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16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Rules for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tobacco budwom [Heliothis assulta Guenee] 2014 - 10 - 30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4 - 11 - 30 实施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B52/T 974—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与定义 ........................................................................ 1 3 监测技术 .......................................................................... 2 4 无害化治理技术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烟青虫监测记载表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烟青虫物理防治方法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生产禁用或限用农药品种名单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烟青虫形态特征及卵巢、卵粒、幼虫发育进度分级标准 ................ 9 I DB52/T 974—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毕节地区植保植检站、遵义县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起 草。 本标准起草人:夏忠敏、龙玲、张太平、刘红梅、袁洁、张绍刚、耿坤、胡吉峰、蒋平、朱方宇、 张雯晴、郑松、杨盛桂、颜兴贵、田斌、钟建明、黄龙武、吴琼。 II DB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辣椒的烟青虫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危害辣椒的烟青虫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辣椒烟青虫监测技术 指根据烟青虫生活习性、发生消长动态等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测记载,掌握系统情况 和影响该系统的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危害辣椒的烟青虫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技术。 2.2 系统调查 在辣椒生长季节进行定点、定时、定方法的调查,明确一个地区危害辣椒的烟青虫的发生消长动态。 2.3 大田普查 在辣椒生长季节进行较大范围内的多点调查,明确一个地区危害辣椒的烟青虫的整体发生情况。 2.4 无害化治理技术 以监测为基础,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和农药残留为目标,所采取 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2.5 生物源农药 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 有害生物的农药。 2.6 无害化的有机肥 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值等指标达到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不包含生活 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及有害污泥等。 1 DB52/T 974—2014 3 监测技术 3.1 系统监测 烟青虫形态特征及卵巢、卵粒、幼虫发育进度分级标准参见附录D。 3.1.1 成虫监测 选择常年发生较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安装测报灯、杀虫灯或糖酒醋液诱器进行主害代成虫诱集。 第2代监测从6月10日开始诱集,8月10日结束。每个监测点选择1~2盏(台)灯或诱器进行诱集成虫的 记载、解剖,每天上午10点前完成,雌虫数量少于20头时全部解剖,超过20头时则随机抽取20头进行解 剖。成虫诱集情况及雌虫解剖情况记入表A.1。 3.1.2 卵量监测 3.1.2.1 监测时间 根据成虫诱集、解剖情况确定第1次系统调查时间,在有效蛾迅速增长阶段开始调查。第2代调查时 间一般从每年的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 3.1.2.2 监测方法 每个监测点选择不同生育期具有代表性的地块3~4块进行挂牌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6株, 共调查30株,3天调查1次,记载卵粒数及发育级别,计算百株卵量和卵粒平均发育进度。调查结果记入 表A.2。 3.1.3 幼虫监测 3.1.3.1 监测时间 从卵盛孵期开始调查。第2代幼虫系统调查时间一般从每年的6月下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 3.1.3.2 监测方法 每个监测点选择已经挂果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块3~4块进行挂牌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6株, 共调查30株,3天调查1次,记载总结果数和蛀果数,计算蛀果率。调查结果记入表A.3。 3.2 大田普查 3.2.1 3.2.1.1 卵量普查 普查时间 在系统调查出现落卵高峰后进行,普查时间集中在3~5天之内。 3.2.1.2 普查方法 根据辣椒种植面积确定调查区域,每个县(市、区)调查10~30个区域,每个调查区域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地块10~20块进行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4株,共调查20株,记载卵粒数及发育级别,计算百 株卵量和卵粒平均发育进度。调查结果记入表A.4。 3.2.2 2 幼虫普查 DB52/T 974—2014 3.2.2.1 普查时间 在系统调查出现蛀果快速增加后进行,调查时间集中在3~5天之内。 3.2.2.2 普查方法 根据辣椒种植面积确定调查区域,每个县(市、区)调查10~30个区域,每个调查区域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地块10~20块进行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4株,共调查20株,记载总结果数和蛀果数,计算蛀 果率。调查结果记入表A.5。 3.3 烟青虫发生动态分析 根据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气候因子、栽培品种、生育期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判定发生趋势、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等动态信息。 4 无害化治理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合理布局 辣椒种植地块四周以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非茄科作物为宜,尽量避免种植烤烟等作物。 4.1.2 选栽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 根据当地栽培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进行栽种。 4.1.3 健身控害栽培技术 实施种子处理及苗床消毒,实行宽窄行栽培模式,合理密植等多种健身控害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辣 椒植株抗逆性。 4.1.4 搞好田园清洁 及时清理落花、落果,并摘除蛀果带出田外进行深埋,以防幼虫再次转果危害,减少田间幼虫数量, 减轻危害程度。 4.1.5 科学肥水管理 实施科学肥水管理,使用无害化有机肥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复混肥,禁止使用含激素的叶面肥。 4.2 生物防治 选择对有益生物杀伤力低的生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保护和利用好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减少化学 农药施用次数及用药量。在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棉铃虫多角形病毒、杀螟杆菌粉制剂、 青虫菌粉制剂、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铜等进行防治。 4.3 物理防治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或糖酒醋液诱杀成虫(见附录B)。 4.4 化学防治 3 DB52/T 974—2014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安全用药。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药 品种(见附录C)。 4.4.1 防治指标 2龄幼虫危害盛期进行调查,百株虫量在15头以上为第2代烟青虫防治指标。 4.4.2 防治时期 药剂防治辣椒烟青虫一定要掌握在幼虫2龄前,此时幼虫多在辣椒植株表面危害,而且抗药性差, 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施药以上午为宜,重点喷洒植株上部。 4.4.3 防治药剂及方法 2 每667 m 用1.8%阿维菌素乳油12.5 ml~15 ml、25%西维因乳油100 ml~120 ml、2.5%三氟氯氰菊 酯乳油15 ml~20 ml、2.5%溴氰菊酯乳油20 ml~25 ml或50%辛硫磷乳油60 ml~70 ml进行喷雾防治, 每7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注意各种农药交替使用。 4 DB52/T 974—201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烟青虫监测记载表 表A.1 测报灯、杀虫灯或糖酒醋液诱器诱集烟青虫情况及解剖情况记载表(注明诱测工具) 解剖 记载 雌虫 其中 解剖雌虫交尾情况 雄虫 总计 时间 雌虫数 1级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级 3级 4级 5级 0次 1次 2 次以上 备注 (头) (头)(头) (日/月) 表A.2 烟青虫卵量系统调查记载表 其中 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 地块 (日/月) 地点 编号 生育期 株数 表A.3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卵量 均发育 备注 地块编号 (粒)(粒)(粒)(粒)(粒) (粒) 进度 烟青虫幼虫系统调查记载表 调查时间 (日/月) 卵粒平 (粒) (株) 调查地点 百株 卵粒数 调查株数 结果总数 蛀果数 蛀果率 (株) (个) (个) (%) 生育期 备注 5 DB52/T 974—2014 表A.4 烟青虫卵量普查记载表 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 地形 地块 (日/月) 地点 地貌 编号 百株 卵粒平 卵量 均发育 卵粒数 生育期 株数 备注 (粒) (粒) (株) 表A.5 进度 烟青虫幼虫普查记载表 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 地形 地块 生育期 (日/月) 地点 地貌 编号 (株) 6 结果总数 蛀果数 蛀果率 (个) (个) (%) 备注 株数

pdf文档 DB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974-2014 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51: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