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07.060 CCS A 47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iting and installation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2022-08-30 发布 2022-09-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76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局、呼和浩特市 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伟智、陈亚军、重阳、陈利华、李博、闫平、张治楠、周雪松。 I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自动气象站的观测场选址、仪器安装的技术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用于观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降水量中一 种或多种气象要素的自动气象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3122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 GB/T 33703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 3522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压 GB/T 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 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GB/T 37467 气象仪器术语 QX/T 30 自动气象站场室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QX/T 520 自动气象站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703、GB/T 35225、GB/T 35226、GB/T 35227、GB/T 35228、GB/T 37467、QX/T 520界定的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自动气象站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能自动进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处理、存储和传输的仪器。 [来源:GB/T 33703-2017,3.2] 气压 atmospheric pressure 大气的压强。 注: 单位为百帕(hPa)。 [来源:GB/T 35225-2017,3.1] 1 DB15/T 2767—2022 空气温度 air temperature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百叶箱等防辐射装置内距地面1.5 m高度的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注: 单位为摄氏度(℃)。 [来源:GB/T 35226-2017,3.1]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注: 以百分率(%)表示。 [来源:GB/T 35226-2017,3.5] 瞬时风速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某时刻的风速。 [来源:GB/T 35227-2017,3.2,有修改] 瞬时风向 instantaneous wind direction 某时刻的风向。 [来源:GB/T 35227-2017,3.3,有修改] 降水量 precipitation amount 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来源:GB/T 35228-2017,3.1,有修改]。 气象仪器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用来定量、定性测量一个或几个气象要素的仪器。 [来源:GB/T 37467-2019,2.8]。 气象传感器 meteorological sensor 能感应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注: 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 分;转换元件(transducing 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 的电信号部分。 [来源:GB/T 37467-2019,2.9]。 2 DB15/T 2767—2022 数据采集器 data logger 具有采集、处理、存储、输出气象数据功能的装置。 [来源:QX/T 520-2019,3.1,有修改]。 观测场 observation site 安装自动气象站的场地。 4 观测场选址 观测场应能代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要保证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 性或符合服务对象需求。 观测场应根据观测项目选择场地大小。观测场地、气象仪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应得到保证,不应 建在高大建筑群、山凹、陡壁等影响观测数据地域代表性或对观测数据准确性有干扰的区域。 观测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按照 GB 31221 的规 定。 观测场应保持长久固定,避免频繁迁移,且交通便利,便于开展气象仪器的维护、维修工作。 观测场的选址应满足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所需的通信条件。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气象观测数据 传输时,观测场建设位置的无线通讯信号强度需经检测,达到稳定可靠。 易受牲畜、动物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宜在观测场四周设置白色哑光材料的围栏,围栏高度和 栅条间距宜根据影响源确定。 观测场应设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警示牌。