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30 CCSB41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方标准 DB2311/T087—2024 黑河马流产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2024-12-18发布 2025-01-18实施DB2311 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行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河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爱辉区农 业农村局、孙吴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少奇、王宁宁、刘建凤、陆瑶、侯召峰、马欣、陈琳、孙玉国、张永 国、隋大宗、王刚、张建涛、田美湛、柴孟龙、齐裕龙。DB2311/T087—2024 1黑河马流产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河马流产的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河马养殖场(户)、动物诊疗机构、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针对马流产主要疫病 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621马鼻肺炎病毒PCR检测方法 GB/T27980马病毒性动脉炎诊断技术 NY/T570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诊断技术 NY/T195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SN/T1694马媾疫检疫技术规范 DB2311/T063黑河马 3术语和定义 DB2311/T06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病因 4.1细菌病 主要由马流产沙门氏菌病引发。 4.2病毒病 主要由马传染性鼻肺炎和马病毒性动脉炎引发。 4.3寄生虫 主要由马媾疫引发。 5诊断 5.1初步诊断 通过了解病史,收集及分析临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如进一步对不同病原进行鉴别,可根 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鉴别诊断。DB2311/T087—2024 25.2鉴别诊断 5.2.1马流产沙门氏菌病 5.2.1.1流行病学特征 5.2.1.1.1流行特点 该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马在妊娠初期患病几率较大,一般会在妊娠 中后期发生意外流产,外界环境污秽、气温骤变、棚圈拥挤、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疲劳和饥饿、内 寄生虫和病毒感饲养和日常管理不当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发生。 5.2.1.1.2传染源 病马和带菌马是主要传染源。病菌可通过粪便、尿、乳汁、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污 染环境。 5.2.1.1.3传播途径 病原可经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也可经交配、胎盘或产道感染。 5.2.1.2临床症状 5.2.1.2.1孕马 主要症状包括流产,流产前可能有轻微腹痛、乳房肿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 5.2.1.2.2幼驹 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腹泻、关节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败血症。 5.2.1.2.3公马 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阴囊炎等生殖系统病变。 5.2.1.3病理变化 5.2.1.3.1流产胎儿 主要表现为败血性病变,胎盘水肿、出血。 5.2.1.3.2母马 流产后可继发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 5.2.1.3.3幼驹 严重病例可见肠道炎症、肝脾肿大及多发性关节炎。 5.2.2马传染性鼻肺炎 5.2.2.1流行病学特征 5.2.2.1.1流行特点DB2311/T087—2024 3自然感染条件下,马是疱疹病毒的唯一易感动物。在临床病例中,发病病例的年龄多集中于 幼龄马(1~2岁)和妊娠马(怀孕8~11个月)。该病的流行就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年中气温较 低的月份(深秋和冬季)更易发生。 5.2.2.1.2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马和发病马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病马接触过的用具。 5.2.2.1.3传播途径 病原可通过直接接触、垂直传播、间接接触进行感染。 5.2.2.2临床症状 病马的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1℃、淋巴结部位发生肿胀、食欲降低、眼角部位出现充血现象, 同时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马在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瘫痪造成死亡。 5.2.2.3病理变化 感染的妊娠母马产下的胎儿新鲜,全身皮下水肿现象严重,并伴有出血和可视黏膜黄染症状。 心脏功能不全,心包积液,腹腔有大量积液,肺脏水肿,肝脏肿大严重,并可见大小不一的坏死 灶。 5.2.3马病毒性动脉炎 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见GB/T27980规定。 5.2.4马媾疫 5.2.4.1流行病学特征 5.2.4.1.1流行特点 仅马属动物对媾疫锥虫易感,马患病后多半以慢性或隐性的形式出现,病程延长1~2年或更 久,急性型比较少见。幼驹患病后则较剧烈,舍饲的公马也常发生急性的过程。 5.2.4.1.2传染源 带虫马是马媾疫的主要传染源。马媾疫锥虫侵入马体后,如机体抵抗力强,则不出现临床症 状,而成为带虫者。 5.2.4.1.3传播途径 主要是接触感染。虫体在生殖器官黏膜寄生,通过病畜与健康畜交配感染,幼畜可经乳汁感 染,也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工授精器械、用具等传染。 5.2.4.2临床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7d~20d,病马初期体温升高至39℃~39.5℃,并可能出现精神沉郁、食欲 减退和消瘦等症状。根据病马表现,可分为水肿型、丘疹型和麻痹型。 a)水肿型:主要症状为生殖器水肿。公马表现为阴茎、包皮和阴囊水肿,严重时可扩展至 腹下和股内侧,水肿部位皮肤粗糙,无热无痛。母马则表现为阴唇、乳房和腹部水肿,阴道粘膜 潮红、肿胀,并伴有分泌物增多和排尿频繁。DB2311/T087—2024 4b)丘疹型:在病程后期,病马皮肤出现扁平丘疹,多见于颈部、胸部、腹部和臀部,直径 约3-15厘米,疹块中央凹陷,周边隆起。 c)麻痹型:病情严重时,病马可能出现腰部或后肢麻痹,表现为步态不稳,甚至卧地不起。 5.2.4.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症和水肿,以及皮肤和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贫血和 继发感染。 