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2 DB5226 黔 东 南 州 地 方 标 准 DB 5226/ T 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2 - 09 发布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6 - 09 实施 发 布 DB5226/ T 220—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2 5 亲鱼培育 .......................................................................... 2 6 人工催产 .......................................................................... 3 7 产卵 .............................................................................. 3 8 孵化 .............................................................................. 4 9 鱼苗培育 .......................................................................... 4 10 鱼种培育 ......................................................................... 5 11 养殖弃水无害化处理 ............................................................... 6 12 鱼病防治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鲤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 7 I DB5226/ T 22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凯里市农业农村 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凯里市福瑞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世然、李建光、陈文华、晏 宏、时宏咏、王明鸾、曹生权、杨玉梅、赵华 彪、麻智芳、潘兴锋、胡 幸。 II DB5226/ T 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黔东南州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催产、 产卵、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养殖弃水无害化处理、鱼病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黔东南境内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水江鲤: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适宜于清水江流域生长繁殖的河鲤的总称。 3.2 亲鱼:指鱼类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称种鱼。 3.3 亲鱼培育: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促使亲鱼性腺发育至成熟的过程。 3.4 素 利 态 排精的措施。 催产:指对发育到性成熟的亲鱼注射外源性激 和 用适宜的生 环境促使其产卵和 3.5 将 未受精卵)从雌鱼(母本)中排出的过程。 产卵:指卵生的鱼类 卵( 3.6 精 相遇,完成受精过程。 人工授精:指用人工的方法使 、卵 3.7 1 DB5226/ T 220—2019 膜 胚胎,破膜到外界(水环境)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孵化:鱼类孵化是指发生于鱼卵 中鱼类 3.8 从仔鱼平游开始,鱼体全长 3.4 ㎝以下称之鱼苗,包括水花鱼苗、乌仔鱼苗、黄瓜子鱼苗三 鱼苗: 种规 。 格 3.9 体 ㎝ 春片 ㎝以上 之 ㎝ 夏花鱼种(全长 3.5 ㎝),冬片鱼种(全长 10.0 ㎝ 鱼种:鱼 全长 3.3 称 鱼种,鱼种包括 ~15.0 ), 鱼种(全长 13.0 ~20.0 )。 ㎝ 4 环境条件 4.1 水源 充足,排灌方便,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水源 4.2 水质 符 水质应 合NY 5051的规定。 5 亲鱼培育 5.1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塘底、塘埂都不渗漏,并能控制水位、保持肥力,且背风向阳,面积 1000 ㎡~1500 ㎡,水深 1.2m~1.8m。 5.2 清塘 放塘前 10d~15d 用生石灰清塘,带水清塘用生石灰 100 ㎏/667 ㎡~150 ㎏/667 ㎡,干塘清塘 石灰 ㎏/667 ㎡~100 ㎏/667 ㎡,清塘时将生石灰用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在亲鱼 75 用生 5.3 亲鱼来源 来 从事 母 ; 选择符 个体 达 以上 专池 家庭 供 选择符合繁殖条件的清水 国红 父 储备 数 尾~600 尾。雌雄亲鱼 立 档案 严禁混入 它 鲤亲鱼 源,由 鲤鱼苗生产的繁殖场、 渔场提 ,其中,雌亲鱼 江河鲤作 本 雄亲鱼 合繁殖条件的兴 鲤作 本。 亲本 量 500 应 到 750g 。亲鱼宜 饲养,建 亲鱼 , 其 鲤鱼。 5.4 放养密度 放 密度 尾 ㎡~400 尾/667 ㎡。为防止早产,最好在秋末或立春前,雌、雄鱼分塘 非 季节 鉴别方法:雌鱼头小而体高,泄殖孔较大突出;雄鱼头大而体细长,泄殖 孔较小而 陷 亲鱼的 养 300 /667 培育。 生殖 鲤亲鱼雌雄 内 。 5.5 饲养管理 投 符 选 粗蛋白含量在 27%以上的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投 饵 为 体重 % % 投喂 次 上午 午各投一次。 5.5.1 饲:饲料质量 合 NY 5072 的规定, 用 1 ~2 。日 2 , 、下 量 鱼 2 DB5226/ T 220—2019 越冬之前一个月应投喂足量的营养全面的饲料。当春季水温回升至 10℃时, 投饵 为 体重 % %;水温达 13℃以上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 1.0%~2.0%的全价配合饲料; 每 加 次 次 每次注水深 10 ㎝~20 ㎝,每 10d~20d 交换全塘水 1 次。 5.5.3 产后培育:产后亲鱼应及时转入水质清新的培育池中培育,投喂足量的全价配合饲料,使其尽 快恢复体质。每 10d~15d 泼洒生石灰等,以调节水质和预防鱼病。 5.5.2 产前培育:亲鱼在 0.5 ~1.0 日 量 鱼 7d 注新水 1 ~2 , 6 人工催产 6.1 繁殖季节与水温 季节因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繁殖水温为 18℃~28℃,最适繁殖水温为 22℃~26℃。 清水江鲤的产卵 6.2 亲鱼雌雄鉴别 体表特征:胸鳍前数根鳍条背面、尾柄背面、腹鳍等部位和鳞片有粗糙感。轻压腹 6.2.1 成熟雄鱼的 部有 色 流出。 乳白 精液 体表特征: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泄殖孔稍有突出、红润。 6.2.2 成熟雌鱼的 6.3 催产亲鱼的选择与配组 体 健壮,性腺发育良好,体型、体色、鳞被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 3 龄、 龄、体重 1 ㎏以上,活力强而无伤。催产雌雄亲鱼的配组比例为 1:1.0~1:l.5。 体重 ㎏以上 繁殖用亲鱼应 质 1.5 ,雄鱼 2 6.4 鲤鱼催情药物和剂量 黄体 素释放 素 似 简 ~ 脑 垂体 ㎎ 盐 制 液 为每 绒毛膜 剂 减半 素 液 雌鱼注射促 生成 激 类 物( 称 LRH-A 2)2μg/kg.♀~4μg/kg.♀或 促性腺激 ( 称 HCG )500IU/kg.♀ 600IU/kg.♀或鲤鱼 下 4 /kg.♀~8 /kg.♀。雄鱼 量 。注射 1kg 鱼用 0.5 ml~1.0 ml。 用 0.7 的生理 水配 ,注射 用量 简 % 6.5 注射方法 采 胸鳍基 剂 间隔 ㎎ 深度为 1.0 ㎝,雌鱼一次注射或二次注射。采用二次注射时,第一次注射 再注射全部余量。雄鱼一次注射,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 用 部注射,注射 总 量的 l/6~1/8, 8h~10h 6.6 效应时间 温 效 间 ℃ ℃/16h~19h;22℃~26℃/12h~16h;26℃~27℃/10h~12h; 注射的水 / 应时 :18 ~21 7 产卵 7.1 产卵前准备 7.1.1 产卵池:选择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的池塘,面积 500 ㎡~1000 ㎡,水 深 0.7m~0.8m,使用前 7d~10d 清整备用,加注新水要经过滤网过滤。 7.2 鱼巢:选用质地柔软、有韧性、无毒的材料作鱼巢,如龙须草、棕片等;鱼巢制成束状,消毒后 晾干备用。 7.3 自然产卵 3 DB5226/ T 220—2019 巢 彻底清池。催产前 1d 将鱼巢在池中布设成方阵悬于

pdf文档 DB5226-T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26-T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226-T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226-T220-2019 清水江鲤杂交改良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23:24: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