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01 CCSB0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2327 DB2327/T088—2024 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1发布 2024-08-31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27/T088—2024 I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特制订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宏涛、梁秀凤、胡海冰、刘昕哲、马庆龙、刘柱、庞启亮、刘斌、吴刚。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 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1828718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DB2327/T088—2024 1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菌种选择、菌 包生产、养菌、场地选择及做床、开孔催芽、分床、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晾晒、贮存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地摆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776-2000天然石膏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119-2021饲料用麦麸 NY/T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2218-2022饲料原料发酵豆粕 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摆栽培 将黑木耳菌棒斜靠在横杆上或直立摆放于平整栽培畦上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 3.2菌种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已登记注册的优良品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 用中、低温型菌种。 4菌包生产 4.1生产时间DB2327/T088—2024 2菌包生产时间需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进行。 4.2菌袋规格 选用材质均匀、袋料亲和力好的折角标准优质薄聚乙烯袋。规格:16.5cm×35.0cm、16.5cm ×37.0cm。 4.3栽培原料 应符合NY5099-2002的要求,栽培黑木耳的木屑以硬杂木为主,杨木混入量不可超过10.0%。木 屑以颗粒状0.1cm~0.3cm直径为宜。辅料中麦麸应符合NY/T119-2021,豆饼粉要符合NY/T 2218-2022,化学添加剂应用符合NY5099-2002。 4.4培养料配方 4.4.1配方1 86.5%硬杂木屑,10.0%麦麸,2.0%豆饼粉,0.5%石灰,1.0%石膏,含水量控制在60.0%~ 62.0%,pH值6.0~7.0,所用水符合GB5749-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4.2配方2 83.0%硬杂木屑,13.0%麦麸,2.0%豆饼粉,1.0%石灰,1.0%石膏,含水量控制在60.0%~ 62.0%,所用水符合GB5749-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5装袋 菌袋培养料装实,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菌袋无褶皱。16.5cm×35.0cm 的菌袋高度要达到20.0cm~22.0cm,重量达到1.2kg~1.3kg。 4.6封口、灭菌 采用颈圈法或菌棒法封口。用高压灭菌0.12Mpa,1.5h~2.0h;常压灭菌时,在4h之内使灭 菌锅温度达到100℃,保持100℃8h~10h。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降温。 4.7接菌 4.7.1接菌室的基本处理程序 清洁→灭菌→搬入菌袋→接菌室消毒处理→接菌。 4.7.2接菌室的消毒方法 臭氧发生器消毒并配合紫外线灯照射。 4.7.3接菌操作 在接菌室中使用离子风、高效接菌机配合红外灯、酒精灯在无菌室中进行无菌操作。 4.7.4接菌室使用后处理 接菌室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清洁,排除废气,台面需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消毒。 5养菌DB2327/T088—2024 35.1温度 在菌袋培养过程中注意室温、堆温、料温的变化,以料温恒定22℃~25℃为宜。菌种萌发期, 室温控制在24℃~26℃;生长期(菌丝封盖或透袋后)室温控制在20℃~22℃;培养后期(菌 袋发菌过半)室温控制在18℃~20℃。 5.2湿度 培菌室空气相对湿度55%~65%。 5.3光照 避光培养。 5.4生理后熟 菌丝长满菌袋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8℃,再继续培养10d~15d,达到菌丝生理成 熟。 5.5合格菌包标准 经后熟的菌包,菌龄50d~70d,整个菌包布满洁白、粗壮的菌丝,菌包弹性好,袋料紧贴, 无杂菌感染;菌包内部检查:菌丝洁白,菌丝覆盖整个培养料,具有木耳菌丝特有的清香味,即为 合格菌包。 6场地选择及做床 6.1露地摆放 符合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6.2林下摆放 交通便利,林木郁闭度小于0.4,靠近水源,地势平坦。 6.3做床 床高15.0cm~20.0cm,床宽120.0cm~150.0cm,长度不限,床面无杂草、无树枝,需平整、 压实。 7开孔催芽 7.1孔型 小孔栽培多采用刺孔器刺孔,小孔的形状主要有“o”、“︱”和“钉子孔”。小孔单片栽培要 选用“o”、“钉子孔”的刺孔器。 7.2孔径 小孔栽培刺的孔径一定要小,孔径应在0.3cm~0.5cm。 7.3孔深DB2327/T088—2024 4孔深0.5cm~0.7cm。 7.4孔距 小孔栽培的孔间距应在1.0cm~1.2cm之间。 7.5孔数 常规菌袋(16.5cm×35.0cm)装袋高20.0cm~22.0cm,孔数应在180个~240个。 7.6室外催芽 菌包运到栽培场地,相对2排4层~5层摆放到出耳床上,盖草帘复壮菌丝,同时提高地温。 困菌4d~5d菌丝变白后,连续5天最高气温稳定在8℃~10℃时进行刺口。将刺孔的菌袋按品字 型摆放在有一定散射光的菌床上,盖塑料布、草帘,保温、保湿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20℃~23℃, 湿度70%~75%,直至孔口出现耳芽。 7.7室内催芽 将刺孔的菌袋按袋间距1.0cm~2.0cm摆放在架子上,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20℃~22℃, 室内催芽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待菌丝恢复出现黑线。 