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01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788—2022 向日葵根尖染色体制片和 核型分析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hromosome preparation and karyotype analysis of root tip of sunlower 2022-08-30 发布 2022-09-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78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瑞芬、李素萍、于海峰、郭树春、张立华、孙峰成、乔慧蕾、聂惠、邵盈、 牟英男、韩平安、聂利珍、牛素清、常悦、唐宽刚、梁晨、吴家瑗。 I DB15/T 2788—2022 向日葵根尖染色体制片和核型分析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向日葵根尖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的仪器和设备、试剂配制、制备方法及核型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向日葵根尖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和核型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染色体 chromosome 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一般呈棒状,因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 染色体。 随体 satellite 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染色体片段,称为随体。 具随体的染色体称为随体染色体,用sat表示。 核型 karyotype 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等特征。 核型分析 karyotype analysis 利用染色体制片对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直接进行观察、计数、分组,并对每个染色体形态特征 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即为核型分析。 4 仪器和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精度 0.001 g。 冰箱。 1 DB15/T 2788—2022 恒温培养箱。 光学显微镜(配有 100 倍油镜、成像系统)。 5 试剂配制 0.002 mol/L 8-羟基喹啉 称取0.0145 g 8-羟基喹啉于蒸馏水中,60 ℃水浴溶解后定溶至500 mL。 卡诺氏(Carnoy′s)固定液 无水乙醇:冰醋酸=3:1(体积比),现用现配。 1 mol/L 盐酸 取比重1.19的盐酸82.5 mL,用蒸馏水定溶至1000 mL。 改良卡宝品红染液 A液:称取3 g碱性品红,溶于100 mL 70%的乙醇,可以长期保存。 B液:取10 mL A液加入90 mL 5%苯酚水溶液,在37 ℃条件下温育2 h~4 h(限14 d内使用)。 卡宝品红染液:取B液45 mL,加入6 mL 37%的甲醛,6 mL冰乙酸,充分混匀(可长期保存) 。 改良卡宝品红染液:取10 mL卡宝品红染液,加入45%的冰乙酸90 mL和1.8 g山梨醇,室温下 放置14 d后使用。 酶液 2%纤维素酶溶液:称取2 g纤维素酶,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0.5%果胶酶溶液:称取0.5 g果胶酶,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酶液:2%纤维素酶溶液和0.5%果胶酶溶液等量混合后,过滤除菌。 苏木精染液 甲液:称取1 g苏木精溶于6 mL无水乙醇中,即成苏木精-乙醇溶液。 乙液:称取10 g铵矾溶于90 mL蒸馏水中,即成10%铵矾水溶液。 苏木精染液:取甲液逐滴加入到乙液中,用纸遮盖,放在阳光明亮处,使其充分氧化,3 d~4 d后 将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25 mL甘油和25 mL甲醇,保存在密闭玻璃瓶内,静置30 d~60 d,待液体颜 色变深时过滤,可长久保存。 6 染色体标本制备 常规压片法 6.1.1 材料种植 挑选向日葵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于温水中浸泡1 h~2 h后,均匀摆放在铺有3层浸润滤纸 的培养皿中,25 ℃培养箱中萌发。 6.1.2 根尖切取与预处理 2 DB15/T 2788—2022 当幼根长到1.5 cm左右时,于上午9:30~10:00切取根尖,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处理5 h。 6.1.3 固定 将预处理后的根尖转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常温条件下固定24 h后转入70%乙醇中,4 ℃保存备用, 不超过60 d。 6.1.4 解离 从70%乙醇中取出根尖,ddH2O冲洗2~3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转入离心管中,加入1 mol/L HCl,60 ℃水浴5 min。 6.1.5 染色与压片 将解离后的根尖移至载玻片上,切取根尖分生组织部分并吸干水分,滴一滴改良卡宝品红染液,盖 上盖玻片,吸去多余染液,用竹签轻轻垂直敲打,并用拇指均力压片,使材料分散压平。 6.1.6 封片 在染色体分散较好的载玻片上滴一滴中性树胶封片,贴上标签注明,制成永久制片。 去壁低渗法 6.2.1 材料种植 同6.1.1。 6.2.2 根尖切取与预处理 同6.1.2。 6.2.3 固定 同6.1.3。 6.2.4 前低渗 从70 %乙醇中取出根尖,ddH2O冲洗2~3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切下根尖前端乳白色部分(分 生区),去掉根冠,转移到ddH2O中,常温下前低渗30 min。 6.2.5 酶解 取出前低渗后的材料,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移入酶液中(实验材料与酶液的体积比控制在1:20~ 1:50),37 ℃水浴酶解50 min。 