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7.040 CCSA4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2327 DB2327/T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2025-02-14发布 2025-03-14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27/T111—2025 I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方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湛鑫琳、丁永全、刘力铭、韦昌雷、赵希宽、王立中、王峰、胡林林、赵 厚坤、王立功、徐洁晶、邵文杰。DB2327/T111—2025 1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的样地设置、调查内容与方法、多样性评价等方面的 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下植被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36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HJ710.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 LY/T2241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样地sampleplot 为调查和监测某一植物群落内物种的生存、生长、组成和结构而限定一定范围的地段(或 地块),通常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样地分固定、半固定和临时样地三类。 3.2样方quardrat 将样地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小地块,每一个小地块为一个样方。 3.3灌木shrub 指不具明显独立的主干,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比较矮小的木本植物,一 般成熟个体高度小于5m。 3.4草本herb 指木质部不甚发达,茎为草质或肉质的植物。 3.5多度abundance 指某一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直接计数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测定。 3.6盖度coverage 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一般用百分率表示。DB2327/T111—2025 23.7频度frequency 指某种植物在群落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 3.8植被多样性plantdiversity 指植被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样地设置与调查 4.1样地设置原则 调查样地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或区域;样地地形、土壤和植物种类分布相对均 质,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不能跨越小河、道路,远离林缘(至少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 距离)。 4.2样地设置方法 样地面积为1hm2,形状为正方形(100m×100m)。样地采用GPS定位,定位样点作为 样地的西南角,使用全站仪定基线,闭合差不大于各边总长度的1/200。天然森林植被一般 按等高线走向设置,人工森林植被一般按株行距走向设置。采用网格法区划分割样地,将样 地划分为25个20m×20m的样方。对角线的5个样方进行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编号01~05。 将20m×20m样方按对角线方法设置5个5m×5m的灌木小样方,编号由4位数组成,前 两位为样方编号01~05,后两位为灌木样方的顺序号G1~G5。每个20m×20m样方内随机 设置5个1m×1m的草本样方,编号由4位数组成,前两位为样方编号01~05,后两位为 草本样方的顺序号C1~C5。样地及样方设置见图1。 图1样地及样方设置 4.3样地调查内容 4.3.1样地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植物群落名称、郁闭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水分状况、土壤质地和人 类活动等。 4.3.2灌木层 记录样方内出现的灌木种类清单,包括种类、数量、盖度、高度、地径、生长和分布状 况。DB2327/T111—2025 34.3.3草本层 调查样方内出现的草本种类清单,包括植物种类、数量、盖度、平均高度、生长状况和 分布状况。 4.3.4幼树幼苗 乔木更新层中,高度<1.3m、且高度>0.25m的定义为幼树,同灌木层观测一起进行; 高度≤0.25cm的定义为幼苗,同草本层观测一起进行。幼树幼苗只进行检尺,不挂牌和定 位。 4.4调查时间 常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时间一般为7月~8月。 5林下植被多样性评价 5.1物种数量评价指标 5.1.1相对多度 RA=(某一物种的株数/所有物种总株数)×100......................(1) 5.1.2相对频度 RF=(某一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100......................(2) 5.1.3重要值 评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对于灌木和草本,重要值主要是相对多度、相对频 度的平均数。 IV=(RA+RF)/2......................(3) 5.2物种多样性评价指标 5.2.1丰富度指数 评估一个群落物种的丰富程度。 5.2.1.1Patrick指数 S=出现的物种总数......................(4) 5.2.1.2Magalef指数 F=(S-1)/lnN......................(5) 式中:N为个体总数(总株数)。 5.2.2多样性指数 评估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DB2327/T111—2025 45.2.2.1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指数 测量群落物种多样性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指标。 ......................(6) 式中:Pi-----物种i的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即相对多度。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 5.2.2.2辛普森Simpson指数 该指数又称优势度指数,是基于概率论提出来的,是一个反应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 标。 ......................(7) 式中:Pi-----物种i的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即相对多度。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 5.2.3皮洛Pielou指数 该指数又称均匀度指数,用来描述物种中的个体的相对丰富度或所占比例。 J=H/lnS......................(8) 式中:H----Shannon-Wiener指数;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DB2327/T111—2025 5附录A (资料性) 调查因子技术要求 调查因子技术要求详见表A.1、A.2、A.3 表A.1郁闭度和覆盖率等级划分 等级 郁闭度 覆盖度/% 1 0.20~0.39 30%~49% 2 0.40~0.69 50%~79% 3 0.70~1.00 80%~100% 表A.2群落结构划分条件 群落结构类型 划分条件 完整结构 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含苔藓等地被物)3个层次的森林植被 较完整结构 只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2层次的森林植被 简单结构 只有乔木层或灌木层1个层次的森林植被 备注 划分群落结构时,灌木(含下木)或草本(含苔藓等地被物)的覆盖度≥20%,单独划 分植被层;灌木和草本的覆盖度均在5%以上,不足20%,但合计≥20%,合并为1个植 被层。 表A.3Drude7级制多度体系 Drude多度级 Soc.(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Copiosae)3很多 Cop.(Copiosae)2多 Cop.(Copiosae)1尚多 Sp.(Sparsae) 少,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Solitariae) 稀少,数量很少而稀疏 Un.(Unicum) 个别,样方内只有1株或2株DB2327/T111—2025 6附录B (资料性) 基本信息观测表 基本信息观测详见表B.1、表B.2、表B.3、表B.4。 表B.1样地基本信息观测表 观测时间: 经纬度:EN 样地编号植物群落郁闭度 坡度 坡向 坡位 海拔土壤质地人类活动

.pdf文档 DB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大兴安岭地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大兴安岭地区 第 1 页 DB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大兴安岭地区 第 2 页 DB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大兴安岭地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31: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