L.)树种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山地造林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栎属白栎(Quercusfabri)、麻栎(Quercus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槲栎(Quercusaliena)、枹栎(Quercusserrata)、槲树(Quercusdentata)、小 叶栎(Quercuschenii)等浙江省常见树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179.1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 DB33/T179.2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林业容器育苗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2011) 《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办生字〔2023〕80号)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播种育苗 4.1种子采收与贮藏 一般于9月~11月间,种子成熟期进行采收。采收后,用杀菌杀虫剂进行浸种,捞出悬浮、空、烂 种子后再贮藏于湿度30%±5%的湿沙中,一般3天~5天翻种一次,待种子破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4.2大田播种育苗 4.2.1圃地准备 选择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灌溉排水条件较好的圃地,前期进行消毒处理:圃地用0.5%的福尔马林 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2天后便可播种。播种前进 行翻耕筑床,在翻耕时施复合肥(50kg/667m2(亩)~75kg/667m2(亩))作为基肥。DB33/T1357—2024 24.2.2播种 以春播为主,种子经沙藏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采后直接播种。播种采用开浅沟条状点播,播种行 距30 cm,籽距7 cm~8 cm,覆盖黄心土或新土2 cm~3 cm,再覆盖地膜保湿。 4.2.3水肥管理 待1/3种子出苗后揭去地膜,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5月~8月,施高氮型硫酸钾复合肥(24—11—10) 与磷肥(氮磷比1:1,7.5kg/667m2(亩))2次~3次,配成1%溶液喷施;施肥宜在傍晚进行;以后每 月追肥一次,施通用型复合肥,配成1%溶液喷施。 4.2.4圃地除草 除草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连根拔除杂草,防止松动苗根,保持苗床上、苗床间无杂草。 4.3容器播种育苗 4.3.1圃地准备 容器苗以自控荫棚内培育为主,其中两年生及以上容器苗培育可在露地进行。苗床地面平整,覆盖 地布,四周开排水沟。 4.3.2容器选择 一年生容器苗可选用(4.5cm~5.0cm)×10cm无纺布容器,两年生容器苗可选用(14cm~15cm) ×18cm无纺布容器。 4.3.3基质组成 选用泥炭(pH 5.5~6.5)、珍珠岩、蛭石、腐熟锯屑、树皮粉或谷壳为育苗基质。基质配比可采 用:泥炭30%、珍珠岩或腐熟锯屑40%、黄心土或稻田土25%、腐熟有机肥5%。 4.3.4基质消毒 按照LY/T1000执行。 4.3.5基质装填和摆放 将拌匀、消毒后的基质装袋,装实装满,整齐排放,保持容器上口平整一致。 4.3.6播种 以春播为主,种子经沙藏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采后直接播种。每容器播种1粒,播种深度2cm~3 cm。 4.3.7苗期管理 出芽后,保持基质湿润,苗床温度超过35℃时应开窗通风,喷水降温;每月喷洒一次0.2%磷酸二 氢钾水溶液或复合肥;速生期,每月叶面喷施追肥一次,施通用型复合肥。除草作业按DB33/T179.2 执行。 5扦插育苗DB33/T1357—2024 35.1采穗圃营建 5.1.1母树选择 从优良单株的播种苗中挑选生长突出、分枝匀称或形态特异的单株。 5.1.2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建立采穗圃。 5.1.3整地定植 开沟筑床,床宽1m,每床栽种1列,株距70cm~80cm。栽植穴50cm×50cm×40cm,每穴施有机肥 5kg,并绘制定植图。 5.1.4采穗圃管理 栽植后1 年~2 年,每年施肥、除草、松土2 次~3 次,适时灌溉、排涝。第3年进入穗条生产期后, 每年2月、7月各整形修剪一次,控制树高80cm左右,培育健壮穗条;3月下旬、5月下旬、9月中上旬分 三次除草、施肥,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2—16—14)50g~100g。 5.2扦插 5.2.1扦插时间 一年2次,分别在2月底至3月初采集去年生秋梢和5月中下旬采集第一轮春梢进行扦插。 5.2.2基质与容器 基质宜采用体积比3:1的泥炭:珍珠岩(或河沙),扦插前采用400倍液~600倍液高锰酸钾喷洒基 质,以塑料薄膜覆盖闷晒7天,然后浇透水分待用;容器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塑料杯,或50孔穴盘。 5.2.3穗条处理 采集圆满充实、均匀一致、尚未分叉的木质化秋梢或半木质化春梢枝条,取中下部枝段剪成插穗, 穗长7cm~8cm,保留2片~3片半叶片,绑扎成捆,梢头朝上放置在水盆内(水位3cm~5cm)。木质化 秋梢插穗,插前用NAA(萘乙酸)6000mg/kg或IAA(吲哚乙酸)2000mg/kg溶液速蘸后扦插;半木质化 春梢扦插无需处理直接扦插,扦插深度4cm~5cm。 5.2.4苗期管理 扦插后浇透水,搭建薄膜拱棚保湿,春季保温,夏季通风、降温。生根后苗期管理按照4.3.7相应 的管理要求执行。 6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按DB33/T177执行,苗木检疫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2011)执行; 苗木的包装和运输,大田播种苗、扦插苗按照DB33/T179.1执行,容器苗按照DB33/T179.2执行。 