6.2.6 后低渗 小心洗去酶液,转入ddH2O中,常温下后低渗5 min~10 min。 6.2.7 再固定 将后低渗的材料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0 min~15 min。 6.2.8 制片 3 DB15/T 2788—2022 6.2.8.1 压片法 将后低渗的根尖1~2个移至载玻片上,吸干水分,滴一滴苏木精染色,盖上盖玻片,吸去多余染液, 用竹签轻轻垂直敲打,用拇指均力压片,使材料分散压平。 6.2.8.2 涂片法 涂片法包括以下3步: a) 涂片: 将后低渗的根尖 1~2 个移至载玻片上, 用镊子将其夹碎并均匀涂抹于载玻片的涂面上, 夹去大块残渣,加一滴固定液使细胞充分展开; b) 火焰干燥:将玻片在酒精灯上快速微微加热烤干; c) 染色:滴一滴苏木精染色,室温下晾干。 6.2.9 封片 同6.1.6。 镜检和拍照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制片。先在40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再转换至100倍物镜,滴上松柏油进行 观察,找到染色较深、分散好且较清晰的染色体中期相细胞进行计数、拍照记录。 7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数确定 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准。统计30个以上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观察计数,且85%以上的细胞具恒 定一致的染色体数,即为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形态确定 以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作为基本形态。统计5个以上分裂中期的、具有高质量的染色体图像作 为形态描述。 染色体序号 染色体序号一律按染色体全长由大到小顺序编号,并用阿拉伯字母表示。如两对染色体长度完全相 等,则按短臂长度顺序排列,长者在前、短者排后。 核型分析参数 7.4.1 染色体长度测量及计算 利用Adobe 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进行染色体的剪贴、排列和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测量染色体长 度,具体步骤见附录A。 利用Excel工作表计算染色体核型参数,具体步骤见附录A。其中,染色体总长度为单倍体组染色体 长度之和,单位用微米(µm)表示;相对长度为每条染色体长度与染色体总长度之比,再乘以100%,用百 分比(%)表示;相对长度系数为每条染色体长度/单倍体组染色体平均长度;染色体长度比为最长染色 体长度与最短染色体长度之比。 7.4.2 臂比 4 DB15/T 2788—2022 臂比=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7.4.3 着丝点位置确定 以臂比值确定,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值,按照附录B中的表B.1。 7.4.4 染色体长度类型确定 依据染色体相对系数值确定,按照附录B中的表B.2。 核型分类 根据染色体的长度比和臂比主要特征区分核型的对称和不对称程度,分为12种类型,按照附录B中 的表B.3。 核型表述 核型分析中各项测定的平均数值,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随体的长度不作统一规定,但应在表下加以 文字注明,其格式和内容如按照附录B中的表B.4。 染色体核型图绘制 根据每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相对长度系数、臂比等参数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参数最接近的 为同源染色体,然后按染色体序号顺序排列,即为该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图。具体步骤见附录C 。 染色体核型模式图绘制 以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纵坐标,染色体序号为横坐标绘制,其中纵坐标零点对应的位置为着丝点 位置,纵坐标零点以上的部分为短臂的模式图,纵坐标零点以下的部分为长臂的模式图。具体步骤见附 录C。 核型公式 将核型的主要特征,如染色体数目、臂比、着丝点位置、随体等以公式表示。 示例: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某品种的核型公式为2n=2x=34=30m+4sm(2sat)。 5 DB15/T 2788—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染色体长度测量步骤 A.1 染色体长度测量步骤 A.1.1 扫描修整图像 取5张形态清晰、分散好的染色体标本片图像,打开Photoshop7.0,从文件下拉菜单中打开染色体 图像,用裁剪工具将不需要的部分裁去,调正图像位置,调整好亮度、对比度,然后修整图像,用橡皮 擦擦除染色体以外的部分,另存图像。 A.1.2 目测整理同源染色体并测量 第一步:先通过目测将特征明显、容易分辨的同源染色体进行整理、配对。用套索工具从照片中圈 选同源染色体,从编辑菜单中选择自由变换,此时被圈选的染色体外出现一个矩形框,用鼠标按住矩形 框的一个角可自由地旋转被选中的染色体,使短臂朝上,长臂朝下。调整好染色体的方向后,按回车键 又可返回到套索工具中,移动工具可以将染色体拖向任何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将所有同源染色体 配对。在配对过程中,可借助放大工具,看清染色体的细节。 第二步:测量各条染色体的臂长,根据这些结果,再将第一步中“误配”的染色体进行调整。测量 时,在菜单中选编辑→预设→参考线和网格,将其中的网格线间距设为1 cm,在视图菜单中选标尺,视 图→显示→网格,将图像放大到300%左右,根据网格线标示准确测量每条染色体长度(长臂、短臂长度, 随体不计算在内) 并做记录。 A.2 染色体参数计算 将染色体参数的相对长度数据输入到Excel工作表中,注意输入数据时短臂的数据为正,长臂
DB15-T 2788—2022 向日葵根尖染色体制片和核型分析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29: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