5.3实验室诊断 马流产沙门氏菌病按照NY/T570-2002,马鼻肺炎按照GB/T27621,马病毒性动脉炎按照GB/T 27980,马媾疫按照SN/T1694规范进行诊断。 6预防 6.1饲养管理 群牧母马生产采用暖季放牧、冷季放牧加补饲方式。应根据牧草利用及气候条件,制订各季 节转场时间,按时转场,严防草地过度放牧。 6.2环境管理 6.2.1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对圈舍、产房、活动场、用具、环境定期消毒。 6.2.2流产胎儿、胎衣与消毒剂混合后深埋或焚烧,对被污染的环境及用具,用10%~20%生石灰 乳或5%来苏儿液彻底消毒,垫草应烧毁。 6.3人员管理 6.3.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不得患有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以及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病,取 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6.3.2非生产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遵守场内防疫 制度。 6.4外引管理 6.4.1从非疫病区引进,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检疫。 6.4.2运输时不得从疫区经过。 6.4.3到达目的地需隔离饲养45d,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6.5免疫接种 群牧马群的免疫必须遵循免疫规程的规定。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按照NY/T1952执行。引发马流 产主要疫病的免疫方法见附录A。 7治疗 引发马流产主要疫病的治疗见附录A。DB2311/T087—2024 5附录A (资料性) 引发马流产主要疫病的免疫和治疗方法 引发马流产主要疫病的免疫和治疗方法见表A.1。 表A.1引发马流产主要疫病的免疫和治疗方法 主要疫病 免疫方法 治疗方法 马流产沙门氏菌病使用马流产沙门氏菌活疫苗进行 免疫。每年注射2~3次,间隔约 4个月。怀孕马可在当年9~10月 和次年1~2月各注射1次。流产后应及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和阴道,或 子宫注射青霉素100万IU、红霉素40万IU和链霉素1 g溶液(分别用生理盐水50mL~100mL稀释),每天 1次,直至无分泌物流出为止。 马传染性鼻肺炎目前暂无有效疫苗。无特效治疗方法。注意对病马隔离,隔离时间至少为3 周,在此期间不得与任何健康孕马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马病毒性动脉炎目前暂无有效疫苗。无特效治疗方法。从境外引进种马时,要注意隔离、复 检,妊娠马感染患病时,要隔离。 马媾疫配种前对公马用喹嘧胺进行预防 注射,尽量采取人工授精方式进行 繁育减少感染几率。对发病母畜可用那加宁和新胂凡纳明单独使用或交替 使用。 a)那加宁用法用量:用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加入 10%氯化钙注射液100mL和10%安钠咖注射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剂量为每1kg体重10~15mg。 b)新胂凡纳明用法用量:用生理盐水配成10%的溶液 缓慢静注,剂量为每1kg体重10~15mg。
DB2311-T 087-2024 黑河马流产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黑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30: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14.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9727-8 2022 Cylindrical cork stoppers — Physical test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capillarity.pdf
ISO 7203-2 2019 Fire extinguishing media — Foam concentrates — Part 2 Specification for medium- and high-expansion foam concentrates for top application to water-immiscible liquids.pdf
ISO 3965 1990 Agricultural wheeled tractors — Maximum speeds — Method of determinati.pdf
ISO 20908 2023 Tyre sound emission test — Methods of drum.pdf
ISO 8625-2 2018 Aerospace Fluid systems Vocabulary Part 2 General terms and definitions relating to flow.pdf
ISO 1787 1984 Cinematography — Camera usage of 8 mm Type S motion-picture film —.pdf
ISO 14130 1997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 —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by short-beam method.pdf
ISO-TS 26030 2019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ance on using ISO 26000 2010 in the food chain.pdf
ISO 21782-4 2021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 Test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propulsion components — Part 4 Performance testing of the DC DC converter.pdf
ISO 7005-3 1988 Metallic flanges Part 3 Copper alloy and composite flanges.pdf
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pdf
GB-T 5076-1985 具有两个轴向引出端的圆柱体元件的尺寸测量.pdf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 第1部分 尺寸公差.pdf
GB-T 39388-2020 照度计和亮度计的性能表征方法.pdf
GB-T 3051-200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汞量法.pdf
GB-T 3510-2023 未硫化橡胶 塑性的测定 快速塑性计法.pdf
GB-T 36279-2018 架空导线自阻尼特性测试方法.pdf
GB-T 5478-2008 塑料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pdf
GB-T 18299-2001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集成阀.pdf
GB-T 6500-2008 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14.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