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20.40 Z 10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2020 - 08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285—2020 目 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方法原理 ........................................................................... 1 4 干扰和消除 ......................................................................... 1 5 试剂 ............................................................................... 1 6 仪器和设备 ......................................................................... 2 7 样品 ............................................................................... 3 8 分析步骤 ........................................................................... 4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 5 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 6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6 12 废物处理 ..........................................................................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8 i DB21/T 328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震、杨萌。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沈阳市浑南区双园路30号甲),联系电话:024-6278851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连山街58号),联 系电话:0411-84684956。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警告:硝酸和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柜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 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硒及其化合物的原子荧光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当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量为 60 L,吸收液定容体积为 100 ml 时,气态硒及其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 为 0.4 μg/m3,测定下限为 1.6 μg/m3;当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量为 0.6 m3,消解液定容体积为 100 ml 时, 颗粒态硒及其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 0.05 μg/m3,测定下限为 0.20 μ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47 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 48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气态和颗粒态样品分别采集后,在酸性条件下,经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生成硒化氢气体, 硒化氢在氩氢火焰中形成基态原子,在硒元素灯发射光的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原子 荧光强度与试液中硒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4 干扰和消除 在本标准的实验条件下,样品中含100 mg/L以下的Cu2+、50 mg/L以下的Fe3+、1 mg/L以下的Co2+、 10 mg/L以下的Pb2+和150 mg/L以下的Mn2+不影响测定。 5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二级。 5.1 盐酸:ρ(HCl)=1.19 g/ml,优级纯。 5.2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5.3 氢氧化钾(KOH)。 1 DB21/T 3285—2020 5.4 硼氢化钾(KBH4)。 5.5 过氧化氢(H2O2):30%(V/V),优级纯。 5.6 硒粉:纯度 99.99% 以上,300目。 5.7 盐酸溶液:5%(V/V)。 于500 ml水中加入50 ml盐酸(5.1),再用水稀释至1 L。 5.8 硝酸-盐酸混合溶液。 于500 ml水中加入55.5 ml硝酸(5.2)及167.5 ml盐酸(5.1),再用水稀释至1 L。 5.9 盐酸溶液:50%(V/V)。 于400 ml水中加入500 ml盐酸(5.1),再用水稀释至1 L。 5.10 硼氢化钾溶液:ρ(KBH4)=20 g/L。 称取0.5 g氢氧化钾(5.3)放入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0 g硼 氢化钾(5.4),搅拌溶解,临用现配。 注:也可以用硼化钠代替硼氢化钾。 5.11 吸收液。 于 500 ml 水中加入 50 ml 硝酸(5.2)及 333 ml 30%过氧化氢(5.5),再用水稀释至 1 L。 5.12 硝酸溶液:50%(V/V)。 于400 ml水中加入500 ml硝酸(5.2),再用水稀释至1 L。 5.13 标准溶液。 5.13.1 硒标准贮备液:ρ(Se)=100.0 mg/L。 称取0.1000 g硒粉(5.6),置于100 ml烧杯中,加20 ml硝酸(5.2)50℃低温加热溶解后冷却至温 室,转移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也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5.13.2 硒标准中间液:ρ(Se)=1.00 mg/L。 移取5.00 ml硒标准贮备液(5.13.1),置于500 ml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 5.13.3 硒标准使用液:ρ(Se)=100.0 μg/L。 移取10.00 ml硒标准中间液(5.13.2),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 5.14 玻璃纤维滤筒或石英纤维滤筒。 对粒径大于0.3 μm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99.9%。 5.15 玻璃纤维滤膜或石英纤维滤膜。 对粒径大于0.3 μm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99%。 5.16 氩气:纯度≥99.9%。 6 仪器和设备 6.1 烟气采样器:采样流量为0 L/min~2 L/min,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 47的规定。 6.2 烟尘采样器:采样流量为5 L/min~80 L/min,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 48的规定。 6.3 烟枪:具备加热和保温功能。 6.4 冲击式吸收瓶:250 ml。 6.5 原子荧光光谱仪,硒元素灯。 2 DB21/T 3285—2020 6.6 电热板或电热消解器。 6.7 微波消解装置。 6.8 恒温水浴装置:温控精度±1℃。 6.9 分析天平:精度为 0.0001 g。 6.10 聚四氟乙烯烧杯。 6.11 陶瓷剪刀。 6.12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 样品 7.1 样品采集 7.1.1 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位置、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按GB/T 16157和HJ/T 397的相关规定执行。 7.1.2 气态硒及其化合物的采集 烟枪后面串联2个250 ml吸收瓶,每个吸收瓶内装有100 ml吸收液(5.11),按照气态污染物采集方 法,以1.0 L/min的流速,连续采样1 h,或1 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同时测定温度、压力等 参数。 注1:若烟温过高,需将吸收瓶置于冰水浴中。 注2:当样品浓度过大时,可减少采样时间。 7.1.3 颗粒态硒及其化合物的采集 将装有石英/玻璃纤维滤筒或滤膜的采样器伸入排气筒内的采样位置,等速采样0.6 m3 以上体积的 废气,同时测定温度、压力等参数。 7.2 样品保存 将两支吸收瓶的样品溶液分别移入两支100 ml比色管中,用空白吸收液(5.11)定容到刻度,如不 能及时分析,应转移到聚乙烯试剂瓶中,常温下可保存7 d。 滤筒样品采集后将封口向内折叠,竖直放回原滤筒盒中密闭保存;滤膜样品放入样品盒或样品袋中 保存。15℃~30℃的环境下,可保存180 d。 7.3 试样的制备 7.3.1 气态硒及其化合物试样 取25.0 ml样品溶液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6.10)中,加入2.0 ml硝酸(5.2),在电热板或电热 消解器(6.6)上120℃加盖加热回流30 min,加入20.0 ml盐酸(5.9),继续在90℃~100℃下加盖加热 回流1 h后冷却。将冷却液转移到100 ml比色管中,加入5 ml盐酸(5.

pdf文档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23:26: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