8分床 8.1床面处理 分床前将床面浇一遍透水,再撒上生石灰消毒,床上面铺一层有孔的黑色或白色地膜。 8.2分床 待耳芽出齐并长至1.0cm~2.0cm后分床,分床时袋间距10.0cm即可。 9出耳管理 9.1第一潮耳管理 分床后菌袋晒2d~3d,开始给水,浇水时间在20点至次日6点之间,每小时浇水15min~20 min,出耳场地湿度保持在85%~95%,直至此潮耳采收。 9.2第二潮耳管理 第一潮耳采收后,晒袋2d~4d,进行浇水管理,浇水时间在22点至次日4点之间,出耳场地 湿度保持在85%~95%,直至第二潮耳采收。 9.3秋耳管理 二潮耳采收完毕,进入高温季节,停止浇水,立秋前将袋顶风化的菌袋撕破,进行浇水管理, 在上冻前再采收一潮木耳。 10病虫害防控DB2327/T088—2024 510.1原则 10.1.1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和物理防控措施。 10.1.2出耳期不宜使用化学农药,采用药物防治时,应使用登记使用范围包括食用菌的农药;不 应使用未在食用菌上登记的农药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采耳后施用,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10.1.3严格环境药物消毒灭虫处理,药物不应直接接触木耳。 10.1.4出耳期药物防治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留足安全间隔期再行催芽出耳,确保安全间隔期 后采收。 10.2综合防控措施 10.2.1使用抗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 10.2.2应用低湿、低温、通风、低氮、清洁、石灰处理等综合防控杂菌侵染和病害。 10.2.3应采用多项物理方法相结合防控虫害。通风口处安装孔径为0.21cm~0.25cm的防虫网,管 理好通风口,防止外来虫源进入。 10.2.4环境卫生。栽培场地和周围环境应定期消毒灭虫,污染袋实施封闭式清除并进行灭活处理 或运至远离菇房。 11采收、晾晒、贮存 11.1采收 当耳片长到直径3.0cm~4.0cm时停水,在耳片半干时(耳根处柔软),保持耳片碗状定型, 背腹面层次分明,开始采收。 11.2晾晒 把采收后的木耳及时摊放在纱网上,宜厚不宜薄,上层半干后用铁钯上下翻动耳片,待耳片全 部达到半干时,随时在纱网上分段收集呈小堆,之后再厚一些摊开晾晒,直到木耳全部晒干。 11.3贮存 产品应在避光、阴凉、清洁、干燥、无异味处贮存,注意防霉、防虫、防鼠。严禁与有毒、有 害、有异味、易发生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DB2327-T 088-2024 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31: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96.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1855-2 2021 Amd 1 2023 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 — Embedded radiant heating and.pdf
ISO 965-3 2021 ISO general purpose metric screw threads — Tolerances — Part 3 Limit deviations for screw threads.pdf
ISO 15630-2 2019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and prestressing of concrete Test methods Part 2 Welded fabric and lattice girders.pdf
ISO 4349 2024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ycling index for co-processing.pdf
ISO ASTM TS 52930 2021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Qualification principles —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IQ OQ PQ) of PBF-LB equipment.pdf
ISO 5019-5-1984Refractory bricks. Dimensions. Part 5_Skewbacks first edition.pdf
ISO 6413 2018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 Representation of splines and serrations.pdf
ISO IEC TR 15443-2 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Security assurance framework — Part 2 Analysis.pdf
ISO 17754 2014 Timber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Torsional resistance of driving in screws.pdf
ISO 18589-1 2019 Measurement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environment — Soil — 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and definitions.pdf
GB-T 13154-2006 电视用彩色电影拷贝和幻灯片的密度规范.pdf
GB-T 44861-2024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系统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pdf
GB-T 6124-2007 T型槽铣刀 型式和尺寸.pdf
GB-T 11132-2008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pdf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pdf
GB-T 12918-2009 油船排油监控系统技术条件.pdf
GB-T 12948-1991 滑动轴承 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pdf
GB-T 17241.1-1998 铸铁管法兰 类型.pdf
GB 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pdf
GB-T 14520-1993 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塑料中的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96.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