7山地造林DB33/T1357—2024 47.1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宜选择土层厚度≥40cm,海拔1800m以下的宜林山地。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100cm×100cm, 穴规格为40cm×40cm×30cm,挖除穴内树蔸,穴内施钙镁磷肥0.5kg或有机肥10kg,回填表土,苗木 种植前一个月完成。 7.2造林时间 宜晚秋至早春,落叶后发芽前造林。容器苗造林除高温季节(7月~9月)外,均可实施。 7.3造林模式 7.3.1纯林 选Ⅰ级苗、Ⅱ级苗,初植株行距2m×(2m~3m)。 表1栎属树种苗木等级标准 苗龄 年苗木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地径 cm苗高 cm地径 cm苗高 cm地径 cm苗高 cm 0~1 >1.0 >100 0.5~1.0 70~100 0.3~0.5 50~70 0~2 >2.0 >200 1.5~2.0150~2001.2~1.5120~150 7.3.2混交林 宜选用楠木、木荷、青冈、石栎等常绿树种混交造林,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混交比例2:1或1:1, 栽植密度同7.3.1。 7.3.3退化林修复 林地清理后,根据保留木、林分郁闭度情况,补植40株/667 m2(亩)以上。 8抚育管理 8.1幼林抚育 按GB/T15776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管理。 8.2密度控制 纯林、混交人工林密度控制按中幼林GB/T15776—2023中第10章节的规定起草执行;退化林修复密 度控制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的《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执行。 9病虫害防治 9.1苗期病虫害防治 9.1.1病害防治
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8:4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91.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ASTM 51900 2023 Guidance for dosimetry for radiation research.pdf
ISO 4578 1997 Adhesives Determination of peel resistance of high-strength adhesive bonds Floating-roller method.pdf
ISO 10333-5 2001 Personal fall-arrest systems — Part 5 Connectors with self-closing and self-locking gates.pdf
ISO 8815 1994 Aircraft — Electrical cables and cable harnesses — Vocabulary.pdf
ISO 20906 2009 Acoustics — Unattended monitoring of aircraft sound in the vicinity of airports.pdf
ISO IEC 8824-3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Part 3 Constraint specification.pdf
ISO IEC 14443-1-2018 Cards and security devices fo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Contactless proximity objects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pdf
ISO 6362-3 2022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 Extruded rods bars, tubes and profiles — Part 3 Tolerances on form and dimensions for extrude.pdf
ISO IEC 14496-5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pdf
ISO 16063-1 1998 Method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vibration and shock transducers — Part 1 Basic concepts.pdf
GB-T 2987-1996 电子管参数符号.pdf
GB-T 25962-2010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pdf
GB-T 24375-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牵伸装置用下罗拉.pdf
GB-T 17359-2012 微束分析 能谱法定量分析.pdf
GB-T 5568-2013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无曲挠液压脉冲试验.pdf
GB-T 24243-2009 铬矿石 采取份样.pdf
GB-T 33575-2017 集装箱 电子箱封 环境特性.pdf
GB-T 14274-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 加速老化试验.pdf
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 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pdf
GB-T 16843-2023 单端荧光灯 安全规范.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891.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