警示牌的基本信息应含台站名称、建站时间、归口单位 等,警示牌应在观测场显著位置固定。 5 仪器安装 仪器布局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局应遵循相邻仪器之间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便于观测、便于维护操作的原 则。具体要求如下: a) 高的仪器设施宜安装在北面,低的仪器设施宜安装在南面; b) 各仪器设施宜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仪器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 2 m,南北间隔不小 于 2 m,仪器(除风杆外)距围栏不小于 1 m; c) 观测场内所有仪器设施的开门方向宜便于仪器维护、维修等操作。 仪器和配套设施的安装 5.2.1 风向和风速传感器 5.2.1.1 风向和风速传感器应安装在专用的风杆或风塔上,风杆或风塔架设在观测场内的地面上。 3 DB15/T 2767—2022 5.2.1.2 安装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的横臂应呈南北向,风向传感器的指南(北)针与横臂平行,风杯中 心和风向标中心距地高度应在 10 m~12 m 之间。若安装在平台上,风杯中心和风向标中心距平台表面 高度应在 6 m~8 m 之间、且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 10 m。 5.2.1.3 障碍物与风杆的水平距离宜大于障碍物(从高出风杆安装基础平面以上起算的)自身高度的 3 倍。 2 5.2.1.4 风杆自带避雷针宜高出传感器至少 0.5 m,用 16 mm 接地线将避雷针的垂直引下线与独立避 雷接地体连接,勿连接观测场地网。 5.2.2 空气温度传感器 5.2.2.1 自动观测常用的空气温度传感器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5.2.2.2 空气温度传感器宜采用特制支架安装于百叶箱或通风防辐射罩内。 5.2.2.3 百叶箱或通风防辐射罩应水平地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支架或立柱上。传感器保持垂直于地面, 传感器感应部分中心距地高度 1.5 m±0.05 m。 5.2.3 相对湿度传感器 5.2.3.1 自动观测常用的相对湿度传感器有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5.2.3.2 相对湿度传感器宜采用特制支架安装于百叶箱或通风防辐射罩内。 5.2.3.3 百叶箱或通风防辐射罩按 5.2.2.3 的要求进行安装。 5.2.4 降水量传感器 5.2.4.1 自动观测常用的降水量传感器有翻斗式降水量传感器和称重式降水量传感器。 5.2.4.2 降水量传感器宜选在平坦、避风场所;障碍物距仪器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与仪器承水口高度 差的两倍。 5.2.4.3 降水量传感器应安装于固定支架上,承水口应保持水平。翻斗式降水量传感器距观测平台的 高度不应低于 0.7 m,推荐以 0.7 m~0.73 m 为宜;称重式降水量传感器距观测平台的高度不应低于 2 1.2 m,推荐以 1.2 m~1.5 m 为宜。安装时应调节传感器底座水平。用 16 mm 接地线将仪器接地端子 就近与观测场防雷地网连接。 5.2.5 气压传感器 5.2.5.1 自动观测常用的气压传感器有振筒式气压传感器、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硅压阻式气压传 感器和陶瓷电容气压传感器。 5.2.5.2 气压传感器应使用静压管并保持静压气孔口通畅。 5.2.5.3 室外安装时,气压传感器安装于机箱内部,机箱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GB/T 4208 规定的 IP65 等级。 5.2.5.4 室内安装时,设置气压传感器安装平台的台面水平。平台不应靠近热源、风道和受阳光直射。 室内空调或风扇气流不应直接吹向气压传感器。 5.2.5.5 安装后,应测量、记录其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5.2.6 数据采集器 5.2.6.1 数据采集器具有采集、处理、存储、输出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降水量 等基本气象要素功能,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采样频率和气象要素的单位名称及符号信息详见附录 A 中 的表 A.1。 4 DB15/T 2767—2022 5.2.6.2 室外安装时,数据采集器安装于机箱内部,机箱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GB/T 4208 规定的 IP65 等级,宜安装在专用的立柱或平台上,安装高度以维护人员便于操作为宜。 5.2.7 供电系统 为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自动气象站应优先选择市电、太阳能供电或风光互补的供电方式,在持 续阴天的条件下连续供电时间不低于7天。 5.2.8 线缆 线缆宜采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套管或PVC套管做防护,并埋入地下,管道直径0.05 m及以上,埋设 深度约0.3 m。各传感器的信号线缆均从仪器基础内的套管中穿行。应确保观测场内地下缆线防护套管 端口的严密性,防止鼠类进入。 5.2.9 防雷装置 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装置应符合QX/T 30规定的要求。 5 DB15/T 2767—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自动气象站采样频率和气象要素的单位名称及符号 表A.1规定了自动气象站的采样频率和气象要素的单位名称及符号。 表A.1 自动气象站采样频率和气象要素的单位名称及符号 采样频率 序号 要素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次/分钟 6 1 气压 百帕 hPa 2 空气温度 摄氏度 ℃ 3 相对湿度 百分率 % 4 风

pdf文档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767—2022 自动气象站选址安装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23: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