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140.10 X 5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2015 - 03 - 15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9 - 15 实施 发 布 DB52/T 1033—201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种植环境条件 ...................................................................... 1 4 育苗技术要求 ...................................................................... 1 5 种植方法 .......................................................................... 2 6 田间管理 .......................................................................... 3 I DB52/T 1033—2015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江口县农牧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江口梵净山云峰野生植物开发有限公司、江口县农牧科技局、贵州大学生化 营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建平、郁建平、刘应俊、王胜、杨丽、杨红梅。 II DB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藤茶的种植环境条件、育苗技术、种植栽培及田间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区域内的藤茶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 有机产品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3.1 种植环境条件 地域 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7′~27°58′,海拔300米~1000米。 3.2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光热同季,年均气温16 ℃, 年平均日照时间1257 h,无霜期270 d~310 d。年均降水量1369 mm,年均相对湿度80% 。 3.3 土壤条件 有机质含量为≥1.6%, pH值5.5~7.0,具有土层厚度的沙质土壤。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 的2级标准。 3.4 地表水质量 应符合GB/T 3838的规定。 3.5 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4 育苗技术要求 1 DB52/T 1033—2015 4.1 藤茶的育苗 可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根据藤茶生物学特性,育苗采用扦插育苗模式。 4.1.1 苗床准备 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耕地,深耕细锄开厢,厢宽1.2 m,厢沟宽40 cm,沟深30 cm; 施腐熟农家肥16吨/亩~20吨/亩(腐熟农家肥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首先应将起垄苗床洒水,塑料 黑膜全厢面覆盖(覆膜时做到实、紧、严,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温度)。 4.1.2 母本选择 选茎粗0.2 cm~0.5 cm当年生健壮藤茶枝条作扦插材料;插条应早晨采集为好,并要求粗壮,芽节充 实,新捎上部节位的副芽。 4.1.3 扦插时间 扦插时间为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气温不低于10 ℃时开始扦插为宜。 4.1.4 扦插方法 扦插枝长12 cm~20 cm,每枝需2~3个节;上部在节上2公分处剪成平口,枝下端斜口(45°左右), 两端口距节0.5 cm~1.0 cm;剪口要平整,插条要随剪随扦,并将基部侵入清水中遮阴待用。地上枝留 1~2个节,扦插时先用木棍或竹签打孔,直插或斜插,绿枝插入孔内深度5 cm左右。插后及时浇透水, 并视温度情况加盖遮阴网或加棚层覆盖以提高温度。 4.1.5 扦插密度 扦插株、行距5 cm~10 cm×10 cm~15 cm,扦插密度以每亩8万~10万株为宜。 4.1.6 扦插前插条处理 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前插条最好用萘乙酸(NAA),生根粉(ABT)等处理,药剂随插随蘸(3 秒~5秒),并用清水冲洗。 4.1.7 苗床管理 应保持苗床不渍水,无杂草,扦插苗成活萌芽后施腐熟农家肥和水一次。 4.1.8 种苗分级 选择植株健壮、无病灶枝的植株作种苗。 a) 1 级苗:长度在 25 cm 以上,茎粗为 0.7 cm 以上,不定根数达 8 根~12 根; b) 2 级苗:长度在 16 cm~25 cm,茎粗为 0.3 cm~0.7 cm,不定根数达 5 根~8 根; c) 3 级苗:长度在 8 cm~16 cm,茎粗为 0.2 cm~0.3 cm,不定根数达 2 根~5 根; d) 茎粗低于 0.2 cm 的苗为不合格苗。 5 种植方法 5.1 移栽时间 11~12月份上中旬,土温≥6 ℃时移栽。 2 DB52/T 1033—2015 5.2 栽植密度 仿野生栽培密度为200株/亩~300株/亩,株行距为100 cm×300 cm或150 cm×200 cm;搭架栽培密 度为250株/亩,株行100 cm×300 cm;最好分级移栽。 5.3 栽培技术 5.3.1 起苗 苗圃地所育苗木经过9个月以上的生长,可以达到出苗要求,起苗一般应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即 从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芽萌动前起苗。起苗前土壤干旱应提前灌水,使土壤湿润、疏松、干爽,这样起 苗是既省力又不伤根。起苗时特别注意保护苗木根系,防止风吹日晒、雨天及霜冻起苗。 5.3.2 移植 起出苗木应及时移栽,不能及时移栽则在避风避荫处挖10 cm~20 cm假植沟,用湿土埋住苗根。 5.3.3 藤茶种植可选用仿野生、搭架栽培等栽培模式。 5.3.3.1 大田栽培 大田整地后挖直径25 cm~50 cm,深度25 cm~40 cm的坑,每窝填15 kg~20 kg腐熟农家肥,覆土 厚6 cm~10 cm。因病虫害多不建议采用耕地种植藤茶。 5.3.3.2 仿野生栽培 在选择荒坡土地挖直径25 cm~50 cm,深度25 cm~40 cm的坑,每窝填15 kg~20 kg腐熟农家肥, 2 2 覆土厚6 cm~10 cm,在灌木林中每株需1.0 m /株~1.5 m /株空间,乔木林密度每亩不大于30株,保障 藤茶生长所需阳光。 6 6.1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在藤茶萌芽至枝长10 cm~15 cm时中耕除草,每隔一个月耕除草1次。7~8月停止除草。 6.2 施肥 每年秋季作一次施肥(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促进来年藤茶的生长,施腐熟农家肥20吨/亩~30 吨/亩。 6.3 搭架 藤茶长到40 cm~50 cm时应及时搭架,可用竹竿或牵粗铁丝搭架,以篱笆式搭架为主;仿野生种植 的藤茶可充分利用灌木丛而不用搭架。 6.4 打顶采摘 嫩茎长到25 cm以上时开始打顶采摘,以后每隔10天打顶采摘1次。 6.5 采摘时间 采摘时间为每年3~5月份。 3 DB52/T 1033—2015 6.6 病虫害防治 应按照GB/T 19630和GB 4285标准要求,运用农业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2/T 1033-2015

pdf文档 DB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033-2015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42: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